山 居 一 日

山 居 一 日

山居一日

山居一日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當節氣來到穀雨,春天也只剩下一個短短的尾巴。到此時,春要別,花將止,雨漸多。無計留春住,徒增傷感,不如讓生活豐盈起來,莫負春光。

山居一日,就是當下最好的生命體驗。

週日,張利老師邀約一起去萬州長嶺鎮東橋水庫旁的山上去體驗一下真正的大山生活。車程不遠,山路也是新修的水泥路,但是蜿蜒曲折,一如清代袁枚《山行雜詠》中說的“十里崎嶇半里平,一峰才送一峰迎。青山似繭將人裹,不信前頭有路行。”

雖然是晚春,但是山裡春天的味道依然濃郁。春天的色彩在青山綠樹野花裡,一路上是不知名的山花。細看去,並不是想象中花團錦簇,五顏六色,卻是別樣素靜的黃綠、青綠、白色、淺紫花朵。在無人處肆意的開放。山坡上零星地點綴著映山紅,花花葉葉正含芳,煞是好看。山路婉轉,移步換景,時時皆有流連處。一路攀登來到山坡上,發現幾株桐花,同行的小妹便說起了俗語:“短打短打(短袖短袖)你莫誇,還有二十四天桐子花”。(意思是春天偶爾天氣熱,有人穿上短袖,不要誇耀天氣已經熱了,但是還要二十四天桐花才開,也就說還要冷二十多天。)林子下又發現了幾株小香花,已經長出蓓蕾,我們樹下休整,同坐與林下,細嗅雨後的清味。

陌上花開緩緩歸。折回吃飯,程大哥、大嫂已經把飯準備好。滿滿一桌子,二十多道菜,真是好豐盛,感覺只有過年的時候才會有這麼多的菜吧。很多的新鮮時令蔬菜如萵苣、生菜等,從自家菜園採摘馬上就下鍋翻炒,端到飯桌之上,我們真是有口福。我最最喜歡的就是自家做的香腸,我吃了好幾個,連連稱讚好吃美味,程大哥說香腸是年前在菜園抓到的野豬肉做成的,真真正正的山野之味。這味道像極了兒時我吃過的伯母從她的老家綿陽帶來的香腸的味道。人的一生都在尋找,尋找小時候的溫暖的感覺,或親情或友情或味道。今天在山裡,我找到了。何其幸哉!我要感謝程家人!

飯後在屋簷下閒坐看連綿起伏的遠山,看無心出岫的白雲。一時間忘記了時間和空間。想起來阿爾卑斯山谷中公路上插著一個標語牌——“慢慢走,欣賞啊!”屋簷上有蜂箱,蜜蜂調皮地落在你的衣服上,頭髮上,甚至臉上、手上。不要去打攪它們,它們是和我們親暱戲耍呢。兩隻小狗也是可愛的,張老師去撫摸它們,它們像是對待老朋友一般和她親近,絲毫沒有生疏感。山裡,連動物也忘卻了世俗,丟掉了皆備之心,更何況是世代居住於此的山民呢。

山川大美,就在那裡,不要辜負她。

最好玩的就是搬螃蟹。什麼是搬螃蟹,螃蟹很大嗎?當然不是。

想去搬螃蟹,須下到山谷底,小溪流水潺潺處。艱難跋涉下到谷底,二嫂已經開始搬到幾隻螃蟹,野生的,螯足大而有力,看上去很兇的樣子。我們也學著二嫂的樣子搬開石頭去尋,可是近十幾分鍾,毫無收穫。忙向她請教,她低著頭說,要儘量選擇大點的石頭來搬嘛,然後迅速仔細地用手摸。我們都害怕被咬到,她說不會的,搬開石頭的一瞬間螃蟹還沒有戒備,不會夾人的。我們就照著她說的做,果然是方法對了,效果也立竿見影。我搬開一個大石頭,下面藏著一個螃蟹,我如獲至寶,開心的大笑。雖然從後來張老師傳給我當時拍的照片看,我是已是滿臉褶皺,半頭華髮。我們繼續搬,繼續摸,繼續尋。尋尋覓覓間,還發現很多的菖蒲,居然好多已經開花。不逢知己不開花的菖蒲原來在等候我們這一群有緣人呀!就是這一群已過不惑的中年人,任性地把一下午的時光“揮霍”在這一片青山,一溪流水之中了。山谷中不時迴盪起陣陣笑聲,歡呼聲,我想這是一輩子的記憶。

路上還遇到一處破敗的房子,張老師說可以買下來住,彈彈琴,多瀟灑。我知道這是她的玩笑也是她的夢想,因為她不止一次地提及。人,一路走來,不停在尋找一個歸處,一個可以安置心靈的地方。特別是在這大山深處,置身其中,在某個地方,某個瞬間,就會有這樣的衝動:買一間房,置二畝田,養幾隻羊,種幾畦菜,彈一張琴,以山為友,看浮光山色,獨與精神往來。但不是每個人都是借山而居的“二冬”。然而山居一日,已是莫大的機緣和幸福。

山氣氤氳,暮色漸濃。揮手和程家人告別,沒有什麼不捨,很自然的告別,滿心歡喜。程媽媽的笑容還是依然的真誠,程叔的煙管裡依然咬在嘴裡。再深深地吸上一口這裡的空氣,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作者:朱紹典

朱紹典,微山縣第一中學教師,濟寧市書協會員,會稽甓社社員。喜詩文,樂收藏,熱愛書畫拓片藝術,偶有作品發表,皆自娛自樂。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