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軍:從投資視角看中國白酒

2015年受中國那輪牛市的影響,在朋友慫恿下,我在平安證券開了戶,正式進入股市,到今天已經六年有餘。可能有人問:賺了不少吧?告訴你:虧40W。對一個業餘小散來說也不算少了,一個活生生的韭菜!

中國散戶被割韭菜,主要毀在一個“炒”字上,投機、貪婪、短視、缺乏耐心,這是中國散戶的通病。如果把“炒股”改成“投資”,可能是另外一種結果,比如2015年股災,投資白酒,茅臺、五糧液、古井貢、汾酒,哪一個不是10倍以上的收益?

再舉個例子,近幾年醬酒熱,很多資本都去了茅臺鎮,據說,一家醬酒廠的開發商一年有上千家之多。前幾年收購醬酒廠的資本賺得盆滿缽滿。比如湖北宜化,因注資金沙酒業,股價近半年來已增長了六七倍。很多人沒有把握住機會,關鍵還是對市場缺乏認知。我們永遠掙不到認知範圍以外的錢,所以也沒有什麼可以後悔的。

記得在90年代初,當時流行一種觀點,說白酒是“夕陽產業”。

黃建軍:從投資視角看中國白酒

為什麼這樣說呢?

因為白酒的釀造消耗糧食,94、95那幾年,世界上許多國家鬧糧荒。很多人講,中國的白酒市場肯定會逐漸萎縮。事實確實如此,90年代末2000年代初,中國白酒市場陷入低谷,大企業舉步維艱,中小企業頻頻倒閉。但幾年後,白酒市場卻奇蹟般的復甦了,在家鄉古井鎮,一些破破爛爛的小企業開始改頭換面,整理一新,重新釀起了酒。

其實白酒復甦的最重要的推動力量還是經濟的發展。取消農業稅、大量農民工進城,改善了低收階層的收入階構,大家有錢了自然去消費。囿於當時的消費條件,中國白酒從增量上看主要以中低消費為主。中國白酒中的液態法、固液結合法白酒也是在那個時代開始逐漸放量增長起來的。

2012以後,中國高階白酒進入新一輪復甦。值得一提的是,這輪白酒復甦是在限制三公消費、嚴禁酒駕等背景下開始的,說明中國高階白酒的消費市場具有很強的剛性需求。一些投資界

大佬

對此是有深刻認識的,這也是近幾年白酒指數出現大幅增長的原因。

黃建軍:從投資視角看中國白酒

對於高階酒,現在很多人還停留在買酒不喝酒、喝酒不買酒等狹隘認識上,其實這些人根本不瞭解高階酒市場。我以前曾在新浪微博上發了一

個帖子

《中國的好酒都去了哪兒?》,明確了高階酒的去向,即一部分由愛酒人士收藏;一分部分在禮品及收藏市場流通;另外一部分在高階餐飲市場消費掉了。

最近我瀏覽了一下20年、21年飛天茅臺的市場價格,在官方指導價1499元的基礎上仍有1。5倍的溢價,價格高達3800元左右。價格越高越有人買,這就是市場。

有人説茅臺的股價從2600都跌到1500了,說白酒不行了,市場要走下坡路。我覺得不能就此下結論。股市有泡沫,並不能代表市場有泡沫。白酒的價格是由供求關係決定的,從現狀看,中國一線品牌的高階酒還是稀缺的。稀缺產品擁有較高的價格這也是正常的。隨著中國經濟對世界影響力的持續增強,中國白酒走向世界指日可待,這也是中國白酒會持續發展的基礎。

從近幾年的白酒市場看,存在以下趨勢:

一是白酒市場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茅臺、五糧液、汾酒、瀘州老窖、洋河、古井貢等企業因擁有更多的技術、管理等優勢,將擁有更多的市場資源。而廣大的中小企業生存空間將越來越小。

二是資本投資中小白酒企業的紅利期已過。近期看,湖北宜化收購金沙,天士力收購國臺等案例因受醬酒熱的影響是成功了,但近二十年來,被跨行業收購的白酒企業鮮有很成功的案例,失敗的案例卻舉不勝舉。白酒是一個燒錢的行業,沒有強大的品牌支撐和過硬的產品質量在市場上很難立足,這也是近幾來中小酒企走下坡路的主要原因。

黃建軍:從投資視角看中國白酒

三是稀缺的高階酒和老酒將有更高的溢價,中低端產品因競爭利潤越來越低。市場不缺酒,缺的是好酒。

目前市場上的高階酒都是無可厚非的好酒。但你知道這些酒是怎麼生產出來的嗎?一般來說,醬香型白酒要存放五年,濃香型白酒至少要一年(好的一點的要三年以上),清香型的酒也要一年以上。每款高階酒在生產環節都要經過優選、盤勾、存放、勾調、修飾等環節才能裝瓶出廠。大家可以這樣理解,並不是茅臺酒廠生產的所有的酒都可以裝茅臺,也不是五糧液酒廠生產的酒都叫五糧液。好酒是企業精益生產、最佳化組合的結果。

現在的白酒市場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高階酒似乎只在名牌企業中產生,中小酒企生產不出高階酒。這幾乎成了業內的共識。中小酒企在產品線上即使擁有了高階酒,也不敢標出幾千元的天價。即使標了也賣不出去。所以中小企業只有在中低端市場打價格戰,打來打去,大家都不掙錢。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帶來的消費升級,人們更加註重產品質量,消費者對白酒的消費更趨理性,普通消費者更加關注和消費知名品牌中的低價位白酒,這也是中小酒企面臨著的市場問題。(瞭解更多內容,敬請關注:只為一杯好酒)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