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野貓與鬥牛犬》:自由的背後是情感對等的付出與追求

《小野貓與鬥牛犬》是羅薩納·沙利文執導的無對白動畫短片,該片於2019年2月18日在美國上映。獲得第92屆奧斯卡最佳短片提名獎,第6屆豆瓣電影年度榜單評分最高的短片提名。儘管最終無緣最佳短片,但是卻深得評委和觀眾的喜愛。

短片主要講述了一隻流浪貓和鬥牛犬的暖心故事,極度獨立的流浪貓叼著一條魚穿街走巷來到自己的小窩——廢棄的紙箱。對面的人帶來一隻兇狠的鬥牛犬,把小野貓嚇得連忙躲進廢紙箱。這時一隻廢棄的水瓶的瓶蓋成為小野貓與鬥牛犬緩和氣氛,成為玩伴的媒介。

一個風雨交加的晚上,鬥牛犬被打的遍體鱗傷趕出家門,而小野貓被雷聲嚇得被東西卡住脖子。鬥牛犬幫助小野貓脫離困境,可小野貓將鬥牛犬抓傷。小野貓為了緩和氣氛,晚上陪著鬥牛犬一起休息,一起玩耍那個瓶蓋。最終鬥牛犬和小野貓一起逃離這個痛苦之地。

在外面的世界裡,它們成為了好朋友,還遇到了一戶好人家……

《小野貓與鬥牛犬》:自由的背後是情感對等的付出與追求

《小野貓與鬥牛犬》以它們的遭遇向觀眾傳遞了社會人心不古,圈養你的不一定是真愛你,中途收留你的也許是真愛。影片全程8分鐘,無人物對白,以動物化的視角展示短片主題內涵:如果想去愛他人,首先要勇敢邁出愛的那一步,才能成為擁有自由愛的人。本文將從“鏡頭語言、事物隱喻、主題思想”三個角度深度分析《小野貓與鬥牛犬》的思想內涵。

《小野貓與鬥牛犬》:自由的背後是情感對等的付出與追求

鏡頭語言:根據劇情的發展節點,影片以不同的鏡頭語言加以呈現,以表達符合人物心理的情緒起伏和短片背後的內涵

影片整體鏡頭畫面偏灰暗,以營造社會冷漠,人情淡薄的影片氛圍,同時暖色調點綴其間,以達到符合愛和需要的主題

1。

長鏡頭遠景展示小野貓的孤獨、懼怕和自我封閉的心理。

小野貓以長鏡頭入鏡,嘴裡叼著魚,在街上躲躲閃閃,展現了它的靈動、膽怯的一面。在回到自己的家——廢棄的紙箱時,一路遠景拍攝,鏡頭畫面灰暗、明亮斑駁相雜,小野貓左顧右盼,表現它的謹慎與防範心理。驅除鴿子之後,它立馬回到自己的廢棄紙箱裡,表現它對周圍環境的警惕和不安全的心理。

當鬥牛犬出現時,遠景呈現小野貓在紙箱上演探頭探腦,充滿對鬥牛犬的好奇和不安的情緒。鬥牛犬好意幫助小野貓脫離困境,它抓傷鬥牛犬立馬逃往遠處。透過長鏡頭的遠景,我們可以看出小野貓內心是懼怕鬥牛犬,它把自己的內心封閉起來,拒絕他人的好意。由此可見它受到外界的傷害是比較沉重的。

當它聽到有人開門的聲音,打算帶鬥牛犬一起走的時候,它立馬跑的遠處的高牆,遠離人類。這也展現它是懼怕人類的,所以它是獨來獨往,沒有朋友。不管是懷好意的人類還是不懷好意的人類,它統統拒之門外,呈現出受傷、孤獨、自我封閉的形象。

《小野貓與鬥牛犬》:自由的背後是情感對等的付出與追求

2。

近景和特寫鏡頭展示動物渴望關愛,得到關注的情緒。

近景和特寫鏡頭在短片中是運用比較多的,它細緻的展示人物動作和心理,表達隨著劇情推進,人物的心理也是發生變化的。

短片開始,大街上有溫暖的陽光,一個清潔工想逗逗小野貓,小野貓猶豫了一下,叼著魚繼續逃竄。這個鏡頭告訴我們,即使是溫暖的陽光和溫暖的善舉,在小野貓看來,這都不能消除它內心對現實人類的恐懼,由此可見,小野貓是受過人類的傷害的。

當小野貓發現瓶蓋時,它無意踢到鬥牛犬旁邊,而鬥牛犬的互動,小野貓又懼怕又想和它玩的近距離鏡頭刻畫的非常細膩。比如它眼睛軲轆地轉,探頭探腦的試探,展現它想和鬥牛犬做朋友但是又懼怕它的兇狠。比如它一看到鬥牛犬靠近,它就炸毛尖叫,用虛張聲勢來恐嚇鬥牛犬的靠近,但是又踢動瓶蓋想去“勾引”鬥牛犬,說明它是一隻既想靠近又害怕傷害的孤獨者。

鬥牛犬最明顯的就是想獲得主人的關注,當主人出來給它餵食時,它格外高興,面部的特寫是喜悅的,還發出嗚嗚的鳴叫,圍著主人打轉。當主人進屋門一關,它失望的坐在地上,耷拉著肩,內心是失望的。這個近距離特寫讓我們感受到鬥牛犬也是孤獨的,需要人的關愛和朋友的安慰。

《小野貓與鬥牛犬》就是透過這兩隻小動物的鏡頭語言來表現,小野貓躲避人類、孤獨自己又渴望關愛,鬥牛犬渴望人類關注、極力討好主人、主動尋求友誼。

3。

用暖色調和值得期待的美好作為結局,傳遞一種和諧的希望。

短片結局處女主人淡黃色的衣服給人善意、溫暖,所以小野貓猶豫後沒有逃離,主動湊過去蹭她的手掌,感受久違的溫暖。女主人用手掌去撫摸鬥牛犬,它稍稍偏了頭,但沒有躲避,也感受到了女主人的溫暖。小野貓和鬥牛犬在綠色的草地奔跑,而遠處城市的天空是溫馨的紫色,男主人和女主人相擁在一起,傳遞出一種和諧、友愛的氛圍。這就意味著小野貓和鬥牛犬最終獲得了幸福,它們勇敢的邁出了被愛的第一步,成為了擁有自由、有歸屬感的動物。

所以,影片合理運用遠景和近距離鏡頭,配以適時的畫面顏色,一起展示了人物形象和心理,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現了短片的主題內涵。儘管現實世界太多昏暗和冷漠,但是我們不應該喪失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這樣才能在不遠的未來成為擁有自由和愛的人。

《小野貓與鬥牛犬》:自由的背後是情感對等的付出與追求

事物隱喻:以隱喻性質的符號表達其背後的真實內涵,將隱喻符號串聯起來,構建短片的主題內涵

影片具有眾多象徵意義的事物,分析它們的隱含意義,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劇情和主題。同時它們也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影片的主題內涵。

1。

鐵絲網:人際關係中的鋒利隔閡。

短片中鐵絲網出現好幾次,主要存在圍牆上和小野貓所居住的院落裡。圍牆上的鐵絲網的用途是阻止意圖不好的人,進入院落做違法的事。院落裡的鐵絲網,它橫亙在小野貓和鬥牛犬之間,一來它劃分了他們兩者之間的安全範圍,二來小野貓用它來保護自己。最後鬥牛犬為救小野貓把橫亙在它們倆中間的鐵絲網,用牙齒一一挪開了。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小野貓才正式轉變對鬥牛犬的態度和看法,才真正的成為好朋友。

鐵絲網具有阻礙和保護的作用,它隱喻現實世界裡人與人關係的緊張和自我保護的武器。它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護自我,卻更大程度上破壞了人與人交往的正常,它帶有鋒利的尖刺,在保護自己的同時也傷害了自己與別人。

只有擺脫這種鐵絲的束縛,勇敢邁出第一步,才能真正的成為擁有自由和朋友的人。

2。

鐵鏈:束縛自由的好意。

短片中鐵鏈也出現幾次,都是在鬥牛犬與它主人出現之時,它是用來圈住鬥牛犬。第一次是男人用沉重的鐵鏈拉著鬥牛犬進駐這個院落。解開鐵鏈鬥牛犬變得活潑好動,想與小野貓互動。第二次是男人出來給鬥牛犬餵食,給它戴上了沉重的鐵鏈,趴在地上無精打采的和小野貓玩瓶蓋的遊戲。第三次是男人毒打了鬥牛犬後,第二天一早來找鬥牛犬,手裡拿著沉重的鐵鏈。鬥牛犬渴望主人的關愛,可主人並不懂它,而是用鐵鏈拴住它,也不帶它出去,束縛了自由的鬥牛犬過得並不快樂。

現實中我們常常會以為失去自由可以換來關愛,可到頭來,失去了自由也沒有得到關愛。隱喻著束縛自由的鐵鏈,在人們看來是保護你的好意,可沒有關愛的好意恰恰是最能摧毀他人自由的利器。

其實,自由不是他人給予的,而是自我給予的,就如同鬥牛犬最終主動擺脫鐵鏈,獲得了真正的自由。

3。

小野貓:受傷的孤獨者。

小野貓從出場一個人叼著一條魚在街上逃竄,到最後帶著鬥牛犬出逃,它始終是一個有主見的代表形象。我們不知道為什麼小野貓會獨自一人流浪在外,以廢棄的紙箱為家。

它懼怕一切讓自己感到不安的事物,所以在廢棄紙箱前面有一道鐵絲網,這樣可以保護自己。從它容易炸毛的舉動,一有響動就逃到紙盒裡,我們可以看出它內心是極度缺乏安全感的人。缺乏安全感肯定是之前被傷害過,所以內心封閉,對外界保持高度的戒備之心。直到它誤會鬥牛犬的好意而抓傷鬥牛犬時,它才意識到鬥牛犬的好意,是可以和他做朋友的。這樣小野貓才打開心扉,和鬥牛犬成為好朋友。小野貓最後勇於接受人類的撫摸和關愛,表示它走出了曾經受傷的陰影,它不再是受傷的孤獨者,它有鬥牛犬這個好朋友,它又尋覓到一個真正有愛心的家。

所以,小野貓隱喻現實社會中那些受過傷害的孤獨者,他們內心世界是渴望關愛的,可又害怕別人傷害自己,所以把自己封鎖在一個小小的空間裡。只有開啟心扉,才能走出受過傷害的心理陰影,交到真正的朋友,得到真正的關愛。

《小野貓與鬥牛犬》:自由的背後是情感對等的付出與追求

4.鬥牛犬:我所擁有的你卻不需要。

作為短片的兩個主要角色之一,鬥牛犬和小野貓是有重要隱喻內涵的。鬥牛犬塊頭大,看似凶神惡煞,實則內心缺失呵護,渴望得到主人和朋友的關愛。從它把主人送給它一隻玩具狗,撕毀就看得出,它需要的是主人的關愛和陪伴,而不是玩具狗的陪伴。從它主動靠近小野貓和小野貓玩瓶蓋,也可以看出它內心是孤獨的,渴望有朋友。

鬥牛犬沒有可愛的外表和小巧玲瓏的身姿,主人需要的不是它的大塊頭和兇狠的面容,需要的是時刻服從和乖巧,而它溫暖的善良的心,主人也無法發覺。也就是說在主人眼裡,鬥牛犬的優勢是沒有任何價值的,是他所不需要的。

換句話說,鬥牛犬跟錯了主人,隱喻現實中,由於價值理念不一樣,一個人的優勢在其他人眼裡是一文不值。那就需要重新評估,選擇適合自己的才能發揮自己的才能。

短片還有其他值得關注的隱喻符號,比如開頭影片裡的標語,一個是和魚有關,同樣是魚,小野貓當作食物,店鋪當作一種廣告的營銷手段。比如廢棄的紙盒,上面寫著朝上易碎,可旁邊卻標註書本,書本為什麼要朝上易碎呢,這意味同一種事物在不同人的眼裡優不一樣。比如橙色的瓶蓋,它隱喻能讓人關係緩和的溫暖色調,是一種人際關係的調節劑。所以,短片用獨具意味的隱喻符號,展示影片所要表達的豐富主題內涵,提供了觀眾多角度解讀影片的可能性。

《小野貓與鬥牛犬》:自由的背後是情感對等的付出與追求

主題思想:從動物與動物角度出發,勇敢邁出第一步和勇敢接受第一次是非常關鍵的;從動物與人類角度出發,雙方是彼此需要的

《小野貓和鬥牛犬》以兩隻動物的視角和需求來表達人類社會的真實需求,人與人都是相互關聯的個體,不會是單獨存在的,也會需要被關注、被關愛,受傷後會拒絕他人、封閉自我。但是這樣不與他人接觸,是不現實的,自由邁出第一步,我們就會變得不一樣。接下來我就影片主題結合現實談談自己的看法:

1。

被愛需要勇敢邁出第一步,否則會錯失帶給幸福的緣分。

短片裡的小野貓是極度沒有安全感的人,也反襯出它是極度需要關愛的人。它身上呈現出來的是一種矛盾綜合體,想要被愛卻又懼怕傷害,不敢邁出第一步。所以在開始與鬥牛犬的相處中,它時刻處於警惕中,處於炸毛狀態,讓鬥牛犬難以捉摸它的心理。在獲得鬥牛犬的幫助後,它主動去尋求和解,蹭鬥牛犬,替它舔傷口。終於在勇敢邁出這一步後,它終於和鬥牛犬成為好朋友。

再後來,不再懼怕善意的人類,主動接受女主人的愛撫,感受到真實的溫暖和愛意後,它迅速的帶著鬥牛犬融入新的人類家庭,沒有錯失來自善意的緣分和愛意。

現實中,也可以看到這樣的人,他們對這個世界充滿著未知與害怕,對身邊的所有事物充滿戒備,尤其對周圍人群極大的不信任。他們就這樣,日復一日,蜷縮在自己的世界裡,不敢邁出接觸世界和接受他人關愛的第一步,成為一個孤獨的、沒有愛的人。只有相信自己的選擇,勇敢去邁出被愛的第一步,才能收穫自己想要的情誼。就像小野貓勇敢邁出被愛的第一步後,先後收穫了友好的朋友和友愛的主人。每個人的成長都會遭遇傷害,這是不可避免的成長陣痛,這些陣痛不應該成為我們封閉自我、拒絕成長和關愛的理由。如若這樣,那你就永遠生活在自己灰暗、懼怕、孤獨的世界裡,感受不到世界的美好、溫暖和陽光。同時也會錯失那些真正對自己施以援手的關愛自己的友人,拒人於千里之外,失去的不僅是朋友更是自我。

所以,導演藉助《小野貓與鬥牛犬》這個無聲的短片,傳遞出這樣的資訊:想被愛就要先邁出友好的第一步,才能贏得對方的友善,進而改變自我束縛的處境,成為自由友愛的人。

《小野貓與鬥牛犬》:自由的背後是情感對等的付出與追求

2。

彼此需要的雙方是需要共同付出,而不是不對等的付出與索取。

《小野貓與鬥牛犬》除了展示動物與動物之間的友誼之外,還透過人與動物之間的關係來闡述:不管是人與人還是動物與人,都會存有需要與被需要的關係。

鬥牛犬看似凶神惡煞,其實內心極度渴望溫暖,所以每次主人出來給它送食物時,它格外開心,對主人又蹭又叫,多麼希望得到主人的愛撫和關愛。可是主人鐵鏈一套,食物一放就走,留下難過、孤獨的鬥牛犬垂頭喪氣的坐在地上。它的極力討好般的付出卻沒獲得主人的青睞,這讓它格外的失落。

它把主人送它的玩具狗撕毀,就是想告訴主人,它渴望的是主人的關愛和陪伴而不是玩具狗的陪伴,可主人依然無動於衷,轉身離開了鬥牛犬。直到鬥牛犬被虐待的遍體鱗傷,趕出家門,跛著腳呆坐在院落裡,它也許才意識到它的辛苦付出換來的缺失主人的毒打、虐待。

我們可以知道,主人肯定是不喜歡鬥牛犬,他養鬥牛犬也許是處於某種目的和需求,但不是情感上的需求。這樣鬥牛犬和主人之間的需求是不一樣的,鬥牛犬需要情感呵護,主人也許是需要一條看護家門的狗而已,所以這種不對等的需要與付出,換來的是雙方的痛苦。最終鬥牛犬逃離了,獲得了自由和新的主人。

現實社會中,也會有這樣的人們,兩人在一起不清楚對方需要的情感型別是什麼,一方就一味的辛苦付出,以為對方會感動會明白,這樣自己就能遲早贏得自己想要的情誼。而對方要不就是習慣性的索取要不就是迴應不對等的情感,時間一長,造成雙方互相傷害,最終慘淡收場。所以情感中,首先一定要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和對方能給予的是什麼,被需要的和給予的是不是彼此所需要的。如果這個都沒弄清楚,那彼此的情感肯定是走不長久,最終也是各自逃離選擇合適的自由與愛。其次是分清楚情感付出與得到是否對等,這個對等是相對對等,不是絕對對等。就是說,你的付出要有價值,不能一味沒有價值的付出。只有對等的付出與收穫才能讓彼此的情感自由又長久。

所以,影片以動物與人之間的需求關係來對映人與人之間的需求關係,以鬥牛犬情感需求型別的失敗和最終獲得自由與愛的故事,傳遞出這樣的資訊:情感的需求是彼此相同型別的對等付出,這樣每個人的生活才是最真實的最可靠的最自由的。

《小野貓與鬥牛犬》:自由的背後是情感對等的付出與追求

結語:

《小野貓與鬥牛犬》在豆瓣上評分達到8。2,在去年參加奧斯卡最佳短片評選中,是一個不錯的評分了。儘管無緣奧斯卡最佳短片獎,但是卻被稱為“最大的遺珠”。它用豐富的鏡頭語言表達動物視角下複雜的社會環境和糟糕的人際關係,透過具體事物的隱含意義闡述影片的主要內涵與思想。讓觀影者體會到:

我們生活的世界裡,不管是人與人之間、動物與動物之間、動物與人之間的相處都是需要正常的對等的情感的維繫,沒有良好的情感維繫,那我們的世界就會變得灰暗、孤獨、封閉。情感的合理付出與得到,才能讓我們生活的世界變得自由和友愛。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