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水利的發展,農工具的革新,以此帶來農業的發展!

大家好,我是,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解下唐代水利事業

水利事業的發展,也是唐代農業生產力提高的一個方面。自太宗至玄宗,一百三十年內全國各地興修的重要水利工程,可考者達百餘處。由於全國幅員廣闊,各地區土壤、氣侯和雨量不同,大體上在北方多賴開集引水灌溉,發展農業生產。引黃灌溉的成功和關中平原灌溉系統的修復和擴充套件,是唐代北方水利建設事業的主要成就。龍門的下汾

唐代水利的發展,農工具的革新,以此帶來農業的發展!

河、涑河與黃河合流的河曲地帶,早在漢武帝時,就曾發動幾萬人引黃河、汾水溉田,但未取得預期效果。到了唐代,當地群眾鑿渠成功,灌溉數百萬畝農田,有的達到“畝收十石”的高產效果。此外,自龍門引黃河灌溉韓城縣農田六十餘萬畝。這些都是前人已做但未能取得成效的引黃灌溉工程,反映了當時人民群眾改造自然,發展生產的偉大力量。唐代關中平原的農田水利,雖然都是在前代已有的基礎上進行修建的,但渠道較前更密,灌溉範圍也有

唐代水利的發展,農工具的革新,以此帶來農業的發展!

相當程度的擴充套件。升源渠是在曹魏時所開湃水渠的基礎上重新修建的,從虢界(寶雞)西北引湃水至咸陽,既可灌溉,又可漕運。成國渠在唐代也有所改造,在其渠口重修六個水門,號稱“六門堰”,使灌溉面積擴充套件到二百萬畝。白渠在唐代發展為北、中、南三支,又稱“三白渠”,灌溉面積不斷擴大。特別值得提出的是,在當時西北地區人民在改造寧夏平原的黃河沖積地帶也取得了新的成就。河套地區的唐徠渠,規模相當可觀。該渠從今甘肅寧朔的大壩堡引水,經寧朔至現銀川市,東北連貫湖泊,直達平羅縣上堡閘,最後還入黃河。渠長二百一十二公里,支

唐代水利的發展,農工具的革新,以此帶來農業的發展!

渠五百一十條,使惠農、平羅、賀蘭、銀川、永寧、寧朔等縣的六千頃農田收轤到灌溉效益。此渠開鑿還可以看到唐代人民能夠較好地運用水平原理,根據地勢開鑿了相當長的渠道,科學地解決了引水、排水和灌溉的關係問題,為後世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唐代在南方則側重排水和蓄水等水利工程,特別是東南地區修築了許多堤、破、塘、堰以及沿海地方的防海塘等等。規模最大的堰塘有江凌的古堤,朗州(湖南常德)的北塔堰、右史堰、槎陂、津石陂等。又如揚州的愛敬破、勾城塘,高郵的堤塘,宣州(宣城)的大農陂,常州的孟瀆,灌田面積多達萬頃,少者亦不下數百頃。

隨著水利灌溉事業的發展,水利工具也有很大進步。當時農村不僅普遍使用了吸水用的轆轤、桔槔、翻車等工具,而且又創造了筒車與連轉筒車等新式工具。筒車多以竹筒連線,引水灌田,“川中水車如紡車,以細竹為之,

唐代水利的發展,農工具的革新,以此帶來農業的發展!

車首之末,傅以竹筒,旋轉時低則舀水,高則瀉水”。效果很好。水車動力除腳踏、手搖外,新出現有水力運轉的水轉筒車。陳廷章《水輪賦》(《全唐文》卷九四八)記載甚詳:所謂“水輪”,是把木製的輪子架設在流水之上,利

唐代水利的發展,農工具的革新,以此帶來農業的發展!

用水流衝擊的力量使水輪轉動。這樣就可以引水上升,“鉤深之遠”,“積少之多”,衝破涯岸阻隔,達到灌溉農桑的目的。這種水車利用簡單機械原理,由輪、轎、轂以及竹筒等組成,利用水力旋轉,不僅能在平地使用,並且能引水到高遠的地方。

農業生產工具也在生產實踐中不斷地改進。出現了能夠深耕、功效較高的新式犁—曲轅犁。它由十一個部件構

唐代水利的發展,農工具的革新,以此帶來農業的發展!

成,它的構造比過去的犁都要複雜。其中最重要的改進是犁轅已由過去的直轅改為曲轅。同時還有控制耕地深淺的犁評,適應深耕的需要,鏵的上面增加了犁壁,可以推動犁鏵翻起土塊,提高耕地速度。在耕作之後,為了打散土塊,芟除雜草和碾平壠面,唐朝普遍使用耙和碌碡(Iiu zhou 六咒)。在考古中全國各地都曾發現過唐代的鐵鏵和其他耕具,反映了開墾地區的擴大和農業生產的提高。

由於生產工具的改進和大規模水利工程的建設,使南方的水田生產不斷髮展,水稻生產技術進步很快,品種逐漸增多。唐詩中所反映的稻穀品種就有十二種,其中除少數是已有的品種外,大部分屬於當代人民培育的新品種,

唐代水利的發展,農工具的革新,以此帶來農業的發展!

有些品種一直流傳到明清。在當時廣東地區已普遍栽培雙季稻。南北朝時傳到長江流域地區的早田作物—小麥,也已逐步在南方推廣,施行稻麥輪作,擴大了複種面積。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