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紫砂壺”的來源是什麼,其造型之美又體現在何處

“西施紫砂壺”的來源是什麼,其造型之美又體現在何處

紫砂藝術傳承已有上百年,自誕生以來,就是中華傳統手工藝術中的一朵奇葩。自明代誕生以來,以其實用性強,器型多樣,內涵豐富廣受人們喜愛。比起青花瓷器清麗脫俗、青銅製品的歷史厚重,這區區數百年曆史的小小紫砂器,更增添了一種中華文化的靈動與活力。紫砂製品所採用的紫砂泥具有極高的透氣性,這種透氣性可以最大限度發揮出茶葉的獨特韻味。

“西施紫砂壺”的來源是什麼,其造型之美又體現在何處

完美呈現了茶的色、香、味。除此之外,紫砂藝術還具有一種極強的包容型,多種藝術形式都能在紫砂藝術作品中找到一種恰到好處的結合,可以滿足人們對於藝術的審美需要以及內涵需要。正是這種融合,使得紫砂藝術在瞬息萬變的現代藝術中經久不衰。這件西施壺雍容華貴,色澤紅潤,材質屬紫砂泥之上品,黏性佳,瓷性好,提煉不易,製作起來須得技藝高超的紫砂匠人才能駕馭。看似外表樸實無華,並無多餘綴飾,仔細觀之,卻又發現它的妙處。

“西施紫砂壺”的來源是什麼,其造型之美又體現在何處

西施壺名字來源於壺的外形,壺身圓潤、短嘴、倒把,身蓋銜接自然,過渡流暢,渾然一體,整體器型憨態可掬,精巧自然,實為紫砂各類器型中,最為經典、最為傳統、最受人們喜愛的器型之一。在高人雅士眼裡,每一把紫砂藝術作品都有一股虛靜之氣撐之,虛靜乃是紫砂一種超然物外的境界,如空谷幽蘭般怡人,自是上品。王安石有詩曰“一舸超然他日事,故應將而當西施。”在此處更讓人不禁改換一茗在手,當若西施。

“西施紫砂壺”的來源是什麼,其造型之美又體現在何處

西施壺壺體圓潤、光滑,壺蓋厚實、精巧,在壺身與壺蓋銜接處渾然一體,巧妙的構成一線柔美。壺嘴微短,從壺蓋附近微微伸出,以暗接工藝巧妙過度,使得整把壺銜接精巧,過渡自然,壺鈕精緻秀氣,圓潤挺拔,小巧玲瓏,正是西施壺的一處點睛。壺把與其他紫砂壺不同在於,其壺把上下倒立,無下墜質感,俗稱“倒把”,正是“倒把”的設計,讓西施壺更添三分柔美之意。

“西施紫砂壺”的來源是什麼,其造型之美又體現在何處

此壺最為精巧的便是壺蓋,紫砂傳統藝術作品中,壺蓋的設計不出於克蓋、戳蓋、克截蓋三種,難度最大的當屬———克截蓋。一是壺蓋與壺身在結合處完美吻合,又要與壺身整體保持一致;二是壺蓋的雕琢要薄到極點又要不屑邊,三是紫砂製品需要經過千度以上的高溫煉製,稍有差池便有出入,這種精細卻又無法用資料詳細掌握的要點,只有技藝深厚的紫砂藝術匠人方能掌握精髓。

“西施紫砂壺”的來源是什麼,其造型之美又體現在何處

一支狼毫,能繪出萬千世界的書畫。藝術感的高下,完全取決於紫砂藝術匠人的藝術境界,西施壺採用的技藝,初看平淡無奇,再看卻又平中見奇。紫砂藝術作品,所運用的設計,所表達的藝術內涵,更蘊含於雅緻的紫砂藝術作品之中。紫砂藝術源於中華傳統陶瓷藝術,在長盛不衰的藝術生命裡,堪稱藝術瑰寶。許多文人雅士、書畫名家都曾透過多種形式參與過紫砂藝術作品的創作,並在其不同發展時期起著畫龍點睛、促進藝術發展的作用。他們的參與使紫砂藝術更增添了豐富多彩的藝術內涵,也提升了紫砂藝術的品味。

“西施紫砂壺”的來源是什麼,其造型之美又體現在何處

結語:西施壺歷經多年探索發展,逐漸形成一種獨特的藝術風格,我們在瞭解其外形特點與深刻內涵的同時,更能感受到紫砂藝術匠人,在紫砂藝術設計理念的不斷創新,也深刻地體會到了中華藝術與中華傳統文化之間的完美結合。一件精美藝術品必然蘊含著豐富的藝術美學價值,我們一方面體會到了簡約、樸素的自然和諧之美,另一方面還感受到紫砂帶來的獨特藝術美感。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