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料胎黃地畫琺琅鳳舞牡丹包袱瓶

清乾隆——料胎黃地畫琺琅鳳舞牡丹包袱瓶

玻璃為胎,形採包袱,束口皺褶,凸飾紅帶繫結,豐腴飽滿。沿邊綴小花瓔珞,隨起伏曲褶而繪,摹擬錦布結集,妙不可言。巧施琺琅彩,黃地明亮,猶如晨光和煦,祥雲中,天鳳臨,儀態雍容盈萬方。飛鳳頂紅冠,翎毛柔密輕巧,多彩繽紛,描金添飾,細膩入微。曦照下,金翅展,牡丹雛菊叢上飛,翔舞頌昇平。鞓紅魏紫中,一蕾獨含苞,內書「乾隆年制」四字款,佐證御匠神技。

清乾隆——料胎黃地畫琺琅鳳舞牡丹包袱瓶

本文隆重介紹的玻璃胎畫琺琅鳳舞牡丹袱系瓶,高18。2公分。瓶體呈包袱狀,口邊為規律美觀的褶皺紋,實際上是工匠按照包袱做成瓶的式樣。頸部裝飾粉紅色立體袱系紋。通體在不透明乳白色玻璃上先燒一遍黃色琺琅,瓶體畫兩條俯身下飛的鳳,鸚鵡嘴,丹鳳眼,細頸,振翅,羽毛狀的尾部向著天空方向飛舞,兩支細長的腿甩向左前方。鳳的下方為盛開的牡丹花和一枝雛菊,鳳的上方為彩色流雲,天女散花般的鳳尾在雲中飛舞,鳳的身上還運用了描金工藝。在綠色樹枝處做桃心形開光,內書藍色琺琅「乾隆年制」。瓶底為溫潤的乳白色玻璃。整個花紋使用深淺不一的綠色、紅色、藕荷色、藍色繪製而成,再加上富貴的黃色,格外亮麗奪目。無獨有偶,香港藝術博物館收藏一件與此幾乎一模一樣的包袱瓶。瓶的造型、黃顏色的地色,特別是署款方式都一樣,只是紋樣不同,裝飾螭龍紋和花卉。這是一對同時製作的精品,也是目前所見尺寸最大的瓶。僅瓶的成型也有一定的難度,瓶身具有楞狀,需要有模吹制,而瓶口的褶皺,則需要工匠手快、眼快,技術好,因玻璃在瞬間就凝固了,至少在成型時需要反覆幾次,才能製作出漂亮美觀的器形。

清乾隆——料胎黃地畫琺琅鳳舞牡丹包袱瓶

清乾隆——料胎黃地畫琺琅鳳舞牡丹包袱瓶

玻璃胎畫琺琅之所以珍貴,傳世量少,是與它高難度的製作工藝分不開。在六個材質的畫琺琅器中,玻璃胎是難度最大的。一個當代製作玻璃胎畫琺琅鼻菸壺的演出者告訴我,「琺琅彩的燒製溫度一般在八百五十度左右,這時候壺體與琺琅顏色均已接近熔點,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壺體與顏色更好地結合,但是此時溫度的掌控也是很難的,溫度稍低,顏色不能完全融化,達不到理想的效果,溫度稍高,壺體就會因為承受不住而變形,那麼,前面所有的工作就前功盡棄了,而這樣的高溫燒製要經歷不少於五次,每一次都是一種考驗,燒製過程中還要在上面皴染出顏色的變化來,這就如同工筆劃中的皴染,每皴染一次, 就要進行燒製一次,透過層層皴染,一件完美的小藝術品就誕生了,猶如一個可愛的小精靈,滿載著作者的期望呈現在眾人面前。」之所以燒製四到五次,是因為每一個顏色琺琅的呈色溫度不同,要從高溫開始,到低溫結束。當時焙燒的燃料是木炭,又沒有儀器測量溫度,完全憑工匠日積月累的經驗,故玻璃胎畫琺琅以小件的鼻菸壺為主,而立體的器物,難度更大,故傳世品甚少。《清檔》中也有燒造失敗的記錄。

想要溝通了解請私信留言給小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