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德國建築師鏡頭下的中國寺廟建築

近400張照片+大量建築圖紙

直至20世紀20年代,隨著西方系統的建築學教育傳入,建築學在中國才被視為一門學科,此前,一直被看作是雕蟲小技,得不到應有的重視。不過,早在20世紀初,德國建築學者就已經採用科學的方法,系統地研究中國古代建築了。其中,最重要的一位學者就是德國建築師恩斯特伯施曼,他記錄和考察中國建築的時間比梁思成早二十年。

但他並非最早的一位。早在1891年,濟鐵路的主要設計者、德國建築工程師錫樂巴(Heinrich Hildebrand,1853—1924)作為駐華使團的一員,便已經來到了中國,他的主要工作是為清朝政府修建鐵路出謀劃策。於此同時,他還利用業餘時間研究中國建築。19世紀90年代初期,他親自測量和繪製了很多西山大覺寺的建築結構圖與平面圖,於1897年出版《西山大覺寺》一書,書中收錄13張照片,120餘張手繪圖。這是首部系統研究中國傳統建築的德文著作,為西方社會認識中國建築打開了一扇大門。

百年前德國建築師鏡頭下的中國寺廟建築

西山大覺寺大雄寶殿縱剖面圖。錫樂巴繪製

百年前德國建築師鏡頭下的中國寺廟建築

西山大覺寺大雄寶殿正立面圖。錫樂巴繪製

百年前德國建築師鏡頭下的中國寺廟建築

西山大覺寺大雄寶殿平面圖。

錫樂巴繪製

德國佔領青島後,一些年輕的德國建築師來到這裡工作。其中,弗里德里希·馬希爾克(Friedrich Mahlke,1902年來華)、海因裡希·舒巴特(Heinrich Schubart,1907年來華)二人回國後分別撰寫論文,探討中國屋頂的起源。這一時期只有日本的小川一真可以與他們媲美。

雖然1914年日本乘機搶佔了德國在中國的勢力範圍,但德國建築師並未停下記錄的腳步。1916—1919年,在山東濟南工作和生活的梅爾徹斯每年夏天都會前往北京,遊覽和研究寺廟建築。另外,他的足跡還遍及浙江杭州、江蘇鎮江、山西大同和五臺山、河南洛陽等地。時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兩國處於交戰狀態,戰爭所帶來的重重困難、專業知識和資金支援的缺乏、疾病和本職工作的影響,使得梅爾徹斯的研究工作顯得尤為珍貴和難得。

梅爾徹斯的書用很重的篇幅介紹中國的佛寺建築,目的就是激起德國讀者對中國建築藝術的興趣。讓跟隨梅爾徹斯的腳步,感受下中國寺廟建築是如何與自然和諧統一,融為一體的。

寺廟建築

古代的宅院經過發展,又形成了王侯與皇帝的宮殿,以及後來官員辦公的官署—衙門。大約到了漢代,廟宇才從宮殿建築群中獨立出來,而佛教寺院還要更晚。寺院融合了異國範例與本土傳承,但從它自身角度來說,依舊影響了中國原本的廟宇建築藝術。至於這其中的演變過程,我們尚不知曉。不過,從本書提供的寥寥幾幅平面圖中不難發現,中國北方的藝術在建築佈局的發展上也一直保持著原始簡單的特點。

百年前德國建築師鏡頭下的中國寺廟建築

中國北方和中部地區的建築式樣比較(比例尺1 :300)。左邊是濟南府的一座寺廟大殿,右邊是上海周邊的一座同類建築。二者的平面佈局相同,都是面闊三間,進深三間。面闊即正面的寬度也相同,只是右側建築進深加寬,以至於最大長度不在橫軸,而是在縱軸上。由此產生的屋頂樣式清晰表明,它由北方屋頂樣式發展而來,大弧度翹起的四角以及正脊的造型也說明這一點

百年前德國建築師鏡頭下的中國寺廟建築

北京的高門大宅。主軸為南北向。前院與主院之間加了一個待客用的院落,抄手遊廊圍住四邊。宅院兩側建築有的是新近改造的,有的無法入內。裡面可能還有下人房和雜用房。臨街立面的牆上高處開有小窗,這一設施在北京是慣制,在濟南府卻幾乎不曾出現

東黃寺和帝王廟僅由規格變大的正院和前院構成。柏林寺和戒臺寺的主體建築則具有佛寺平面佈局的特點,不過可惜不如其他寺院明顯——側殿被設在一條以異域樣式為藍本的遊廊裡。在原本的完整造型中,遊廊上的大殿環繞在主院四周。天王殿處在內門的位置,鐘樓和鼓樓也被安排到其他的寺院建築中。

百年前德國建築師鏡頭下的中國寺廟建築

東黃寺平面圖。寺院坐北朝南。山門極少上鎖,莊嚴以待。兩旁設有角門及門房。前院東邊(右)為鐘樓,西邊(左)為鼓樓。兩側各有兩處小門,通往東西臨近院落,圖上並未標出。天王殿與通往起居處的內門形制相同。佛教護法端坐其中,守衛門戶。通常僅開兩邊隨牆門。正院遍佈植被,左右各有碑亭。主建築格局簡明,一如放大後的宅院。大雄寶殿前遵照慣例,建有高大的月臺。兩側配殿與正殿平面構造相同,僅規模相對縮小

百年前德國建築師鏡頭下的中國寺廟建築

戒臺寺平面圖。戒臺寺這張平面圖的底稿出自德國大使館一位警衛人員之手,儘管經筆者親自觀測後已相應添補修正,部分細節和比例仍有欠精準

在東嶽廟和與之類似的一些祭祀山神的祠廟中,第一間主院似乎等同於過渡院落。先農壇的院落代表了一種特殊形式,即其側殿構成一長排建築物,它不再是東黃寺中那樣的獨立敞開式殿堂,而是起到院落隔斷的作用。這種情況在辟雍殿的平面圖中更是多次出現,不過它完全是一種特例。因為儘管某些平面樣式在各個寺廟中重複頻率很高,但特殊建築也大量存在。就連那些可以歸為一類的寺廟建築,其中也很少出現特徵十分相近,以至於可以被稱作共生關係的兩個個體。

百年前德國建築師鏡頭下的中國寺廟建築

東嶽廟平面圖。

街道盡頭為拱形山門,式樣堅固。

進入山門,院內有鐘鼓樓,形制小巧。

下一進院內有門房,中有過道,通往側院。

出瞻岱門,有神道直通岱嶽殿,較地面高出數級臺階。

道兩旁有碑亭、旗杆。

殿前空地上有燎爐兩座,用以焚燒紙錢。

又設大理石供案一張。

岱嶽殿前接抱廈,以增加空間,便於祭拜。

育德殿結構與之呼應。

兩殿當中有穿堂相連,通道高於正殿。

最後一進院內環以二層罩樓

百年前德國建築師鏡頭下的中國寺廟建築

先農壇正院平面圖。

由於未能進入太歲殿,因而無法確認殿中柱子是否如圖上所標,或者如配殿有所省略。

配殿內以隔牆劃分

至此,還有一種獨具魅力的中國建築型別尚未提及,那便是露天花園和園林建築及其最高藝術成就——各種夏宮。在它們內部,所有寺廟和宮殿又成為一個更大統一體的組成部分,這一整體並非隸屬於周圍景物,恰恰相反,它透過對自然景觀的改造而使其為自己所用。

所有藝術造型的種種差異不是一眼便可窺見,也不是在寺廟院落中走馬觀花的遊客所能領會的。對他們來說,那些院落或許顯得單調乏味。不過,可能我們的教堂在未經鑑賞薰陶的中國人眼中,也是類似的效果,畢竟教堂建築也總是一再重複著同樣的結構——塔樓、中殿、側廊、唱詩班席和祭壇。

寺廟建築的用途使得它更容易保留下古老簡單的範本樣式。它不像我們的宗教建築,必須為大量定期參加集會的教徒提供空間和場所。在官方廟宇舉行的大型祭祀活動僅在固定時間,由特定官員主持。此外,活動儀式大多在大殿前的露天場地上舉行。平民百姓禁止入內。如果其他時候需要向神請願,那麼個人可單獨前往。只有寺院裡的僧人需要按時集會誦經,虔誠的居士和香客僅單獨或結伴前去拜佛。因此,寺廟殿堂與我們的教堂並沒有可比性,只能與圍住祭壇、僅神職人員可以接近的唱詩席進行比較。如此,所有殿堂均可維持在相對較小的規模。

百年前德國建築師鏡頭下的中國寺廟建築

潭柘寺監院

百年前德國建築師鏡頭下的中國寺廟建築

戒臺寺住持

百年前德國建築師鏡頭下的中國寺廟建築

南京附近廟宇內的祭壇

殿堂是神的居所,神也在這裡傾聽信徒的請求。這種棲居的概念根深蒂固,例如城隍廟中必不可少的便是第二重院落裡供奉著城隍神及其夫人的殿堂。這一慣例同樣適用於祭祀山神的眾多廟宇。總的來說,祭祀遠古時期著名的戰鬥英雄和思想先驅的廟宇也是如此。

主院之前必設前院,作為莊嚴的序幕。在更高級別的廟宇,如東嶽廟,前面入口處還有一進院,極少數情況下也會另設其他院落,例如皇宮和位於孔子家鄉曲阜的孔廟。

百年前德國建築師鏡頭下的中國寺廟建築

北京東嶽廟。從山門看街對面彩色琉璃牌樓

百年前德國建築師鏡頭下的中國寺廟建築

東嶽廟第一重前院和二道門。左側為鼓樓

大門的造型莊嚴宏大,與其規模相應。所有大門與官衙和宮殿中的一樣,均位於中軸線上,以便皇帝或者代表他進行供奉祭祀的人在儀式中直線前行到神像面前。

百年前德國建築師鏡頭下的中國寺廟建築

北京東黃寺山門。柱身最初塗有類似漆料的紅色灰泥,如今絕大部分都已脫落。梁間施彩。頂覆黃琉璃瓦,部分地方因雜草蔓延,已是岌岌可危。紅漆大門兩側的圍牆呈赭色

百年前德國建築師鏡頭下的中國寺廟建築

北京柏林寺山門。門前立有二石獅,入口處鋪有臺階,臺基為灰色。門窗內壁為大理石,紅牆,梁間施彩。上覆灰瓦,綠脊。兩側影壁繪有方形壁心,紅地灰邊,四角與中心飾以黃綠兩色琉璃件

與宮殿和官衙大門均由士兵把守相仿,廟宇大門處立有用於阻擋邪煞的巨大門神塑像。將他們以大於真人的比例畫在門扇上的做法也很常見。另外,門神在住宅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每到新年伊始,這裡的人們便會把嶄新的門神畫像貼到門上。正對寺廟大門的街上立著宅院一節提到的影壁,不過尺寸更大。這樣一來,外出者的視線同樣不會被日常繁雜所擾。

百年前德國建築師鏡頭下的中國寺廟建築

北京西山碧雲寺第二道門的門神

百年前德國建築師鏡頭下的中國寺廟建築

濟南靈巖寺第一道門的門神

中門除了迎接聖駕和司祭人員時開啟,平日均是緊閉狀態。因此,日常通行需使用旁門,而且為保證對稱,即使只使用一邊,中門左右的兩扇門也總是同時敞開。旁門從不具備獨立的意義。只有中門起到凸顯整體中軸線的作用。如果出現第二條或第三條軸線,那麼便意味著存在獨立於第一個建築群的第二、第三建築群。有時,第一建築群已經不足以滿足使用需求。如要擴建,院落數量就會超出宅院規制。於是,人們沒有選擇這種方法,而是在旁側新建一個獨立的建築群,它自成一體,並不能與主建築群產生實際的藝術聯絡。在這一點上,平面圖可能具有迷惑性。以柏林寺為例,從外大門進入寺院,再穿過各院落漫步至維摩閣,這時你會發現,任何建築,哪怕是高聳的屋頂,都無法讓人聯想到側院建築群,你會完全沉浸在一種氛圍之中,無心他顧。

百年前德國建築師鏡頭下的中國寺廟建築

柏林寺維摩閣和院中臺階。中間門上掛有草蓆簾子,四邊鑲布,這在夏天很常見

這些廟宇被嚴格地整合在一起,其嚴整性只有與朝鮮或日本的寺廟比較之後,才能徹底顯現。與廳堂處一樣,其目的只有一個——寧靜。廳堂中的各個部位不能搶奪視線,院落中也是如此。就連皇宮中最為恢宏的大殿,也是在與周圍建築物的和諧統一中凸顯其全部魅力。人們一直試圖解釋這些環繞的巨大建築所產生的效果。人們也一再試圖揭開這種極致寧靜的奧秘,並最終認為其原因與視線有關—視線不必四處活動,只需靜靜滑過,目光所及便是一幅寧靜的優美畫卷。

百年前德國建築師鏡頭下的中國寺廟建築

東黃寺鐘樓,攝於山門。基座灰地白邊,上方牆體塗紅色灰泥,樓身鋪暖棕色木料。頂覆黃琉璃瓦,鎏金寶頂於陽光下黯淡無澤。後方碧空如洗,四周綠意盎然

百年前德國建築師鏡頭下的中國寺廟建築

東黃寺天王殿。深出簷,屋下陰影中的梁枋多彩斑斕。門柱、窗皆漆紅。灰色臺基與窗下牆面呼應。兩側及屋後牆面漆紅。頂覆黃琉璃瓦,寺中主要建築皆同

百年前德國建築師鏡頭下的中國寺廟建築

東黃寺大雄寶殿。月臺前鋪有寬闊的大理石臺階。正脊上方裝飾並非漢式,疑為藏式。大殿巍峨肅穆,圖片只能略表其意。正脊簡潔無裝飾,垂脊兩側微曲。屋面寬大,呈弧形,於碧空下泛著金光。黑白照片上無法看出

這種寧靜和美感從來不是冰冷的。關於色彩的運用,在廳堂一節已有介紹。而且顯而易見,正是在單體建築的有機結合中,各種顏色才能大放異彩。另外,樹木的存在也為規劃嚴謹的庭院帶來了生機。在此無法用圖片闡明樹木的種植以及之後修剪造型時的考量—這可能需要記錄下每個品種的特性,而且即使如此也無法表現出它們所呈現出的景象——既充滿巧合、渾然天成,又極具藝術性、匠心獨運。在此情景之下,人們一定會不禁想起中國古代聖賢對自然山水和自身情志的那些精闢見解。

百年前德國建築師鏡頭下的中國寺廟建築

北京戒臺寺。右前方為天王殿屋頂,中間為硬山頂的大雄寶殿。後方二層樓閣為千佛閣,下有寬大的臺基,再往右即為戒壇殿

百年前德國建築師鏡頭下的中國寺廟建築

戒臺寺千佛閣。從右起為東面第1—4尊羅漢像

百年前德國建築師鏡頭下的中國寺廟建築

戒臺寺千佛閣。從右起為東面第5—9尊羅漢像

從大體來看也是如此。中國建築藝術經常因其能夠與環境相合而被稱頌。這是以我們的藝術為出發點考慮的——我們可以根據自然情況對形式做出調整,使其在該地產生美的效果,但也僅限於此地。中國人不知道這種方法,至少他們沒有這麼做。西山任意一座寺院的每個大殿、院落,也可以出現在城市和平原地區。中國中部的情況可能有些不同。不過即使在中部,似乎也不太可能對單個樣式進行實質上的調適改造。

百年前德國建築師鏡頭下的中國寺廟建築

鎮江金山寺。左側為大雄寶殿,中部為藏經樓

百年前德國建築師鏡頭下的中國寺廟建築

鎮江金山寺天王殿前牌坊

鎮江金山寺西側附屬建築

這並不意味著中國人不追求與山水合一,或者那最為宏偉的建築方式沒有實現這一點。而是這裡的自然環境被用來成就建築藝術,它歸附於建築,並按其需要而被改造。但建築與自然不是對立關係,它們在本質上是一體的——都是那麼寧靜、質樸而偉大。

百年前德國建築師鏡頭下的中國寺廟建築

神通寺平面圖。位於濟南府以南,行程大約一天半。寺院已毀,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及月臺尚能看出牆基。殿後遺有石柱,用途不明。再往後為農舍,之後為墓塔林,其南端立有龍虎塔。龍虎塔向西即千佛崖。山谷入口以東有四門塔,西面為藏經堂和鐘鼓樓

百年前德國建築師鏡頭下的中國寺廟建築

濟南神通寺四門塔。塔身內外皆以方石砌成。左側為九頂松

百年前德國建築師鏡頭下的中國寺廟建築

神通寺龍虎塔南面塔身

這種建築藝術並非由幾個建築大師所創立——至少我們尚未聽說有這方面的名人,而是在漫長的很多個世紀的時間裡,由一個樣式到另一個樣式,不斷創新、發展、試驗而成。我們不清楚這種藝術何時達到了巔峰,也不知曉它在近幾個世紀是處於停滯、衰落,還是繼續向前的狀態。可以確定的是,其中某些建築使所有希望都歸於沉默,似乎以目前的途徑和手段,不可能再出現更加完美的存在。

百年前德國建築師鏡頭下的中國寺廟建築

[德]貝恩德·梅爾徹斯、恩斯特·弗爾曼著

廣東旅遊出版社,2021年6月

作者簡介

貝恩德·梅爾徹斯

(BerndMelchers,1886—1967):德國藝術史學者,1915—1920 年生活在山東和北京,廣泛遊覽當地的寺廟建築,拍攝了眾多珍貴的歷史照片,著有《中國寺廟建築與靈巖寺羅漢》《中國剪紙藝術》等。

恩斯特·弗爾曼

(Ernst Fuhrmann,1886—1956):德國商人、攝影家、出版人。早年從事對外貿易工作,20 世紀20 年代起成為職業出版人,出版了眾多有關自然、植物和民俗的攝影著作。

內容簡介

本書初版於1921年,是“亞洲的精神、藝術與生活”系列叢書之中國卷,共收錄7萬餘字、370餘張圖片。

全書共分四章,第一章“中國寺廟建築”先是簡要介紹了中國傳統建築的形式和結構,進而分別介紹北京和山東的一些寺廟建築,比如北京的潭柘寺、戒臺寺、帝王廟,山東濟南的靈巖寺、神通寺等。第二章“靈巖寺羅漢像——中國佛教藝術典範”詳細梳理了靈巖寺羅漢像的歷史,高度評價了靈巖寺羅漢像的藝術特點。第三章“中國”介紹了影響中國文化形成的重要思想,向讀者展現了中國宗教聖地及宗教形式的大致輪廓。第四章“附圖”收錄200 餘張山東、北京、河南、山西等地寺廟建築和石窟造像的照片。

實拍圖

百年前德國建築師鏡頭下的中國寺廟建築

百年前德國建築師鏡頭下的中國寺廟建築

百年前德國建築師鏡頭下的中國寺廟建築

百年前德國建築師鏡頭下的中國寺廟建築

百年前德國建築師鏡頭下的中國寺廟建築

內文對頁圖

百年前德國建築師鏡頭下的中國寺廟建築

百年前德國建築師鏡頭下的中國寺廟建築

百年前德國建築師鏡頭下的中國寺廟建築

百年前德國建築師鏡頭下的中國寺廟建築

百年前德國建築師鏡頭下的中國寺廟建築

百年前德國建築師鏡頭下的中國寺廟建築

微店購買二維碼

有贊商城購買二維碼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