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展子虔《遊春圖》賞析,存世最古的

《遊春圖》是隋朝畫家展子虔創作的繪畫作品,是畫家傳世的唯一作品,也是迄今為止存世最古的畫卷。作品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繪畫館。絹本、青綠設色,高43釐米,寬80。5釐米,畫上有宋徽宗題寫的“展子虔遊春圖”六個字。

從畫上題記鈴印可知,該畫在北宋時收入宮內府,歷經宋徽宗趙估、宋代賈似道,元代為魯國大長公主所有,明代被嚴嵩收藏,清代再度入宮,1924年溥儀帶出宮,後轉入古書畫收藏鑑賞家張伯駒手中,1952年張伯駒獻給國家。

畫家用青綠重著山水,用泥金描繪山腳,用赭石填染樹幹,遙攝全景,人物佈局得當,開唐代金碧山水之先河,在早期的山水畫中非常具有代表性。

隋朝展子虔《遊春圖》賞析,存世最古的

早期的山水畫通常會呈現出“人大於山和水不容泛、樹木若伸臂布指”的狀態,這說明了早期山水畫的不成熟,在構圖方面體現了較為幼稚的特點。《遊春圖》的章法佈置則突破了以往的畫風舒服,形成了十分有特色的構圖方式,結構層次頗有特點。它的畫面的右上部主要是山巒的表現,繪有大量的崇山峻嶺,展現了一副山巒起伏、峰迴百轉的形態。若在之前,這個畫面可能就算是完成了整個景觀背景的塑造。但是展子虔並沒有到此為止,在畫面的右下方,他在畫面中畫上了山間小徑,小徑則是由低矮的樹木、草叢組成,曲徑通幽,旖旎風光、透逛山路,成為了右上方巍峨高山的延伸部分。這樣,高山便成為了山路的背景,山路又稱為了高山的細節鋪墊和展現。這就使得整個畫面比前期山水畫更顯全面、沉穩、豐富。而在畫面的左側,觀者可以看到展子虔在此繪有一處低矮的小山丘。這一小山丘能夠與右側上方的崇山峻嶺遙遙相對,形成鮮明的對比。在畫面的中問,則有大片江河,形成一道波光粼粼的天塹,並與湖水、天空融會在一起,使得整個畫面形成湖天一色、山河並舉的形象。值得一提的是,畫面並未只以山川與河流為主,而是在細節之處加以點綴:江河之中有小船點綴其中,船中有三四位神態各異、姿態不同的人物,將人聲、山河畫面融合在一起,並透過山川、河流、船舶、人物等形象構造出整個畫面的圖片比例。

深究整個《遊春圖》,可以發現該畫以山川、水系為主體,將人物、古剎、船舶、閣樓等融于山水,成為畫面中的重要景觀。這些景觀相互配合,運用其形象的客觀物象來表達畫面事物之間的大小、高低、遠近等的關係。合理地處理畫面關係,使得展子虔對畫面的比例、深度等都能有十分準確的把握,並根據其特點,進行處理和變化。也正是由於這種十分合理的處理和變化,才能夠使得山水畫的構造變得更加符合現實,使得該畫變化成了“超然物外”的穿插構圖,形成隋代山水畫的新格局,使得中國山水人物畫的表現形式和審美取向變得更加成熟。

隋朝展子虔《遊春圖》賞析,存世最古的

畫史稱隋初畫家展子虔的《遊春圖》為最古的卷軸山水畫,也是我們今天難得看到的唐以前山水畫趨向成熟過程中一件獨立成畫的珍品,那麼,在此前的山水畫是什麼樣的呢?據唐張彥遠的《歷代名畫錄》這樣記載:“其畫山水,若鈿飾犀櫛,或水不容泛,或人大於山……”從東晉畫家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卷中可領略一二,其背景之山水,就大致是這種“水不容泛,人大於山”的情形。也就是說,山水在畫中,依然是人物的陪襯,雖然勾畫已經較前細緻,但在比例上還遠不能相稱,水面狹小不能泛舟,峰巒低矮似是土堆。畫面平鋪直陳,富裝飾感然而缺乏空間感。

但展子虔的《遊春圖》則大有改善。圖縱43釐米,橫80。5釐米,絹本,設色。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圖繪江南早春二月,樹葉吐綠,桃杏爭芳。一水自左上流下中間,水面寬闊,微波皺起,有遊艇輕泛。兩岸遊人三兩成群,沿途觀賞春景,或步行佇立,或主騎馬而僕隨後。小橋連岸,坡後有農舍,而山谷中則寺廟隱現。人、馬、舟、橋與山石、樹木、江水的比例已經十分合適,樹、石近大而遠小,江水斜下,兩岸錯落,樹林密佈,白雲繚繞,顯得疏密有致,透視的空間感和縱深感也十分恰當。江水滿勾起伏盪漾的波紋,漸遠漸淡,天際水天一色。山石樹木以細勁流利的墨線勾勒,但無皴筆,樹身染深赭色,樹葉染濃綠。山石則通體染淡赭色後,石腳染重赭而石身敷青綠重彩。小橋欄杆及寺廟廊柱填硃砂,而人、馬、白雲則填以白粉。整幅畫山石樹木的色彩濃郁,但由於中間大片水色的清澈相映,顯得豔而不俗。不過,此圖尚有不足之處,如樹的造型還嫌單調,枝幹少變化,樹葉雖已精細至雙勾法,但大都平鋪而欠生動,而遠樹則處理稍覺簡單,更多裝飾意味。比之唐代李思訓的《江帆樓閣圖》尤覺稚拙,但同時卻也折射出唐前繪畫風格的歷史內涵。

這是一幅流傳有緒、著錄詳實的珍貴古畫,雖然也有爭議,但並不影響我們將其視作幾乎僅有的唐前山水畫的史料價值。而從另一方面,又讓我們感悟了一回大收藏家張伯駒的赤子之心。北宋徽宗最早得到此圖,題“展子虔遊春圖”,鈐“宣和五璽”。此後輾轉宮內外。清乾隆時復歸內府。清末溥儀遜位後,被偷出宮外。1946年出現於長春的一家古玩店,轉到北京琉璃廠的馬霽川,意欲高價賣給洋人。張伯駒聞訊,拍案而起,但馬霽川開價八百兩黃金。張伯駒找到當時故宮博物院院長馬叔平,先迫使禁止倒賣於外國人,但故宮博物院拿不出那麼多錢。最後,張伯駒變賣了他的曾為李蓮英居住的老宅,加上夫人的全部首飾,終於將《遊春圖》留下。1956年,張伯駒將其與其他文物一起獻給了國家。

隋朝展子虔《遊春圖》賞析,存世最古的

技法賞析

筆墨技法

《遊春圖》中的山巒樹石皆用細筆勾勒輪廓,而不加皴斫,線條無甚大的粗細提按變化,然卻顯得樸拙勁朗;所繪人物全以細勁的線條勾描,纖如毫髮,人物形態雖無太大的變化,然卻神采奕奕;其畫山水,更是一絲不拘,畫面顯得柔美流暢;而所繪樹葉,縱有勾筆、散點畫法,卻類似“個”、“介”字點法,似不成形,然顯得樸拙古拗。那山頂坡腳的點苔,勁健爽朗,顯得渾樸謹拙;樹雖繪有多種,樹幹形態卻千第一律,無甚穿插多姿的變化,似遊離于山石坡頂似的,然由於運筆較為成熟,筆法墨法有輕重變化,雖未用皴法,卻仍能看出山石樹木的質感。這種畫山石不作皴斫,畫松幹不用松鱗,畫松枝不作細針,即山不似山,樹不似樹的筆法特徵,正好展現出山水畫從雛形階段發展到初創時期的風格特徵。這三是漢魏兩晉南北朝後山水畫的表現方式。既改變了遠古山水“若伸臂布指”的那種稚拙的山水圖式,也體現出隋時這種“蓋創為山水之初,法之末備然耳”(詹景鳳語)的山水樣式。

設色敷彩

《遊春圖》的山石樹木雖然空勾無皴,然全以色渲染。全圖山水以青綠設色為主。山頂以青綠敷之,山腳則用泥金;樹葉設色,或以色染,或以色填,或點以白粉桃紅,松樹不寫松針,直以深綠點之。全圖在青綠設色的統一格調下,顯得瀲灩而生拙,豐富而單純,富麗而古豔,充分展示出我國早期山水設色那種“青綠重彩,工細巧整”的樣式,標誌著山水畫的創作,已從原先設色古豔而富有裝飾意味的圖式,向較為完整的山水畫創作過渡,自此始開青綠山水之源。

隋朝展子虔《遊春圖》賞析,存世最古的

構圖佈局

《遊春圖》的章法佈置也極有特色。右上部分繪有崇山峻嶺,山巒起伏,數峰疊起;右下部繪有土坡,低坡叢樹,山路逶迤,既為崇山峻嶺的下段延伸,又作為輔墊,使全圖具有穩重感。左下部繪一低巒小山,與右上邊山脈遙相呼應,形成對比;中間繪有大片水域,波光瀲灩,湖天一色。一小船點綴其間,船內繪有三四人物,姿態不同,形態各異。全圖比例恰當,層次分明。這種以山水為主體,人物為點景,恰當配以殿閣舟橋,並開始注意客觀物象之間的遠近,高低、大小的一般關係,以及深度、層次、比例等透視關係的變化處理,使山水畫創變得較為合乎現實生活的新格局,這正是隋朝山水畫的特有表現形式。也正如《後畫錄》所評述展子虔的山水“遠近山川,咫尺千里”和《宣和畫譜》論展子虔的山水畫 “寫江山遠近之勢尤工,故咫尺有千里趣”相合相成,渾然一體。

畫家簡介

展子虔是北齊至隋之間(約550年~600年)的一位大畫家,由於他擅畫山水人物,《宣和畫譜》稱讚他“寫江山遠近之勢尤工,故咫尺有千里趣。”這幅經宋徽宗題寫為展子虔所作的《遊春圖》卷,是畫家傳世的唯一作品,也是迄今為止存世最古的畫卷。畫面上湖光山色,春光明媚。畫家用青綠重著山水,用泥金描繪山腳,用赭石填染樹幹,遙攝全景,人物佈局得當,開唐代金碧山水之先河,在早期的山水畫中非常具有代表性。

文物歷史

《遊春圖》卷也是一件為歷代鑑賞家所珍視的名畫。它經宋徽宗題簽後,約在宋室南遷之際即行散出,後歸南宋奸臣賈似道所有。宋亡後,元成宗之姊魯國大長公主得到了它,並命馮子振、趙嚴、張珪等文人賦詩卷後。明朝初年,《遊春圖》卷收歸明內府,而後又歸權臣嚴嵩所有。萬曆年間,畫卷為蘇州收藏家韓世能所藏。入清後,經梁清標、安歧等人之手而歸清內府。隨溥儀出宮被攜至長春。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