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家樓教堂的“姊妹”,嫁到了濟南北坦南街

這是一幅令人難以忘懷的畫面。你坐在春日午後的火車上,空氣清澈明朗,陽光灑下遍地黃金。你透過車窗,用慵懶的眼神,打量著這個飛速移動的世界。突然發現,在濟南火車站的不遠處,矗立著一座天主教堂。無論是牆壁,還是鐘塔,都是那麼地恢弘,那麼地精巧。

下了火車,你可能會詢問,這處位於膠濟鐵路南側,隱藏在居民樓之中的教堂到底是何方神聖?熟悉情況的朋友會告訴你,它叫陳家樓天主教堂。

洪家樓教堂的“姊妹”,嫁到了濟南北坦南街

這就是我結識這座教堂的經過。後來才知道,這座隱藏在鬧市中的教堂,竟然是濟南第二所天主教堂,比洪家樓教堂要大三百歲。

一個無事的週末,我騎著車到了北坦南街。第一次近距離觀察這座教堂。

近距離看,這座教堂的確有獨特之處。一般來說,天主教堂基本上都採用坐東面西,西立面為主立面的佈局形式。但是陳家樓天主教堂卻一反慣例,採用坐西面東,東立面為主立面、主入口的模式。

至於原因,我覺得可能是受地形條件限制。北坦這個地方,在過去一直是濟南的澇窪區,一下大雨,很容易“洪水天上來”。在這種地形條件上,修建教堂必須“因地制宜”。

洪家樓教堂的“姊妹”,嫁到了濟南北坦南街

除了“造型”不同之外,陳家樓天主教堂的鐘塔也吸引人的眼球。它位於教堂主立面東山牆處,高聳於教堂主堂之上,從遠處眺望,拔地倚天,雄偉壯觀。可惜的是,鐘塔無階梯可登,人們難以拾級而上,從高處窺看濟南風光。

圍繞教堂轉一圈,會發現,這是一個典型的哥特式的建築。

“哥特”本為來自斯堪的納維亞的野蠻遊牧部落的名稱。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畫家拉斐爾在給教宗利奧十世的信中,最先用到了“哥特式”一詞,藉以批評文藝復興之前中歐及北歐的建築樣式。

這種建築的突出特點便是尖塔高聳,在設計中利用十字拱、立柱、飛券以及新的框架結構支撐頂部的力量,使整個建築高聳而富有空間感,再結合鑲嵌有彩色玻璃的長窗、遍佈教堂的浮雕群像,使教堂內產生一種濃厚的宗教氛圍。陳家樓天主教堂主堂內的四分肋骨拱穹頂和神壇的肋骨拱穹頂,還有外牆扶壁上眾多的小尖塔,雖有簡化,但也能體現這種特色。

在教堂牆內,還嵌著一塊石碑,中西文並列,記錄了陳家樓天主教堂的建造歷史。

洪家樓教堂的“姊妹”,嫁到了濟南北坦南街

據資料記載,這所教堂興建於1660年,由一個姓袁的神甫建立。當時的堂址在陳家樓63號,佔地半畝,有土坯小瓦房13間,是濟南當地的民居形式。1907年2月,教堂又在陳家樓65號購地一畝,建仿哥特式小瓦房一座和磚石樓房18間,供教徒誦經祈禱用,而原址63號房屋改由教會學校樂實小學使用。

現存的教堂,洪家樓教堂同期而建。設計師是奧地利人龐會襄,他也是洪家樓天主教堂的設計者,

時命名為“大聖若瑟堂

”。正如銘文中所說:“

公元一千九百零九年,方濟各第一會申大牧主教愛法陰管理山東北界教務,憫此地無堂,特命龐公督理建修若瑟聖堂為光榮至聖若瑟,是為志。大清宣統元年巧月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