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人類選擇的未來

碳中和:人類選擇的未來

碳中和:人類選擇的未來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與經濟發展不是對立關係,“雙碳”目標的提出,是挑戰,更是機遇。

碳中和:人類選擇的未來

關於未來,著名詩人里爾克曾經如此寫道:“未來走到我們中間,為了能在它發生之前很久就先行改變我們。”碳達峰和碳中和的提出也在提醒我們:現在,改變正在發生。

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目前仍處於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加快推進階段,實現全面綠色轉型的基礎仍然薄弱,生態環境保護壓力尚未得到根本緩解。當前中國距離實現碳達峰目標已不足10年,同時還要統籌考慮2035年遠景目標和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要求,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實現“雙碳”目標,時間更緊、幅度更大、困難更多。

但辯證來看,“雙碳”目標的實現過程,也是催生全新行業和商業模式的過程,這將在未來的幾十年深刻影響我國的經濟、能源、產業、科技、投資、金融等方面的發展。

碳中和:人類選擇的未來

一方面,“雙碳”戰略的實施將不可避免對相關區域的主導產業產能造成巨大沖擊。能源和經濟的低碳轉型,將不可避免導致高碳排放的資產價值下跌,進而導致經濟效益下降和產能過剩,給當地財政的可持續發展造成相當的衝擊,對區域金融體系帶來挑戰。

但另一方面,在“雙碳”背景下,新能源和低碳技術的價值鏈也將成為重中之重。中國也可藉此機遇,進一步擴大綠色經濟領域的就業機會,催生各種高效用電技術、新能源汽車、零碳建築、零碳鋼鐵、零碳水泥等新型脫碳化技術產品,推動低碳原材料替代、生產工藝升級、能源利用效率提升。

目前,中國工業碳排放量佔比達城市總排放量的60%—70%,在部分城市甚至達80%以上,工業減排成為城市“雙碳”目標實現的重要領域和抓手。

復旦大學綠色金融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李志青以長三角地區城市為樣本研究發現,由於地區間發展水平、資源稟賦、人均收入等的差別,長三角城市群在碳達峰的實現上並不一致,從碳達峰的領跑城市到緊迫城市,都各有代表。

因此在產業升級轉型中,不同城市要因地制宜,發揮比較優勢,避免盲目削減優勢產業,同時也不能一味發展“高新產業”。在“十四五”開局階段,更重要的是理順和完善與綠色轉型的相關體制機制,以儘可能低的成本走一條既能降低碳排放強度,又能提高當地群眾生活水平和福利的綠色低碳發展之路。

碳中和:人類選擇的未來

本文為《華東科技》10月刊原創內容,轉載請註明出處。

記者:管浩

微信編輯:李衝

【科創長三角】現已入駐

今日頭條 | 新浪看點 | 大魚號

搜狐號 | 網易號 | 一點資訊

百度百家 | 企鵝號 | 鳳凰號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