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棉鞋,承載著兒時的年味

如今過年,越來越沒有年味。如今過年,大家搶紅包成了主流,如今過年,滿桌的美味佳餚似乎失去了味道。想一想十幾年前,物質沒有現在豐富,年味,人情味十足。總想起兒時,過年前,媽媽必做的憨憨的棉鞋。

媽媽做的棉鞋幾乎成了過年的標誌。我們兄妹看到媽媽開始著手做棉鞋,就知道年開來了,年的腳步隨著媽媽的手越來越近。耳邊似乎能聽到年的細語。媽媽做的棉鞋顏值壓根不能和現在的棉鞋相比。但是實用性和舒適性遠超現在各類布鞋。媽媽做的面鞋底不是塑膠或者膠皮的,鞋底是用各種布料胡成布殼子做成的。布殼子的布料幾乎都是各種顏色的邊角料,材料雖然是邊角料,都是新的材料,不能用舊的,擔心布殼子不夠結實。一層一層的布料用自制的漿糊粘起來,漿糊是媽媽用包穀面加清油製成的。媽媽告訴我漿糊用白麵製作的,在納鞋底的時候比較費力。布殼子做好後,大約有一張桌子大小,看著那一張佈滿了各色的花桌子,莫名的就想笑。花桌子要曬半個月左右才能使用,等花桌子不再是軟塌塌的,能直挺挺的立起來,說明材料備好,可以使用了。

媽媽的棉鞋,承載著兒時的年味

媽媽會從自己的寶貝夾子中取出鞋樣子,我只能分清鞋樣子的大小,神奇的是媽媽總能從顏色一樣的鞋樣子中準確分出,爸爸的,爺爺的,兒子的,女兒的。媽媽的鞋樣子都是用黃色的硬紙剪成的,鞋樣子類似於現在的鞋碼,兒時總是感到奇怪,媽媽是怎麼知道我們的尺碼的?媽媽的鞋樣子可是寶貝,平時根本不會讓我們觸碰,只有要做鞋子,才會小心翼翼的拿出來。裁剪好。鞋底的雛形有了,在鞋底的表面還要用白色純棉布縫上,布料也是新的,新的布料結實耐用,幾年穿下了,除了舊了髒了,基本上沒有別的變化。常看到媽媽一有空就開始一針一針納鞋底。那刺啦刺啦聲音,陪伴著我長大。

製作鞋底的布殼子要胡四層,鞋面的要胡兩層。媽媽做的鞋子非常結實,無論棉鞋還是單鞋,鞋底從未爛過。結實僅僅是媽媽牌鞋子的一個優點,因為鞋底是布做的,不悶腳,腳不會臭。我想這是現在花樣繁多的布鞋不能相比的。

媽媽的棉鞋,承載著兒時的年味

鞋底子做好了,鞋面按照鞋樣子的樣子剪好,一般鞋面子的顏色媽媽都會選黑色,在鞋面子中間是要填充新棉花的,單鞋就不需要了。填充棉花時,媽媽總是反反覆覆,擔心棉花不夠厚實,凍著我們。鞋面包括鞋幫部分都要填充厚實的棉花。鞋底也提前做好厚實的鞋墊,鞋墊中也填上棉花。因此做一雙棉鞋所花的時間的精力都比單鞋多得多。這樣一雙厚實的棉鞋就誕生了。剩下的訂釦眼的工作就由爸爸來完成。一般在大年三十我們兄妹倆都能穿上嶄新的厚實的棉鞋。

過年了,睜開眼,第一個先看到的就是放在枕邊的新棉鞋,喊著,叫著,笑聲充滿了整個房間。新年到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