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對於楊絳先生我們並不陌生,她和錢鍾書的愛情是讓無數世人無比羨慕的,她的作品《我們仨》更是讓人看完之後連連讚歎:原來,生活應該是這樣!

去年朋友告訴我一句話:看完《我們仨》,我竟然開始渴望結婚了!我想,絕不是她一個人這麼想。這就是楊絳先生給我們讀者帶來的希望!

楊絳: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2016年5月25日,這位105歲高齡的作家奶奶與世長辭了,而她留下的著作卻將代代相傳下去。

今天要分享的是楊絳的一句話:

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送給你,也送給我自己,送給我們當代的青年人!

這句話是一位非常崇拜楊絳的高中生在高中畢業之際寫給她的信中她所回覆道的。這名學生在信中表達了自己對先生的崇拜,同時訴說了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煩惱和困惑。先生在給他的回信中除了一些問候和寒暄的話,對於學生的煩擾困惑的回覆就是這句簡單有力的話了!

在今天的社會環境下,我認為這句話是對我們青年人的一句警醒。像那名高中生那樣的青年人在今天的社會又是何其多。

楊絳: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社會的快速發展必然帶來了許多的便利之處,卻又讓今天的青年人在這樣快節奏、高壓力的社會環境中把讀書看作了一件尤為奢侈的事。不,這樣說還不夠準確,因為這種"奢侈"和曾經貧窮時期讀不起書時候渴望讀書的奢侈又是截然不同的。

當初渴望讀書而又無書可讀的人對於這件奢侈的事情是懷揣著聖神而莊嚴的渴望的,是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憂傷。而今天的奢侈是書太多了,時間太少了,讀不動!

其實這樣說顯得過於動聽,時間還是一天二十四小時,沒有給誰多一秒也沒有給誰少一秒,只是,在資訊化的時代背景下,讀書不再是一件安靜且純粹的事!

楊絳: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我們問問自己的內心,有多少人會在自己的每日必做裡列入閱讀?又有多少人會保證每日固定時間或者篇章的閱讀量?有多少人是帶著一種享受和純粹自我內在素養的提升去閱讀的?很難說,或許,真的寥寥無幾!

說完了"讀書太少",就該說說"想得太多"了。說到這裡,又是青年人的一大痛點,是得,想得太多!

在面對生活、學習、工作、社交等等各方面壓力的處境下,"想"總是先於"行"很多,這樣就無可厚非地增加了青年人心中的煩惱和憂愁。

在該學習的時候過分擔心未來,擔心找工作的問題,歸結來是擔心養家餬口的問題,由此問題又引申出無數的其他問題,比如萬一混得沒有同學好,參加同學聚會怎麼好意思去,萬一沒有達到父母親戚的期望,又會顏面掃地等等等等。

楊絳: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而在我們浮想聯翩的時候,時間已經偷偷溜走很多了。而這些腦海中的預演會一遍又一遍地重複浮現,就使得我們愈加不能平靜泰然。

很久以前看到一句話說,如果心裡很煩躁,什麼事也不想幹,感覺自己很頹很喪,嘗試翻開一本書來閱讀吧。即使你吸收的不及百分之一,但閱讀同樣和你的壞情緒的迴圈一樣是會迴圈下去的。比起腦袋空空地在那裡自顧自地莫名哀傷,它帶給你的應該是足夠多也足夠好的。

楊絳: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每當我陷入一個壞情緒的階段,總會不自覺地想起這句話:我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太少又想得太多。然後羞愧地偷偷紅一下臉,去認真做事或者實在不行就抱著書去讀,結果很有效,壞情緒來臨的次數越來越少了,持續的時間也越來越短了。

不論你是為學業奮鬥的學生還是為事業拼搏的工作者,壞情緒總會有的,迷茫、困惑、煩惱、憂傷、生氣,我們無法杜絕它的悄然潛入,但我們可以透過閱讀抵抗它的侵襲。

楊絳: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讀書就像是打開了一扇明亮的窗,讓陽光瀉進原本灰撲撲、暗晃晃的房,蟑螂啊,老鼠啊都會快速地跑掉!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