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灼“貓耳朵”,到底是怎麼樣的滋味……

有些好茶的陳茶,只能存在於傳說中,比如,倚邦。

倚邦雲南普洱茶六大古茶山之一,位於江東。“紅酒論酒莊,普洱講山頭”雲南普洱茶由於的地理環境的不同所產茶業的口感滋味也不同,從歷史上的茶馬古道開始便以山頭的名稱來界定特定口感的普洱茶。一說到茶馬古道,人家說故宮裡有倚邦的陳茶——這是誰都知道的,問題是你知道,但沒有!

我也知道。幸好,我剛好就有一個餅。

白灼“貓耳朵”,到底是怎麼樣的滋味……

這個餅,還不是普通的倚邦。

它是“普洱茶的奇葩”倚邦茶裡的奇葩——

它,就是“貓耳朵”。

白灼“貓耳朵”,到底是怎麼樣的滋味……

貓耳朵整體條索細小,自然成型,毫顯。外形看上去非常細碎,完全不像個高階茶應有的樣子,且黃片也較一般的茶要多,因此損耗非常大。

高總說:

親測試了下,從茶山上發10kg,上來,將近碎末都達到了1單斤左右,5%的損耗了要,這個還只是初步損耗,後續的存放,壓餅都是將近有2%到5%的損耗,更進一步的把貓耳朵成本拉大了,所以貓耳朵一說出來,知道這茶的可以說是喝茶多年的老茶鬼了,喝過這茶的,都是

資深老茶鬼+頂尖品鑑能力+高階消費人群。

白灼“貓耳朵”,到底是怎麼樣的滋味……

這個葉片,對比一下上面的那隻貓的耳朵?

下面的三張圖,來自高總從茶山上給我發來的:

白灼“貓耳朵”,到底是怎麼樣的滋味……

就這麼大,圓圓的葉型。

白灼“貓耳朵”,到底是怎麼樣的滋味……

嫩葉

白灼“貓耳朵”,到底是怎麼樣的滋味……

嫩葉和老葉

請你別忘記了,我一開始說是“陳茶”。

高總跟我說:

這款是倚邦“貓耳朵”,原料是2013年頭春,2017年壓制。是稀缺品,2013年最純的古樹“貓耳朵”。產量極少。現在的貓耳朵量更少,純度遠遠達不到我們之前的這款。

白灼“貓耳朵”,到底是怎麼樣的滋味……

這個“尊享”,來自我年輕的茶商朋友,高榮業,高總。對了,就是生產“小班章”的那位“巔味號”高總。關於“小班章”,我估計各位印象模糊了,來,複習一下:霸氣,爽口,留甘,啥是“小班章”

這裡,我先聲討一下小高同志:我1600毫升的茶湯喝進肚子裡了,居然還沒有到甜水階段,這,不是要讓我瀨尿的意思麼?

下次喝“尊享”,請看到這個帖子的各位,自動報名一兩位來陪著喝,如何?

巔味號的這個“尊享”,算是茶江湖上的獨孤求敗了。小高老總將這個茶做成了他自己手上也很少的產品。

而這個茶的製程,是

符合傳統做法的。

最重要,或者更重要的一點,是:他沒有提香。2014年,也有人請我喝過倚邦的,我喝了一口就找個藉口溜之大吉了。因為請我喝提香了的普洱,基本上等於侮辱我的智商。我很懷疑,就算給那個兄“貓耳朵”,他也會將之變為“貓尿”的!

就是因為這個茶的製程正確,所以,喝得停不下來。

白灼“貓耳朵”,到底是怎麼樣的滋味……

請點選圖片,開啟,放大了看

“尊享”

整體來說

苦澀都相當的低,茶湯相當的甜,水路相當的細膩。

一句話:製程真好!轉化得真好!

白灼“貓耳朵”,到底是怎麼樣的滋味……

第一泡茶湯

這是第一泡的茶湯,你看它的茶湯表面的泡泡。

你要問,這茶香不香?

我很老實地告訴你說:

你要想求茶湯表面的撲鼻之香,我建議你還是去試試龍井,或者碧螺春,鐵觀音也行——高總的老家是生產鐵觀音的地兒,他家的檔口那兒,應該有很正宗的清香型鐵觀音。

這個茶,湯麵香其實不突出,它的香氣全部來自湯本身——你要喝下去,湯裡的香會從喉嚨裡回到鼻腔裡,香得舒服!

白灼“貓耳朵”,到底是怎麼樣的滋味……

第三泡葉底

到了第三泡,它的茶底就開始了舒展的過程。

隨著葉底的不斷被泡開,茶湯裡的香氣越發地醇厚而濃郁。

白灼“貓耳朵”,到底是怎麼樣的滋味……

第七泡葉底

到了第七泡,葉底開啟得差不多了。

我們終於能見識到倚邦“貓耳朵”的葉子的真面目。

都說“貓耳朵”是普洱中的奇葩,它屬於中小葉種,但跟大葉種一樣的是:

內涵物質豐富。

白灼“貓耳朵”,到底是怎麼樣的滋味……

第九泡茶湯

到了第九泡,茶湯表面的泡泡居然還是不消減,不妥協。

茶味、厚度卻多少沒有下降的跡象。

隨著繼續沖泡的次數的增加,它的茶味有一個相當平緩的下降過程,10,11,12……終於到13泡了,第二壺水的800毫升已經耗盡。

但,茶味還是在嘴裡持續地綻放。

回甘,生津,甘甜的味兒,還是那個味兒。

寫完了上面的這麼多字,我想,還是別浪費,繼續泡吧。

於是,“尊享”開始了甘甜的尾水的征程。

從第15泡開始,甜水出來了。一直延續到第19泡……估計還能撐三泡吧?

“尊享”的甜水,跟班章不一樣,跟易武不一樣,跟冰島也不一樣,反正每個山頭都不一樣,各有特色吧,要不,為什麼說“普洱論山頭”呢?

至於到底怎麼不一樣,建議你自己試試。文字是文字,它並不能將任何東西的最細微的差別表述出來。還有,就是人使用文字也限於人的水平,要是我能表述出來,估計得個諾貝爾說明文獎應該不成問題的。

白灼“貓耳朵”,到底是怎麼樣的滋味……

當我取出葉底來拍照的時候,才發現:

這個泡過了19泡的茶底,居然是粘手的!

這個說明了什麼?說明了它的果膠質非常的豐富。19泡之後,還能留下如此之多的果膠質。

這,叫做了不起!

倚邦小葉種很多,但是小到貓耳朵這種級別的卻很少,易武其他古茶園也會零散的有些貓耳朵,但是因為沒有量,再就是難採的緣故,基本上視而不見了,有的古茶園甚至找不到一棵。

這樣的茶沒有量,非常難採摘,對於手上有庫存真貓耳朵的且喝且珍惜了。

所以,習慣了叫老伍分享3000克跟手上的“貓耳朵”對比一下的兄弟,這次,說了,也是嘴上塗了白粉筆——白說了。

堅決不分享!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