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禁31年的“臭氧殺手”近年排放暴增,原因竟然是保溫材料

環境調查機構(EIA)發表了一份報告,報告中表明一氟三氯甲烷(CFC-11)在中國的家庭保溫材料中廣泛使用,但是該化學品在2010年已被完全禁止使用。CFC-11是氟氯碳化物其中一種,其對臭氧層的破壞力為第二大,可用作製冷劑、滅火劑、乾洗劑和發泡劑等。

被禁31年的“臭氧殺手”近年排放暴增,原因竟然是保溫材料

EIA的研究人員聯絡了中國10個不同省份的泡沫塑膠製造工廠。透過與18家公司高管的詳細討論,調查人員得出結論,該化學品被用於公司生產的大部分聚氨酯絕緣材料中。一名CFC-11賣方估計,70%的國內銷售的保溫材料中都使用了CFC-11。原因很簡單,CFC-11質量更好,而且比替代品便宜得多。

被禁31年的“臭氧殺手”近年排放暴增,偵測到排放源來自東亞

來自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Stephen Montzka博士說:“根據EIA的調查,中國使用CFC-11的量是非常驚人的,但是目前很難評估準確的排放量,所以還不能確定這是不是在全球大氣中觀察到的“臭氧殺手”的主要來源。”中國的聚氨酯泡沫塑膠約佔全球產量的三分之一,因此,如果它們主要使用臭氧消耗物質,它將使大氣中的臭氧洞恢復時間延長十年甚至更長時間。

被禁31年的“臭氧殺手”近年排放暴增,原因竟然是保溫材料

調查人員看到的含有CFC-11的化學品桶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