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音棚使用技巧:關於“基於閾值的效果器”的那些誤區

在錄音世界中,有各種各樣的效果器存在。 但是,對於不同的裝置而言,通常會有更多的術語和細節,它們超出了普通工程師在開始使用新裝置之前所學的那些知識的範疇。

但是同樣的,這些細節非常非常重要,對於瞭解所有裝置的基本操作至關重要。 因此,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會一起來看看一些基於閾值的效果器,並確保我們都對它們的工作原理以及一切細節、術語的含義有一個很好的瞭解。

有一些效果器,會在音量超過被稱為“閾值”的特定點的時候觸發,這些我們統稱為“基於閾值的效果器” 。基於閾值的效果器的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噪聲門。噪聲門會讓聲音自動靜音( 停止播放),直到聲音達到足夠大的音量——也就是閾值規定的音量之後,然後,“門”將會開啟,並且聲音將開始播放。

低於閾值的安靜聲音不會觸發“門”的開關,而高於或大於閾值的聲音則會觸發“門”的開關,並使聲音可以被聽到。

如果您希望,能夠讓人們聽到那些比較重要的、音量較大的聲音,並且不想讓人聽到那些音量較小的聲音(例如低背景聲音或噪音)的話,噪聲門會是非常便利的工具。

而還有一些效果器,當音量超過閾值並保持在閾值之上的時候,會變得更加極端。

舉個例子,失真效果器,它的功能就是當聲音達到一個閾值音量,並一直保持在閾值之上的時候,聲音就會變得更“髒”。

而有的效果器則是當聲音到達閾值之後,開始按比例處理聲音。

舉個例子,壓縮器或者限制器,它們可以用來控制音量的變化。如果壓縮比是1:1的話,聲音超出閾值之後沒有任何變化。如果壓縮比是2:1的話,音量每超出閾值2dB,就會被壓縮成1dB,以此類推。如果壓縮比非常大,比如8:1,意味著超出閾值8dB的聲音都會被壓成1dB,更有甚者10:1的壓縮比,這些壓縮比非常大的,被稱為限制器。

錄音棚使用技巧:關於“基於閾值的效果器”的那些誤區

壓縮比1:1的時候

你甚至還可以使用∞:1的比例來壓縮,這意味著無論超過閾值的聲音有多大,都會被壓縮成超過閾值1dB的音量。

儘管通常來說,使用效果器進行聲音處理的時候,觸發聲音變化的開關是由“是否到達閾值”來決定的,但是同樣也可以使用外部觸發器(也被稱為“外接開關”)來觸發效果器。

你可以想象一個長且持續聲音,正在使用一個帶有外接開關觸發的噪聲門,外接開關就是鼓點。這樣這個噪聲門的效果就是,當鼓點到達閾值的時候,人聲會和鼓點的時機一起,被播放出來。

此外,您還可以使用旁鏈來觸發閾值,旁鏈的邏輯通常是使用原始的聲音作為觸發的樣本,然後會對聲音進行處理。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是,如果你想在的軍鼓的聲音中清除掉串音造成的底鼓聲。軍鼓的聲音通常會比較明亮,而底鼓的聲音相對沉悶。

錄音棚使用技巧:關於“基於閾值的效果器”的那些誤區

多個不同的壓縮比例的圖示

如果你在該音軌上使用噪聲門,而且不僅是使用觸發器中的音軌,而是先使用EQ來消除音軌中低頻的部分,然後提升高頻明亮的部分,如此以來,觸發器中的音軌,小軍鼓的聲音會遠大於軍鼓,這樣會更容易觸及到閾值,從而達到只聽到小軍鼓而底鼓聲沒有的效果。

另一個例子,是在人聲上使用壓縮器降低聲音的響度,首先使用已經剪掉所有低頻的人聲作為旁鏈觸發器,這樣便可以只聽到人聲的極高頻部分。這樣一來,旁鏈只會在感受到極高頻的時候才會開始壓縮工作,這樣會產生一種名為“嘶聲消除器”的效果,可以消除掉沉默部分的雜音。

基於閾值的效果器有時會使用起衝、保持和釋放的設定。起衝指的是超過閾值之後,效果開始發揮作用所花的時間。

而釋放指的是如果觸發器降至閾值以下,效果設定恢復到原始設定時花費的時間。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