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麼古人在悲憤中才能寫出好文?

中國人素有“人生不幸詩家幸”的說法。中國文人只有在人生失意之時,才會有閒、有牢騷,而當這些牢騷無處宣洩之時,最好的途徑是將之一股腦發洩在自己的文字之中,因而就有了很多中國文人的失意之作。

人有時候很奇怪,在安逸閒適之時,在身體放縱於安逸舒適的環境中時,大腦就處於停滯狀態,往往在身體和精神遭遇各種摧殘後,外界的磨難反而刺激人的大腦,悲憤之中的文人們,才思泉湧,創作出令人讚歎的絕世好文。

為什麼麼古人在悲憤中才能寫出好文?

唐後主李煜,正因為有國破家亡的悲憤,才寫下了“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的千古絕唱。

李清照也因國破家亡,顛沛流離的生活,讓她寫下“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唯恐雙溪舴艋,載不動許多愁。”的世絕作。

李白正因仕途坎坷,才寫下了“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豪言寫下了“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無奈與蒼涼,也寫下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自我鼓勵。

杜甫在落魄之時,寫下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的感人之辭,憂國憂民的情懷盡顯,讓人感動。

范仲淹在落魄之時,寫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濟世情懷。

歐陽修在落魄時,寫下了著名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讓世人看到了一位灑脫自在的白髮老者。

蘇軾,在落魄之時,寫下“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的美麗詞句。

為什麼麼古人在悲憤中才能寫出好文?

劉禹錫在落魄時,抒寫了“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的樂觀豁達情懷。。

白居易在落魄時,寫下“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感人詩句。

在悠悠的中國歷史長河中,有很多文人,他們因為國家的原因、個人命運的原因,在他們的有生之年遭遇了人生的低迷時期,他們的人生坎坷而艱難,如杜甫、如蘇軾、如李清照……

為什麼麼古人在悲憤中才能寫出好文?

但是,這些詩人有血淚凝成的詩句,在歷史的天空中並沒有隨風飄散,它們歷經歷史的風雲變幻,沉澱成中國燦爛文化中的瑰寶,讓華夏子孫們在精美的方塊字中,能感受到它們的靈動與優美,。

這些靈動的漢字,千年後的後世子孫們依然能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優美和古代文人不朽的靈魂。將隨這些有血有肉的文字一起傳承,穿越千年、萬年……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