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5萬元拯救破產小廠,只用一年就妙手回春,如今賬上躺著460億

與歐美相比,我國輪胎產業從起跑線上就落後了。

根據全球考古界的共識,人類使用車輪子的歷史可以追溯到6000多年前的歐洲,而中國關於車輪的記載,是從夏朝初期才開始的,算起來也就4000多年。

當然,車輪子不是輪胎,但當1834年一個叫查爾斯固特異的美國人發明了硫化橡膠的方法,1845年英國人羅伯特湯姆森獲得充氣輪胎專利的時候,我國還不知輪胎為何物。

而在之後的幾十年裡,歐美國家的輪胎工業日趨發展成熟。

當美國的固特異、法國的米其林、德國的馬牌、義大利的倍耐力等已享譽全球時,我國於1929年才開始出現了橡膠的民族工業。

雖然輪胎的路歐美已經趟過了,但技術不會白白給我們用,花了5年的時間,我國才勉強生產出了中國第一條輪胎,比歐美晚了近百年。

按理說,既然能生產輪胎了,我們應該逐漸追上去吧,遺憾的是,隨後10幾年的戰爭,以及解放後西方國家的技術封鎖,又讓我們步履艱難。

隔壁的日本則不同,二戰後在美國的扶持下,輪胎工業後來居上,誕生了普利司通、橫濱、住友等知名的國際品牌,與歐美巨頭共分天下。

而我國只能靠自己,直到改革開放後的80年代,才迎來了輪胎產業的飛速發展時期,真正開始追趕歐美日。

借5萬元拯救破產小廠,只用一年就妙手回春,如今賬上躺著460億

輪胎生產線

不過,雖然起步最晚,但好學的中國人進步很快,如今的中國已成了全球最大的輪胎生產國,佔了全球1/3的產量。

當然,中國也是最大的輪胎需求國,以至於幾乎全球所有知名的輪胎品牌都想在中國搶一杯羹。

不可否認,在我國改革開放初期以市場換技術的戰略下,外資輪胎品牌確實賺走了不少錢,但發展到現在,國內市場已變成了國產輪胎的天下。

借5萬元拯救破產小廠,只用一年就妙手回春,如今賬上躺著460億

根據《中國橡膠》雜誌釋出的統計資料,2020年度中國境內輪胎企業銷售規模前十名裡,國產輪胎佔了7席,排名第一的也是國產。

而從近兩年的趨勢來看,外資品牌輪胎的份額在持續縮小,國產比重則進一步擴大。

不過,國內稱王相比,我們更關注出口,賣到海外,賺回外幣,才是中國輪胎工業的實力體現,而海關的資料顯示,2020年中國出口輪胎4。8億條。

銷往的國家不只是亞非拉國家,主要就是歐美等發達國家,美國的經銷商曾質疑中國的輪胎質量,後來經過美國專業機構檢測後,比美國本土的還好,既而被徹底征服。

而我們輸出的也不僅僅是製造,還有品牌,國際知名研究機構Brand Finance釋出的2020年全球輪胎品牌價值前十榜單裡,就有國產輪胎品牌“玲瓏”的名字,超過了日本的住友,排在第九位。

外國人評的榜單,這說明以玲瓏為代表的國產品牌已經被國際市場認可,而玲瓏輪胎也不是徒有品牌價值的虛名,如果用資料說話,它也是毫無爭議的國產輪胎出口“冠軍”。

借5萬元拯救破產小廠,只用一年就妙手回春,如今賬上躺著460億

2020年度的輪胎廠商銷售資料尚未公佈,但從2019年已可窺一斑,2019年玲瓏輪胎的出口銷售額超過50億,行業排名第一。

同時,玲瓏輪胎也是國產品牌中出口國家數量最多的,公開的資料顯示,玲瓏已與全球180個國家有過生意來往並建立了經銷渠道。

當然,銷售全球化的支撐是研發和製造也全球化,玲瓏集團在美國、德國都建立了研發機構和檢驗中心,在泰國、塞爾維亞都有製造工廠。

而玲瓏輪胎的客戶則包括了全球幾乎所有知名的汽車廠商,從德國的奧迪、大眾,到日本的三菱、雷諾,再到美國的通用、福特,玲瓏都是最受歡迎的供應商之一。

在玲瓏輪胎受市場追捧的同時,玲瓏的股票在資本圈裡也成了香餑餑,股價一年來漲了2。5倍。

以玲瓏輪胎目前740億的市值計算,王希成的個人持股市值逼近460億,成為中國輪胎行業、山東煙臺的“雙料首富”首富。

當然,今天的財富,來源於昨天的積累,玲瓏輪胎也可以說是王希城一手締造出來的傳奇。

借5萬元拯救破產小廠,只用一年就妙手回春,如今賬上躺著460億

現在都說全球輪胎看亞洲,亞洲輪胎看中國,而山東則扛起了中國輪胎一半的產量,玲瓏輪胎的總部就位於山東煙臺招遠,王希成也是土生土長的招遠人。

招遠產黃金,素有“金都”之稱,而王希成在進入輪胎行業之前,就是招遠黃金的冶煉工。

一干就是20多年,到80年代已經升到了招遠黃金冶煉廠副廠長的職位,手底下管著幾百號人,工資收入也不錯,再幹幾年就有機會升廠長了。

1987年,王希成果然升任廠長了,但卻不是黃金冶煉廠,而是隔壁的招遠輪胎廠,輪胎廠因為陷入虧損瀕臨破產,日子快過不下去了,王希成就被調過去“救火”。

王希成也沒想到自己以這樣的方式當上了廠長,赴任的第一天,看著冷清的廠房,心更是涼了半截,因為發不出工資,已經停產很久,很多工人都走了。

王希成想過回去,但那邊已經沒有他的位置了,在工廠辦公室裡思考了幾天之後,最後決定既來之則安之,死馬當活馬醫吧。

怎麼醫呢,首先得把工人都招回來先復工啊,於是王希成找到銀行,憑著自己在黃金冶煉廠攢下的名氣,好不容易貸到了5萬塊錢,算是讓工廠重新開了工。

借5萬元拯救破產小廠,只用一年就妙手回春,如今賬上躺著460億

然後就是跑市場,把自己所有能用的關係、資源都用上了,從別人手裡硬是搶回了不少訂單。

在工廠生產期間,他每天都親上一線,甚至累到了住進醫院,眼看廠長都這麼拼,工人的幹勁也帶動起來了,當年就完成了650萬的產值,廠子扭虧為盈。

廠子活了,銀行貸款的門也就打開了,王希成緊接著投資改造生產線,並從國外購買裝置、技術,到1991年,產值已突破1億元。

也是從這時起,王希成“救火員”的名聲打響了,本地一些瀕臨破產的廠子都劃到了輪胎廠,希望王希成給“醫”一下。

王希成也來者不拒,什麼水泵廠、變壓器廠、汽修廠都全盤接收,都改成了生產橡膠、輪胎的工廠,並於1995年成立了玲瓏橡膠集團,正式跨入全國知名輪胎企業的行列。

到2002年,玲瓏集團的產值已突破10億元,成為山東輪胎行業的領軍者,而這一年,王希成也迎來了人生的一個重大轉折點,企業開始改制了。

改制之後,王希成實現了對玲瓏輪胎的實控,玲瓏輪胎則又跨上了發展的一個新臺階。

2014年,玲瓏輪胎成功登陸A股,66歲的王希成終於跨入了億萬富豪的陣營。

如今,王希成已經73歲了,玲瓏輪胎上市公司也已交到了兒子王鋒的手中,目前看來,一切平穩,老王可以歇一歇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