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中孫權為什麼最後而且這麼遲才稱帝

翻開三國的歷史,你會發現曹丕、劉備和孫權三人稱帝的時間很值得玩味。公元220年,曹丕首先篡漢稱帝,然後劉備接著在第二年也稱帝,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孫權。誰能想到孫權稱帝已經是曹丕和劉備死後的事情了。孫權是在曹丕稱帝十年之後,也就是公元229年才稱帝。按道理,三國鼎立,三國都是一體的,但為何孫權稱卻比前兩人晚了這麼多呢?

三國之中孫權為什麼最後而且這麼遲才稱帝

首先要從三國的實力和背景分析。三國之中,魏國挾天子以令諸侯,佔據著中原地區,版圖最大,無論軍事還是經濟實力都是最強大的,蜀國和吳國甚至要聯手才能與魏國相抗衡。擁有如此強大的實力,魏國首先稱帝自是毫不稀奇。而蜀國劉備一直以漢朝皇室後裔自居,眼看著曹丕篡漢稱帝,劉備當然也著急著稱帝,好向天下宣示他才是漢室正統,曹丕只是篡位之人。而吳國既沒有魏國的實力,也無蜀國的背景,自然是要看清楚形勢才稱帝。

三國之中孫權為什麼最後而且這麼遲才稱帝

其次,當時的吳國面臨內憂外患,不是稱帝的最好時機。東漢末年,江南地區出現了許多佔山為王武裝勢力,這些武裝勢力被統稱為山越。孫氏初定江東,境內山越眾多,分佈極廣。他們甚至北聯曹魏,與之對抗,成為孫吳政權的心腹之患。孫策平定江東時,把掃平山越跟奪取吳、會兩郡一樣重要。他對周瑜說:“吾以此眾取吳會,平山越已足,卿還鎮丹楊”。在孫策和孫權時期,與山越交戰就將近四十次之多,可見山越為禍之深。後來經過多年征討,江南絕大部分山越逐漸被平定。

對外方面,魏蜀兩國稱帝后,吳國先後與兩國長時間交戰,外部環境不穩。吳蜀兩國本是同盟,後來因荊州之爭翻臉。劉備稱帝后,興兵大舉伐吳,後被陸遜火燒連營,蜀國大敗。吳蜀多年以來對荊州的爭奪以蜀國的退出而結束。後來吳國與蜀國再次成為聯盟,魏國再次成為吳國主要的敵人。從公元222年到226年,曹丕先後三次攻吳,但基本都是無功而返,雙方都沒有大的損失。

公元228年,吳國鄱陽太守周魴假意叛吳歸魏,請求魏國大司馬曹休派兵接應。魏國隨後分三路再次大舉進攻吳國,曹休率領的魏軍主力在石亭中伏,魏軍慘敗。石亭之戰中魏國的慘敗,使魏國在後面的二十多年內不敢發動大規模的攻吳行動。石亭之戰為吳國帶來了長時間相對安定的外部環境,也成為孫權稱帝的轉折點。石亭之戰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229年,孫權正式稱帝。

三國之中孫權為什麼最後而且這麼遲才稱帝

孫權也是精明能忍之人,當形勢惡劣危及自身時,他甚至可以向曹魏稱臣,接受魏國的封號。稱帝一事非同尋常,稍有不慎,就會招致滅亡。袁術倉促稱帝招致敗亡就是前車之鑑。何時時機成熟,何時能稱帝,孫權都瞭然於胸。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