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想要不吵架,多問、多聽、不評價

夫妻想要不吵架,多問、多聽、不評價

作者|李彎灣

插圖|Marina

今天,無意間看到這麼一張圖。

圖是這樣的:

夫妻想要不吵架,多問、多聽、不評價

這位網友說,她發現了一個“長久戀愛的小秘密”。

她的原話是,“我發現我朋友無論問出多麼

傻的問題

,她男朋友都會給她一一解答”,“女孩子越幸福,就越愛說

廢話

”,“當時很晚了,

她男朋友也很有耐心

”。

如果你足夠仔細,你會發現,她在描述當晚的見聞的時候,是有很強烈的偏好——甚至是偏見的。

在她看來,她的朋友,問的問題是“傻問題”、說的話是“廢話”,很晚了還要用無聊的問題去打擾男朋友。

反觀其男友呢,是個極具耐心的男人。

她這番話,歸根到底,她真正要表達的意思還是——戀愛長久的秘密,就是找一個很有耐心的男朋友。

這個結論看起來似乎沒什麼問題,對於一個女人而言,能遇到一個很有耐心的男人,確實是一種福氣,能跟一個很有耐心的男人共同生活,感情確實更容易長久。

但問題在於,耐心這個東西,它不是一種特別穩定的個性,並不是說一個人很有耐心,那他幹什麼都很有耐心、對誰都有耐心。

大部分跟“心”有關的詞語,幾乎都跟環境、物件有關,一個人沒法憑空有“心”,比如“上心”“用心”“關心”“傷心”“信心”“開心”“忠心”等等。

我們不會單獨說某個人“很上心”,如果要說誰“很上心”,一定要跟某人某事結合起來,比如“他對遊戲很上心”、“她對前男友的現女友很上心”,“信心”也一樣,要說誰有信心,也要跟具體的事情聯絡起來,比如,他對這次比賽很有信心,但或許對下一次就沒信心了。同樣,關心、開心、忠心等等都如此,耐心也不例外。

不過,我們通常會有一種誤解,看到一個人在一件事情上表現出了耐心,比如看到一個小夥子在一遍又一遍地教她奶奶用手機,就判定他是一個耐心的人。但事實上是,任何人,只要在他有所求、或者在他感到愉悅的情況下,他都會比較有耐心。反之,如果他無慾無求,或者當時的環境和人讓他感到不舒服,他就很難有耐心了。

比如,你去一個店裡消費,你很挑剔、各種不放心,但店家還是會很耐心地陪同、向你講解產品,他的耐心不是品格,而是某生手段、是刻意表現出來的;再比如,一個公司的小領導在向老闆彙報工作的時候,極具耐心,哪怕老闆蠻橫無理、對他肆意批評,因為他要保住工作,但聽完老闆的數落之後,轉個身,回到自己的辦公室,他在聽取自己下屬彙報的時候,可能又是雷霆震怒、滿嘴髒話。

上面舉的這兩個例子,都屬於“有所求”的情況,人能夠表現出耐心,是靠理智約束自己,這種“耐心”,我相信大家都很容易理解是怎麼回事,但生活中,有很多情況,它既不是利益關係,也不是工作關係,人們也會有極具耐心的表現。

夫妻想要不吵架,多問、多聽、不評價

比如,你到了一個陌生的城市,不熟悉路況,問路邊正在曬太陽的大媽,你問十個大媽,最起碼都有七八個會耐心地告訴你該怎麼走;再比如,一個男生想要送口紅給女朋友,但不知道怎麼選牌子、色號,這個時候他問一些女性朋友,我相信大部分女性朋友都會耐心地向他講解——同樣,在世界盃期間,一些女孩看球,但她們對規則不是很懂,如果一個女孩問男球迷,什麼是越位、什麼樣的犯規該給黃牌什麼犯規該給紅牌——我相信絕大部分男球迷都會耐心地解答。

這類似情況下的耐心,就不是刻意表現出來的了,而是很自然、很本能的。

在這些情況下,人們之所以會有耐心,就是因為別人的提問,給了他們在經驗、智識上的優越感,有了這種優越感,內心舒服了,自然就願意傾囊相授。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簡單地做個總結——

你想要別人對你有耐心,那應該至少滿足一個條件:要麼他對你有所求,你能滿足他;要麼你能讓他感到優越和愉悅。

講到這裡,我們回到文章開頭那張圖的內容。

在那位網友看來,她的朋友問的都是一些傻問題,而她朋友的男友都耐心地一一解答,乍一看她是羨慕那樣的感情,但本質上她還是在欣賞耐心的男人,她也把感情長久的原因歸結為男人的耐心。

在我看來,比起她朋友的男友,她朋友——在她的描述中那位總是問傻問題的姑娘,才是真正厲害的角色——無論她是裝傻還是真傻。

因為,她男朋友的耐心,是她培養出來的。假如她換一個男朋友,她還是用這樣的態度,有很大機率,對方也會對她很耐心。

你看這個姑娘的操作,她什麼問題都問男朋友(再說一遍,無論她是真的不懂還是裝作不懂)同時,男朋友說什麼她都認真地聽,沒有反駁。

先說提問這件事兒吧。

夫妻想要不吵架,多問、多聽、不評價

但凡是個正常人,只要被提問跟隱私無關、跟現實無關的問題,基本上都不會反感的——你如果問的是“吃了嗎、睡了嗎、碗洗了嗎、貓屎鏟了嗎、掙了多少錢、以後怎麼辦”這類似帶有壓迫感的問題,沒人會喜歡,但只要跟具體的生活無關,比如“梅西算是球王嗎、為什麼同樣緯度我國的東北很冷而歐洲不冷、飛機飛起來的原理是什麼”等等問題,很少會有人反感,如果這些問題正好是他擅長的,那他就不只是不反感了,而是感到舒服極了。

當然,這還不是這位姑娘厲害的地方,她厲害就厲害在,她問的那些問題,她男朋友無論怎麼解釋,不管對不對,她都沒有反駁,而是很認真的聽下去——這才是高明的地方。

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叫《聽李安一席話,勝離十次婚》,在那篇文章裡,我提到了楊瀾採訪李安的片段。

楊瀾說,男人是需要自己女人崇拜的。

這句話也沒什麼問題,問題在於,很多人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對另一半的尊重和崇拜,你說“老公好棒棒”“老公真厲害”,這就是崇拜了嗎?

不,這些話語很乾澀、很空洞,人是感受不到的,聽起來還很敷衍、很假。

你要讓老公感受到你對他的欣賞和崇拜,其實很簡單啊,模仿那位姑娘的做法就可以了,你只要遇到什麼問題認真地問他、耐心地聽他回答,他就會感受到被崇拜了。

這個道理很簡單,也很容易操作,但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就很難了,因為你別看這麼簡單的小操作,它其實是反人性的。

夫妻想要不吵架,多問、多聽、不評價

人性是啥?無論男女,我們生而為人,總覺得自己是對的、總覺得自己是好的,尤其是知識越窄、經歷越少,這種感覺越是強烈,所以導致了大部分人都沒法認真提問、耐心聽講,動不動就批評或者駁斥對方,他們跟別人交流的目的,只是想彰顯自己的正確而已。

如果夫妻之間,兩個人都覺得自己很對,什麼都想要對方聽自己的,而且也都懶得聽對方說話,你說這樣的夫妻關係能和睦嗎?

這些年離婚潮襲來,很多離婚協議裡都有這類似的話,“因為性格不合”“因為三觀不合”“因為感情不合”……

“三觀不合”這四個字,成了近些年人們解釋關係破裂最常用的詞了,你仔細想想,誰跟誰的三觀又是一樣的呢?就不說一模一樣了,就說大致相同,有嗎?

但凡你跟一個人相處得比較緊密、交流得比較深、比較頻繁,你大概也會發現,在根本上,人與人是無法溝通的。

說到這裡我想起以前有個新聞,講的好像是兩個男人在火車上聊起來了,聊得興起,於是視為知音,拜為兄弟,結果繼續喝酒繼續聊,後來居然打起架來了。

但凡深交,同性之間都很難三觀相同,就更不要提受不同文化塑造的兩種性別了。

夫妻想要不吵架,多問、多聽、不評價

恰好伴隨著浪漫主義的愛情的泛濫,講究直覺、講究感覺的文化在全世界興起,人們都幻想著自己的另一半跟自己是“靈魂伴侶”——相識、相知、相愛,一開始的時候,因為陌生,相知得還不是很多,也因為一方或者雙方都有所剋制,所以顯得兩個人情投意合、非常默契,但隨著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長,逐漸發現彼此的共同點只剩下了直立行走。

靠直覺、靠感覺、靠天然的相互吸引,是不可能經營好婚姻關係的,甚至不可能經營好任何關係。

當然,大家也不必沮喪,要經營好婚姻,也並非多麼困難,只要兩個人都能做到多問、多聽、不評價,婚姻就不太容易出現矛盾,出現了矛盾也比較容易能化解。

如果對方沒法做到,你先做到了,婚姻也會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至少不會破裂得那麼快。

——完——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李彎灣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