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縣稀奇的區域性節日

端午節,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已經存在兩千五百多年 ,並且已納入國家的法定節假日。五月單五這一天,人們賽龍舟,吃粽子,放紙鳶,掛艾草,拜龍祭祖,祛病祈福,熱鬧非凡。稀奇的是,就這麼一個全國性的節日,在筆者老家滑縣八里營鎮的東部以及趙營、大寨、老廟等鄉鎮卻沒有過端午節的習俗。究其原因,應該和當地的傳統文俗有關。

滑縣稀奇的區域性節日

在滑縣東部的民間有“黃道”日、“黑道”日之說。“黃道”吉日是良辰吉祥之日,“黑道”日為兇險之日。關於黑道日,流傳有這樣的俗語:初五,十四,二十三,窮嘴老鼠不出庵;初五,十四,二十三,太上老君不煉丹;初五,十四,二十三,婆婆有銀莫去擔;初五犯著家長死,十四外出有風險。行船落水遭官事,皆因遇著二十三。其實這幾個俗語所表達的意思是相同的。就是說,不管外邊有多誘惑,或者自己有多困苦,都不要在“初五、十四、二十三”三個日子出門。由此可見,以前當地的百姓對“黑道”日的忌諱程度。無論是上香祈願、婚嫁,做生意、看病人、動工、出行、遊玩等,都會刻意避開這些兇險日子。

“黑道”日之說又是從何而來呢?一則源於我國傳統的易經文化,易經上把“初五、十四、二十三”這三天稱為“月忌日”;二則源於古代的風俗,這三個日子常被用於皇帝登基的日子,民間不可佔用,否則將有大災禍。平常之人不能有外出做事等行為,也就有了忌諱這三天的說法。五月初五屬於三個“黑道”日之一,當地的人們不過端午節也就不難理解了。

滑縣稀奇的區域性節日

稀奇的是,其他地方不是節日的六月初一,在上述區域卻被當做節日過,而且還相當隆重,被稱作“小年”或“小年下”。至於過六月初一的習俗起源於何時,已無據可考。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與農事有關。東邊的幾個鄉鎮是純粹的農業區,種地靠天收,人們十分敬畏天地。六月初一,麥收季節剛過,人們藉此慶祝小麥的豐收,祀求下半年的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至今民間尚有“有錢難買五月旱,六月連陰吃飽飯”的俗語。

六月初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包餃子、蒸饅頭、炸面陀、煎煎餅。六月初一有敬天的習俗,供品主要是新麥麵粉蒸的饅頭,炸的面陀,集市買來的豬肉以及剛剛成熟的新鮮瓜果,比如桃、杏等時令水果。敬天時擺好供品,點燃香燭,焚黃表紙,然後在供桌前跪下磕頭,感謝上天賜福,糧食豐收。儀式與春節期間過大年完全一樣,所以又稱之為“小年”或“小年下”。

滑縣稀奇的區域性節日

二是紀念關公。傳說農曆六月初一是關帝的誕辰。關帝,即關公,為道教的護法四帥之一,集忠、勇、仁、義、禮、智、信於一身。關公被歷代帝王加封,宋代封為“顯靈王”,宋徽宗時封為“義勇武安王”,明神宗時將其神位晉級為“協天護國忠義帝”、“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清代順治皇帝加封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佑贊宣德關聖大帝”。關公可以說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化身,體現了民眾的社會願望和理想人格。千百年來,關公不但被道教尊稱“關聖帝君”,而且還受到儒家和佛家的崇祀和膜拜,是橫貫儒、道、佛三大中國教派的神祇,自古以來深受民間信仰。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文俗的融合,現在過小年六月初一的氛圍已經沒有那麼濃了,內容已大大簡化,但基本的習俗仍然在延續,比如上供敬天,吃餃子,炸面陀,初二結過婚的女兒走孃家等等。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