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閏土”:和魯迅同年離世,兒子擺脫文盲成魯迅紀念館館長

中學時代,應當很多人都對魯迅《故鄉》那篇文章有印象,裡面的主人公少年閏土聰明、機智、見多識廣,和少年魯迅成為朋友。魯迅在文中也表達了對閏土的喜歡和想念之情。

我們今天講講閏土的原型——章運水。魯迅祖輩是官家,家裡會請不少幫工。章運水的父親章復清是周家多年的竹工,很得周家長輩的欣賞,母親則是魯迅筆下的長媽媽。

真實的“閏土”:和魯迅同年離世,兒子擺脫文盲成魯迅紀念館館長

在魯迅祖母去世那年,周家請章復清幫忙時,他將兒子一併帶去了。章運水因此和魯迅相識,兒時情誼簡單、純粹,魯迅稱他為“運水哥”,聽他講述稀奇事、新鮮事。兩人分別時總是大哭不捨。魯迅和弟弟周作人的文章、日記中都多次提到章家,四五位章家人在魯迅文章中出現過。

那時的章運水是魯迅筆下機靈有見識的少年閏土,是少年魯迅心中的“偶像”。成年後的章運水繼承父親手藝,也是做竹作的,同周家來往頻繁。二十歲的魯迅寒假回到故鄉時,還與章運水一起遊覽紹興古城,情同手足。

真實的“閏土”:和魯迅同年離世,兒子擺脫文盲成魯迅紀念館館長

但混亂年代中的貧苦人家,現實生活卻是十分潦倒悽慘。1919年底,魯迅再次回到紹興,看到的運水卻完全變了樣。此時章運水年過四十,臉上爬滿皺紋,雙手如樹皮般粗糙開裂,身穿一件薄棉衣,手拿著長煙管,滿臉愁容同魯迅訴說自己悲慘景況:多子、災荒、苛稅……

那次見面,魯迅也看到了運水的長子啟生,他跟在他父親身後,面孔幹扁,膽小唯諾。這是魯迅同運水最後一次見面,而運水卻尊稱魯迅為“老爺”。

運水的改變給了魯迅極大的震撼,他一面痛恨黑暗的舊社會將那個聰明少年變成了一個“木偶人”,一面又期望運水的後代能不一樣,擁有與這個時代裡的勞苦大眾不一樣的新生活。

在章運水58歲那年,背上突然生了瘡,但因為沒有錢醫治,膿瘡潰爛發炎,然後病逝。同年,魯迅因患肺病,也在上海病逝。這對少年時期的兄弟在同一年相繼離世,不知道算不算一種緣分。

1933年,章啟生的兒子章貴出生。新中國成立後,雖然打倒了封建地主、大官僚,但十七八的章貴還是個文盲。他不能再回到小學從頭開始學習,但他也不願意重複祖輩的勞苦人生。他將哥哥給的棉布腰帶賣了作學費,去夜校報了名。

真實的“閏土”:和魯迅同年離世,兒子擺脫文盲成魯迅紀念館館長

白天,章貴在地裡幹農活,晚上就去夜校上課,他抓緊一切時間看書學習,想要彌補以前失去的時間。1954年,章貴憑藉刻苦努力,被抽調到魯迅紀念館工作,同時進入職校繼續學習。

後來,在魯迅紀念館中,章貴與魯迅之子周海嬰相遇,兩家祖祖輩輩的緣分又重新續了起來,不僅時常保持書信往來,兩人還一同去日本出席魯迅逝世40週年活動。從1956年起,章貴開始認真專研魯迅的作品,並發表了數十萬字的研究成果,後來還成為了中國魯迅研究學會的理事。

真實的“閏土”:和魯迅同年離世,兒子擺脫文盲成魯迅紀念館館長

1982年,章貴成為紹興魯迅紀念館的副館長,他的兒子成為了經濟學家,女兒則是一位老師。魯迅先生應當十分欣慰,幾十年前他懷著悲痛之情的期待成了現實,而運水也不必對著兒時好友恭敬拘謹喊聲“老爺”。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