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為何至死也不南遷

崇禎17年,也就是公元1644年,後世也稱這一年為順治元年,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攻陷北京城,崇禎皇帝無路可逃, 最後吊死煤山,壯烈殉國。至此,屹立兩百多年的大明皇朝正式宣告滅亡。

崇禎皇帝為何至死也不南遷

每每讀到此段歷史,後人無不扼腕痛心。也有一些史學家和歷史愛好者提出了一個新的觀點,那就是崇禎皇帝如果遷都南京或尚有一線生機,哪怕偏安一隅也總不至於落得亡國的結局,乍一聽像是有幾分道理,畢竟前朝也有過這樣的例子,宋高宗趙構遷都臨安從而延長了大宋皇朝一百多年的國祚。唐玄宗李隆基暫避四川,最後也靠郭子儀收復了故土。

崇禎皇帝為何至死也不南遷

然而愚以為,歷史可以拿來借鑑參考,不能生搬硬套,正所謂世易時移,每個朝代的問題不同,前朝能做到的事,當朝者未必就能成功複製。

在當時那種歷史環境下,崇禎皇帝即使想要南遷也不太可能實現,首先是士大夫不會答應,畢竟鐵筆丹青容不下他們丟棄宗廟社稷的罪名,再者以崇禎皇帝本人反覆無常而又多疑的性格,如果真要南遷了,萬一事與願違,崇禎皇帝想要隨便找幾個替罪羊那可是輕而易舉的事,試問有那個大臣敢冒身首異處甚至是滿門抄斬的風險?反過來說崇禎皇帝也不可能揹負棄國棄家的千古罵名,即便國破家亡也斷然不肯忍辱偷生。

崇禎皇帝為何至死也不南遷

其次,明末最後一刻,明王朝在與農民軍和清軍的兩線戰鬥中屢戰屢敗,已經完全喪失了反擊的能力,加上諸多文臣武將的臨陣倒戈,大勢已去,南遷也只能是苟延殘喘罷了。各種客觀因素疊加在一起,或許導致崇禎皇帝放棄了南遷的念頭,抱著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忠烈之舉不惜一死以身報國。

崇禎皇帝為何至死也不南遷

縱觀明朝歷史,明亡的結局也許早在崇禎朝之前就已埋下了伏筆,正德皇帝朱厚照整日聲色犬馬,不理朝政,把皇宮當作市井做起了買賣。嘉靖皇帝朱厚熜幻想長生不老,一心向道,使奸臣嚴嵩得以擅權亂政。萬曆皇帝朱翊鈞幾十年不上朝,荒於政事,後期更是橫徵暴斂,大明皇朝逐漸開始走向沒落。後來的天啟皇帝朱由校更是不務正業,空有一手木工活,無奈偏偏生在帝王家。由於過分寵信宦官魏忠賢,導致朝政腐敗,忠良被殺,百姓怨聲載道,民變四起。

不得不說,崇禎皇帝真是一位悲情的皇帝。少有志,勤政節儉,雖曾想勵精圖治以恢復大明昔日的宏光,無奈大明已沉痾難起,氣數盡矣。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