腥風血雨十六國7:洛陽大戰——西晉最後的餘暉

公元309年,漢(匈奴)帝劉淵以皇四子劉聰為帥,與大將王彌揮師南下,進攻西晉的國都洛陽。在劉淵的幾個兒子裡,劉聰最像父親,他博覽群書勇力過人,並且深諳兵法,要說弱點,就兩個字,年輕。

自劉聰率師攻晉以來,克屯留破長子,壺關獻降,先後擊敗黃肅、施融、曹超、王曠等多位晉將,可謂順風順水,這讓本就年輕氣盛的劉聰產生了輕敵心理,越發看不起晉朝軍民。

腥風血雨十六國7:洛陽大戰——西晉最後的餘暉

宜陽之戰,劉聰將晉朝長安方向的援軍一舉擊潰,弘農太守垣延表示願意投誠,由於此前降漢的晉人太多,劉聰也沒在意,像往常一樣接納了對方,結果就出了大事。是夜,垣延親率敢死之士發動偷襲,因為劉聰毫無防備,致使漢軍大敗虧輸。

所謂福不雙至禍不單行,就在劉聰主力在洛陽受挫之時,北線也傳來了噩耗,坐鎮青、幽二州的刺史王浚聯合段部鮮卑發動突襲,于飛龍山大敗漢軍,漢軍主將石勒退守黎陽。眼看著取勝無望,劉聰只好撤軍,第一次洛陽之戰就此結束。

腥風血雨十六國7:洛陽大戰——西晉最後的餘暉

由於漢軍此番攻晉死傷慘重,劉淵身穿素服在城外相迎,一來表示對陣亡將士的哀悼,二來鼓舞士氣。

同年十月,劉淵徵發全國士卒,命劉聰、王彌、劉曜、劉景等人統兵南征,再次進攻洛陽,以圖一雪前恥。跟上次一樣,漢軍起初勢如破竹,一口氣就打到了洛陽城下,似乎是出於報復心理,劉聰直接把大營紮在了西明門外,可他並不知道,一支虎狼之師正磨刀霍霍,凝望著漢軍營壘。

腥風血雨十六國7:洛陽大戰——西晉最後的餘暉

因為八王之亂,異族的入侵愈演愈烈,地方州府紛紛據兵自保,逐漸脫離了朝廷的掌控。然而自保並不等於割據,與漢(東漢)末的群雄相比,西晉的州刺史還是心向朝廷的,比如涼州刺史張軌,身為河西霸主,卻始終恪守臣節。得知皇帝有難,張軌立刻派遣西涼都護北宮純率部千里馳援,協助朝廷拱衛京師。

北宮純是西晉為數不多的良將,天生果敢悍勇無畏,被後世譽為西晉第一名猛將,麾下數千鐵騎絕對是晉軍中的異數,因為在遊牧騎兵面前,他們更像是遊牧騎兵。

是夜,北宮純等人率千餘勇士自大夏門出擊,陣斬漢軍大將呼延顥,整個漢營一片混亂。劉聰見狀急忙退往洛水,部將呼延翼在渡河時竟被潰逃的亂兵砍殺。敗報傳到平陽,漢帝劉淵下令撤軍,劉聰不服,請求父親繼續攻晉,劉淵答應了。

腥風血雨十六國7:洛陽大戰——西晉最後的餘暉

修整之後,劉聰的大軍再次來到洛陽城下,他命劉曜、王彌、劉景三人分別陳兵於上東、廣陽、大夏門外,自率中軍在宣陽門駐營,對洛陽形成合圍之勢。

劉聰是輸怕了,身為三軍主帥,竟在攻城之際前往嵩山,祈求上天保佑漢軍凱旋。然而,命運卻給劉聰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就在他禱告之際,漢軍已然全線崩潰。

知道劉聰不在,東海王司馬越急令眾將出宜陽門發起反攻,因為營中無帥,漢軍各部排程失靈,因此一敗塗地。

腥風血雨十六國7:洛陽大戰——西晉最後的餘暉

經此一役,漢軍兵無鬥志將無戰心,士氣蕩然無存。徵東大將軍王彌見取勝無望,力勸劉聰撤軍,劉聰起初不肯,倒不是不服,只是擔心父親會追究戰敗的責任,最後還是劉淵發了話,這才帶著殘兵敗將退回平陽。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