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像彷彿帶我們回到宋朝,觀看了一場宋代《劍舞》盛宴

大足石門山第八號窟是“孔雀明王窟”。

窟中孔雀明王菩薩一頭四臂駕著孔雀,菩薩面貌端莊,頭戴高高地花冠,垂珠分掛雙耳,冠帶貼胸自然下垂,飾瓔珞,內著僧祇支,外著短袖袈裟,身飾飄帶,四手穩掌不同法器,其左側上手託經書,下手持扇至膝間;右側上手託如意珠,下手握蓮柄橫於腹前,蓮苞朝向右上方,手臂赤祼,腕戴手鐲,在蓮臺上結跏趺座,彷彿對兩側發生的爭戰視而不見,圓形火焰頭光在項後,孔雀頭偏向右側,展雙翅作欲飛狀。窟內壁刻佛、菩薩、文官、武將及羅漢數十身。

造像彷彿帶我們回到宋朝,觀看了一場宋代《劍舞》盛宴

窟左壁第二層便是著名的“帝釋天與阿修羅之戰”造像。相傳阿修羅無美食而有美女,諸天無美女而有美食,他們相互憎嫉,並因此而常相打鬥,該造像刻畫的就是帝釋天與阿修羅正在戰鬥的場景。

帝釋天是左右雙手各持一劍者,只見他頭束高髻,身著冑甲,腰間繫帶,右肩肘向外開啟180度,大臂體側架起,小臂向上彎曲呈90度角,手握金鋼杵斜舉於頭頂上方;左大臂用力收緊,曲臂肘,小臂內收左手握劍;右腿登直,左腿屈膝呈“弓步”姿式踏於祥雲,其身體重心向前探出,似有追逐阿修羅之動勢。

造像彷彿帶我們回到宋朝,觀看了一場宋代《劍舞》盛宴

左側造像有三頭六臂者為阿修羅,只見他披頭散髮,面露怒相,上身赤裸,腰間繫絲帶,下身著天衣;手持各式兵刃,上方兩臂高舉過頭,手中分託一戰鼓狀法器,中間兩手一手持劍上舉,一手握一圓環狀法器,下方兩隻手共握一戟橫於身前,戟頭朝向帝釋天,雙腿亦呈“大弓步”踏於祥雲之上。

造像彷彿帶我們回到宋朝,觀看了一場宋代《劍舞》盛宴

整幅造像鮮活、生動,兩人均向左側行進,騰雲駕霧的阿修羅有似欲飛走之勢,卻苦於帝釋天的追逐纏鬥,二人有邊行進邊戰鬥的意象。二神短兵相接,只見刀光劍影,難分難解,令人叫絕。

造像彷彿帶我們回到宋朝,觀看了一場宋代《劍舞》盛宴

阿修羅下方祥雲上有一攜兵刃戰敗而逃的造像形象,又有邊逃跑邊觀看阿修羅與帝釋天戰鬥之感。在北壁“莎底比丘”造像的上方,有一持武器人物造像,看其造像與帝釋天的形象極為相似,只是與正打鬥中的帝釋天所攜兵器有所不同。此造像正應對了佛經裡所記載的金鋼杵在量度、形狀、大小有千變萬化。

造像彷彿帶我們回到宋朝,觀看了一場宋代《劍舞》盛宴

造像中人物右肩略微後展,右大臂架起,手持金鋼杵緊貼於右臂上,左臂抬至左側斜上方,足踏祥雲,左弓步,似有欲騰飛趕赴戰場之像。整個戰鬥場景蘊含了典型的宋代武舞中《劍舞》的表演形象,透過“劈、刺、撩、砍、崩、格、洗、攪、掛、壓、截”等人體動作造型,以烘托思想情感、展現故事情節,提升舞蹈藝術感染力。

造像彷彿帶我們回到宋朝,觀看了一場宋代《劍舞》盛宴

此造像彷彿帶我們回到宋朝,觀看了一場宋代《劍舞》盛宴。宋代哲學是成熟宋型文化的核心,首要的就是在發展中促成了儒、釋、道在宋代的“三教合一”,從而對宋代的政治、社會生活和文化藝術等方面都產生了深層次的影響。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