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蹤淮河上的古國,探訪黃姓與蔣姓的起源地,自駕走淮河第五章

尋蹤淮河上的古國,探訪黃姓與蔣姓的起源地,自駕走淮河第五章

中國人對黃字有極深的感情,黃河、黃帝、黃面板……黃國故城,在其建立之初,倒沒有跟這些偉岸的象徵綁在一起。

據說黃國的前身是一個以黃鳥為圖騰的部落,部落首領伯益曾輔佐大禹治水,聲望極高,大禹去世前曾將天下共主之位禪讓給伯益,可禹的兒子啟奪了伯益的權柄,改“公天下”為“家天下”,並建立了夏王朝。

憚於伯益一族的勢力,夏啟將淮河邊的一塊土地封給伯益的兒子大廉,由此便誕生了黃國。

我原以為黃鳥是類似鳳凰的大型鳥類,但黃鳥原來是個子小巧、金羽的黃鶯。小黃鶯在那時候一定很常見,婉轉動聽的歌喉給這個淮上故國渲染了一層爛漫的亮色。

尋蹤淮河上的古國,探訪黃姓與蔣姓的起源地,自駕走淮河第五章

▲黃鳥圖騰,攝影孤城

尋蹤淮河上的古國,探訪黃姓與蔣姓的起源地,自駕走淮河第五章

我們在下午兩點徑直朝黃國故城駛去。

公元前648年,黃國為楚所滅。

黃人雖流落楚境卻不忘故國。他們以國名為氏,隱忍發展,並在多年以後形成新的影響力。如今,湖北省境內還有很多以“黃”開頭的地名,譬如黃岡、黃陂、黃石、黃梅……據說,這些地方都曾是古黃國遺民的聚居區。

黃氏似乎在很長時間裡都在嘗試恢復黃國時期的榮光。黃國滅亡三百多年後,在江夏一帶(今湖北武漢)傳衍的黃氏後裔中,出了位聲名顯赫的時代人物——戰國四公子之一春申君黃歇。

黃歇的出現,甚至被族人視作一次“中興”,流寓各地的黃氏後人紛紛向江夏聚攏,致使江夏成為天下黃姓子孫的總郡望,而黃歇亦榮膺最受推崇的黃姓先祖。

尋蹤淮河上的古國,探訪黃姓與蔣姓的起源地,自駕走淮河第五章

▲春申君黃歇塑像,攝影孤城

黃國故城外的廣場上,巨大的石像卻並不是黃歇,而是陸終公。這又是從更久遠的時間線來追溯。

上古帝嚳時,吳回為火師,任祝融(官職名),吳回有一子名陸終,陸終同鬼方氏之妹生了六個兒子,分別是昆吾、參胡、彭祖、鄶人、曹姓、季連。這六個人繼續開枝散葉,並最終繁衍出許多重要的姓氏,其中就包括後來在淮河邊建立黃國的黃氏。

黃姓如今已發展成中國第七大姓,總人口超過2700萬,大家對姓氏始祖的溯源雖有不同的認知,但對姓氏肇始地在潢川古黃國卻普遍認同。

尋蹤淮河上的古國,探訪黃姓與蔣姓的起源地,自駕走淮河第五章

▲陸終公塑像,攝影孤城

尋蹤淮河上的古國,探訪黃姓與蔣姓的起源地,自駕走淮河第五章

黃國故城是古黃國的都城遺址,位處潢川縣城西北5公里遠的隆古鄉,在去往遺址的路上,我們先是看到了一排突兀于田野之上的高大土壟,壟上種滿楊樹,樹下密佈圓錐形的墳丘。

一開始我們只是覺得怪異,後來才恍然大悟,這土壟原來就是黃國都城的城牆遺蹟。至於城牆上為什麼會佈滿墳塋,想來也合情合理,畢竟它們已經兀立了兩千多年,且又是這平原上少有的突出地表之物,不怕水淹,也不能耕種,最適合來安放亡靈。

城址的四面城牆都有留存,大致呈1400X1500米的長方形。黃在西周時為子爵諸侯國,這個大小剛好和古籍中“子男城方三里”的記述所貼合。

尋蹤淮河上的古國,探訪黃姓與蔣姓的起源地,自駕走淮河第五章

▲黃國故城衛星影像

進入遺址公園時,正是驕陽當空,石像孤身矗立的姿態,加深了下午的寂寥。我們找了一處樹蔭休息,等到五六點才往裡走。

遺址的核心區有一座夯土高臺,名曰“黃君臺”,據考古勘察是古黃國的宮殿所在,臺上鋪滿短草,且無任何遮蔽,踏步上去,自然生出一種居高臨下的氣勢。

黃君臺並不大,面積和兩個標準足球場相當,從臺上走過時,我們看到一汪橢圓形的池水,工人們正在水邊安裝木製護欄,當時我就很詫異,為什麼要在這個千年夯土堆上修個游泳池?

走近檢視才知道,水池本身原也是古黃國的歷史遺蹟。於是,這汪貫穿古今的池水,就讓人有了聯想的線索。

尋蹤淮河上的古國,探訪黃姓與蔣姓的起源地,自駕走淮河第五章

▲黃君臺,攝影孤城

黃國自夏初受封建國,在商滅夏、周滅商的變局中,順應時勢,屹立不倒,頑強存續了1400多年。

到了春秋時期,周王室勢力衰微,諸侯兼併之風驟起,黃國面對齊楚兩大國的爭霸,只能選邊站隊。

可齊國雖強,畢竟相隔甚遠,難以成為真正的依靠;楚國雖近,可分明是一頭喂不飽的野獸,避之唯恐不及……窮途末路,進退維谷,黃國君主不知曾多少次踱步走出廟堂,站在池水旁蹙眉嘆息。

尋蹤淮河上的古國,探訪黃姓與蔣姓的起源地,自駕走淮河第五章

▲古黃國陳列館,攝影孤城

穿過黃君臺,最裡面有一座古黃國曆史文化陳列館,是福建的黃姓商人出資修建的。

陳列館只有一個保安看門,我們過去的時候,他已經下班了。從門外朝裡探望,只見高聳對稱的石柱夾道而立,原始粗獷,氣勢奪人,卻不知內部如何。

晚上我們就在潢川縣城住下。話說潢川街道上輝煌的燈火讓我們有了眼前一亮的感覺,又想起昨晚那位對息縣極其滿意的旅店老闆,他肯定是很少來潢川……

尋蹤淮河上的古國,探訪黃姓與蔣姓的起源地,自駕走淮河第五章

我們四處打聽一座“黃”字雕塑,從圖片上看頗為壯觀,但在縣城卻到處都沒找到。最後從一個飯館裡得知,是在接近黃國故城的國道旁邊,我們走了小路,所以錯過了。

第二天我們找到了那個“黃”字。真實模樣又不覺得那麼壯觀了,在照片裡面真是鴻篇鉅製,頂天立地。

尋蹤淮河上的古國,探訪黃姓與蔣姓的起源地,自駕走淮河第五章

▲潢川黃字雕塑,攝影孤城

再度來到黃國陳列館門口,修水池的工人跟我們說,剛剛那個守門的大爺吃飯去了,一會兒就回來。

不料他一去不返,最後也沒見到人。我們等到午後,還在故城外圍的草坪裡支起小桌子煮了泡麵。吃麵的時候,有兩頭黃牛就在我們身旁啃草,它們沒有絲毫怯意,邊啃邊慢吞吞地朝我們逼近,我心想千萬不要拉屎……寶寶看見牛倒是很開心,手舞足蹈的,好像在說:“這啥玩意,這麼大,過來點!”

參觀陳列館無望,我們又去看了春申君的墓園,墓園就在黃君臺西側,看介紹是後人遷移過來的衣冠冢。墓道修得整齊且肅穆,我們待了一陣,中途有一大群人手上提著鮮花,攜老扶幼地過來。

他們走向墓前,一字排開,進行了簡單的祭祀之禮。

很多時候,人們為家中故去的親人上墳,除了哀思外,常常還會說“請保佑……”。對一位姓氏之祖會說什麼呢?——請保佑本族枝繁葉茂,永遠昌盛。再想一想,就繼續說,請保佑華夏萬物欣榮,山河永固。

尋蹤淮河上的古國,探訪黃姓與蔣姓的起源地,自駕走淮河第五章

▲春申陵,攝影孤城

尋蹤淮河上的古國,探訪黃姓與蔣姓的起源地,自駕走淮河第五章

離開潢川,往東北方向行車約一個半小時,便來到了淮濱縣期思鎮。這裡曾是西周蔣國的都城,也是中華蔣氏的發源地。

蔣為姬姓伯爵諸侯國,受封於周成王時期,始封國君為周公旦的第三子伯齡。春秋時,蔣國和它的鄰邦黃國幾乎有著相同的命運軌跡。

公元前617年,楚滅蔣,蔣人四散流落,以國名為氏,從而有了今天的蔣姓。

尋蹤淮河上的古國,探訪黃姓與蔣姓的起源地,自駕走淮河第五章

▲蔣國故城,攝影孤城

不過由於蔣國故城的地面遺存較少,所以在文化氣象方面比之潢川也顯得淡薄,進入期思鎮的路口處有一截種滿油菜的夯土城牆,就算是最大的看點了。

我們到期思鎮,更多是想來尋覓孫叔敖的痕跡。

尋蹤淮河上的古國,探訪黃姓與蔣姓的起源地,自駕走淮河第五章

▲期思鎮,攝影孤城

孫叔敖是蔣地歸楚十多年後誕生在期思的人物,他從鄉野鄙人一路逆襲成楚國名相,《史記·循吏列傳》中司馬遷將其排在了第一位。

“循吏”也即奉職循理的好官,好到什麼程度?

《史記·滑稽列傳》收錄了這樣一則故事:

說孫叔敖去世後,家徒四壁,妻兒窮困。伶人優孟為之不平,便扮成孫叔敖的模樣進宮面見楚莊王,莊王大驚,以為是孫叔敖復生,硬要讓他做楚相。

可優孟卻拒絕了,莊王問為何,優孟說:老婆不許,因為她覺得楚相不值得,像孫叔敖盡忠為廉治理楚國,並輔佐楚王稱霸,可到頭來,妻兒無立錐之地,還要賣柴為生,做這樣的楚相,還不如去自殺……

莊王大慚,他何嘗能想到,堂堂楚國令尹竟會困頓至此。廉潔奉公四個字,實是被孫叔敖詮釋出了前無古人的新高度。

此外,孫叔敖還是一位治水能臣,他所修築的雩婁(yú lóu)灌區是中國有史記載的最早的大型渠系工程,他主持開鑿的兩座平原水庫芍陂(què bēi)和大業陂,至今還在發揮作用。

尋蹤淮河上的古國,探訪黃姓與蔣姓的起源地,自駕走淮河第五章

▲芍陂和大業陂衛星影像

中國的古人但凡有過治水的履歷,他在歷史上的分量就會很重。

從三皇五帝開始,人們就翹首期盼著身邊永遠有能夠平抑水患的英雄,否則他們就只能忍痛把美麗的女子、可愛的嬰兒扔進河裡,在巫師的謊言中誠惶誠恐。

孫叔敖就是這樣的英雄,楚國在他的治下,上下和合,世俗盛美,吏無奸邪,盜賊不起,百業各得所便,百姓皆樂其生。

尋蹤淮河上的古國,探訪黃姓與蔣姓的起源地,自駕走淮河第五章

▲孫叔敖像,攝影孤城

我們在查閱資料時得知,期思鎮西南有一道山嶺,古稱“敦蛇丘”,是和孫叔敖相關的遺蹟。

據說孫叔敖小時候曾在那嶺上遇到一條雙頭蛇,當地有一種說法,誰看見了雙頭蛇就會死。孫叔敖擔心其他人也看見,就鼓起勇氣把它殺掉埋了。他一回到家,就抱住母親傷心地哭起來。母親問得原委,安慰他說:暗中助人的人上天對他必定有善報,你一定不會死。

聽聞埋蛇的故事後,我們內心升騰起一股熱情,世間有這樣美好的人,那嶺上是不是開滿了鮮花。

可惜我們最終還是沒能找到敦蛇丘,地圖上沒有這個位置,當地人也露出疑惑。我們打聽的物件,不過是鋤禾的農民、忙於家務的婦女,他們對孫叔敖一知半解。我們絞盡腦汁描述一個埋蛇的“嶺啊”、“坡啊”,他們則面帶難處,表示沒見過蛇,哎……

最後問到一個地方,也是在西南方,一位正在收衣服的大姐說那是村子裡唯一的景點。

於是我們將信將疑地沿著她手指的方向尋去。開出鎮子不遠,爬上一個大坡,坡上掩映著一座仿古建築,走過去後,卻是蔣氏紀念園。

這座紀念園裡裡外外看起來有些凌亂,並且還沒有完工,大門也鎖著,院內長滿了荒草。我們這才意識到,大姐多半把我們當成來認祖歸宗的蔣氏後人了。

尋蹤淮河上的古國,探訪黃姓與蔣姓的起源地,自駕走淮河第五章

▲蔣氏文化園,攝影孤城

尋蹤淮河上的古國,探訪黃姓與蔣姓的起源地,自駕走淮河第五章

晚上我們趕到淮濱縣城住下,這幾天尋訪淮河姓氏之旅就算告一段落。說來也沒幹出啥大動靜,只不過嘗試把歷史和當下的事物去對應。有些東西會觸動我,但大部分時候我只覺得清清淡淡。

我還發現一個普遍的錯誤,孫叔敖明明38歲就去世了,而不少地方雕塑的孫叔敖,都是一個鬍鬚翩翩的老頭。就算孫叔敖留鬍子、就算他為國為民鞠躬盡瘁,也不至於老成那樣。

姓氏文化是淮河歷史的一部分,而在歷史裡跋涉畢竟是比較辛苦的事。小飛說,從淮濱縣開始,我們就基本一直沿著淮河跑了,為此我很高興。

點這裡觀看相關影片↓

探秘春秋古國,追溯姓氏起源,尋訪黃姓和蔣姓祖地,走淮河第六集

連載文章前四篇在這裡↓

三千年不改姓的息縣,何以能稱中華第一縣?自駕走淮河第四章

為什麼說河南信陽是一座寶藏城市?自駕走淮河第三章信陽尋寶

茶葉這麼貴,茶農為什麼不掙錢?自駕走淮河第二章,走進信陽茶鄉

淮河如何劃分南北?它的源頭在哪裡?自駕走淮河第一章尋覓淮河源

原創作品,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關注地球旅客,好文章不錯過~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