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在春秋戰國時期很強,屢次稱霸中原,為何不吞併弱小的魯國?

魯國與齊國的歷史都比較悠久,從西周初年開始就建國了。他們離得比較近,且一直是魯弱齊強的形勢。齊國在春秋、戰國時期很強大,屢次稱霸中原,為何不優先吞併弱小的魯國呢?我認為這事還得從齊魯的地緣環境說起。

齊國在春秋戰國時期很強,屢次稱霸中原,為何不吞併弱小的魯國?

一、魯國的南北防禦優勢與劣勢

魯國的北面是泰沂山脈,隔絕著齊國與魯國,這條山脈除了著名的泰山,還有魯山、沂山、五蓮山、嶗山等。今天山東省境內有個城市叫泰安,就在泰山腳下,安表示平安、安全的意思,側面反映這座位於泰沂山脈泰山段的城市的地理防禦優勢;魯山得名跟魯國有關,這裡也是險要的地方;至於沂山,是沂水的發源地,也是一處險要;五蓮山、嶗山也有類似的作用,都起著隔絕齊國與魯國的作用。

魯國的東面有蒙山、尼山兩處險要,再往東就是發源於沂山的沂水,也是絕佳的防禦天險之一。在春秋時期沂水東側、泰沂山脈南側夾角的地方是莒國所在。這個莒國可以看作是齊國與魯國的緩衝國,經常是二者爭奪或者拉攏的物件之一。

魯國的西側是黃河與濟水,同樣地也是齊魯之間的兩道天險。齊國要攻過來,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從以上我們不難看出,齊國要吞併魯國一般情況下只有東西兩條路線。相比較而言西側有黃河、濟水天險,春秋時期有晉國、燕國,戰國時期有趙國、魏國、燕國干擾,透過這條路滅魯國絕非易事。所以齊國走了東側這條路線,畢竟泰沂山脈東側地勢較低,較為容易翻越。故而莒國後來被齊國吞併,變成齊國的大後方基地之一莒城。

齊國在春秋戰國時期很強,屢次稱霸中原,為何不吞併弱小的魯國?

公元前284年樂毅率領五國聯軍伐齊,莒城是僅存的兩座沒被攻破的城市之一,並且齊國以此為資本復國。這也說明了莒城這個地方佔據險要的作用,齊國拿下也不是那麼容易。而事實上莒國本來是楚國滅掉的,而後被齊國乘虛而入霸佔,並不是真正用心攻滅的。但這從側面反映出齊國從東側繞過來,滅魯國的難度。

公元前685年,齊魯爆發干時之戰,齊國卻沒有能力進一步蠶食魯國領土;公元前684年,齊魯又爆發長勺之戰,結果齊桓公又被曹劌打敗了,成就一個曹劌論戰這個典故。這些都是齊桓公稱霸時期,齊國的巔峰時刻,尚且不能滅魯國,更別談其他較弱的時期了——可見魯國憑藉著天險死死抵住了齊滅魯的壓力。

但是魯國的南側,除了泗水,就沒其他山脈或者河流天險,防禦能力明顯不足。更要命的是泗水偏南北走向,防禦作用也不明顯——這也是為什麼魯國很難防住強大的楚國的原因。

所以魯國特殊的南弱北強的防禦能力,導致齊國滅魯國難度較大,楚國滅魯國難度較小。

齊國在春秋戰國時期很強,屢次稱霸中原,為何不吞併弱小的魯國?

二、齊國的戰略考量

對於齊國來說,魯國的土地顯然無法給他帶來多大的收益,相反他更感興趣的是北面的華北平原,這才是齊國的擴張方向。所以齊國的戰略往往是與燕國、晉國(魏國、趙國)爭雄,主要用兵物件也變成了他們,故而魯國在戰略上是安全的,很少受到齊國的威脅。

但是齊國要往北擴張,實行

“尊王攘夷

”策略,就得考慮南面的魯國是否支援自己,是否會抄自己的後方。所以齊國便在泰沂山脈修了著名的齊長城,如此可以一勞永逸,以少量的兵力防禦住可能來自魯國的偷襲。

另外齊長城的作用,也有防禦楚國與吳國、越國的意圖,這也是齊國的長遠戰略與先見之明。

而且為了達到雙保險的效果,齊國在齊桓公之後,便逐漸與魯國拉近關係,大部分時間是友好的關係。從上到下都很密切,所以才有了後世的齊魯並稱的概念。

而且魯國是姬姓,祖先是周公,屬於周天子的宗邦,是諸侯國之中唯一全面保持“周禮”國家,名義上的地位可以說是很顯赫的。齊國如果一直致力於攻滅魯國,勢必會激怒周王室,讓其他諸侯國師出有名,將齊國變成圍攻的物件,很不利於齊國的戰略安全。

所以從齊國的戰略考量來看,他要實行“尊王攘夷”往北擴張,反而不能去攻滅地位較高的魯國,而且還需要拉攏魯國,支援自己的戰略安全。

更何況齊國在齊桓公後期任用開方、易牙、豎刁等奸臣,齊國逐漸走向衰弱。之後發生了田氏代齊,齊國境內其實是被幾大家族把控著,不是很團結,齊國的國力也一直不是很穩定。之後又發生了五國伐齊的事情,齊國元氣大傷,全面轉入防禦戰略態勢,更不可能也沒有能力去攻滅魯國了。

齊國在春秋戰國時期很強,屢次稱霸中原,為何不吞併弱小的魯國?

三、楚國的戰略考量

楚國的戰略路線其實一開始並不是魯國這個方向,而是在西面,尤其是跟秦國爭奪地盤最為激烈,其次是韓國、魏國。

但是從戰國中期開始,秦國變法之後國力大增,開始向東擴張。秦楚之間爆發了丹陽之戰、藍田之戰,楚國慘敗元氣大傷。之後楚國西側的領土逐漸被秦國蠶食,甚至楚懷王客死異鄉,在鄢郢之戰之中都城都丟了,不得不遷都到壽春,即今天的安徽省淮南市壽縣附近。

楚國對秦國轉為戰略防禦,其擴張路線也跟著改變,開始逐漸將重心轉向東側。所以楚國先滅了莒國,後滅了魯國,以此增加自己的人口與經濟實力,方便更好地防禦秦國的進攻,所以楚國也有滅魯國的戰略必要性。

本來吳國有取莒國的意圖,但吳國在春秋戰國之際被越國滅掉了,對魯國、莒國有威脅的國家變成了越國。不過公元前333年越王無彊北伐齊國的時候,中了楚軍的埋伏身亡,導致越國陷入繼承人糾紛之中,最終分裂成東越國與閩越國,退出中原爭霸。這又導致了楚國滅魯國,少了一大強勁的競爭對手。

莒國被齊國霸佔,楚國也不可能放棄魯國這塊地盤。楚國向北打齊國很難,因為有泰沂山脈與齊長城天險,且有西側秦國的軍事壓力在,不宜動用大部隊兩線作戰,所以不可能跟齊國硬碰硬,故而楚國就止步於魯國。

這些都說明了,楚國有滅魯國的必要性與便利性。

齊國在春秋戰國時期很強,屢次稱霸中原,為何不吞併弱小的魯國?

綜上所述,從地理角度來說,魯國對齊國有黃河、濟水、泰沂山脈、沂水等天險可守,南面卻沒有什麼險要可守,導致齊國滅魯國很難,楚國滅魯國很容易;從齊國的戰略考量來看,齊國要實行“尊王攘夷”策略,向北擴張,就必須穩住地位頗高的魯國,避免自己陷入戰略圍毆的境地,轉而與魯國交好,故而魯國受到齊國的威脅很小;而從楚國的戰略考量來看,楚國要防禦西側的強秦,就需要攻滅東側的小國增加自己的實力,且因為勾踐滅吳、越國分裂等事件導致其競爭對手減少,楚國滅魯國的阻力也大大減少。

以上三方面因素導致了弱小的魯國沒有被齊國攻滅,反而是被更南方的楚國滅國。

齊國在春秋戰國時期很強,屢次稱霸中原,為何不吞併弱小的魯國?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東海尋人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