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頗與藺相如,兄弟一生,結局卻是,一人含恨而終,一人客死他鄉

“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

關注我,每天帶給你更多原創歷史故事

,讓我們一起重新回顧,中華五千年豐沛歷史的偉大之處。

英雄惜英雄

英雄惜英雄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

負荊請罪

是一個極其有名的典故。廉頗,趙國一代名將,因不滿靠嘴皮子獲封上卿的藺相如,便處處針對排擠他。

廉頗與藺相如,兄弟一生,結局卻是,一人含恨而終,一人客死他鄉

而藺相如,選擇以德報怨,深明大義說道:

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二人在也。

廉頗聽了,深感慚愧,於是背上荊條,來到藺相如門前請罪,兩人之間,由此結成了深厚的友誼,共同為趙國奉獻自我。

廉頗與藺相如,兄弟一生,結局卻是,一人含恨而終,一人客死他鄉

透過歷史迷霧,我們窺見了英雄豪邁的廉頗,見識了志向高遠的藺相如,但我們不太清楚的是,兩位戰國英士最終的結局走向。

趙惠文王時期,廉頗擔任將軍,開始統兵攻打齊國,打了一個大勝仗,被任命為上卿,並且憑藉自己的勇敢在諸侯各國之間,揚名立萬。

已然,此時的廉頗已經算得上趙國的脊樑,統領的趙軍威震各路諸侯。而藺相如,在這個時期也開始在趙國的政壇崛起。

廉頗與藺相如,兄弟一生,結局卻是,一人含恨而終,一人客死他鄉

有一次,趙惠文王機緣巧合之下,得到了楚國的和氏玉,極其珍貴。秦昭王聽聞後,跟文王說,願意以十五座城換下玉璧。

欲與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

當然的秦國,經過商鞅變法,軍功爵制,已經成為了一等一的強國,趙惠文王陷入了兩難的境地。玉給了秦,秦不給城;玉不給秦,秦將出兵伐趙。

藺相如挺身而出,拿著和氏玉出使秦國,憑著智慧周旋,以理服人,為趙國化解了矛盾危機。出使任務完成,藺相如受封上大夫。

廉頗與藺相如,兄弟一生,結局卻是,一人含恨而終,一人客死他鄉

秦趙兩國,矛盾依然存在,不久後,秦王定下繩池之約,邀趙王與會。

某年某月,秦王與趙王會飲,令趙王鼓瑟。某年某月,秦王為趙王擊缻。

秦王戲弄趙王,藺相如再一次化解危機,挽回趙王的顏面。由此,藺相如被封為上卿。

此時他的職位,高過廉頗。廉頗更是看不起他,認為他沒有才能,憑著能說會道,混上了比自己還高的官職。

得知藺相如胸懷後,廉頗深感羞恥,於是

負荊請罪

,請求藺相如的原諒,兩人冰釋前嫌,結成至死不渝的朋友。

武昭日月,文定天下

兩個好朋友,為了趙國,盡心盡責,社稷也因為有了他們,諸侯多了幾分忌憚,國家相安無事。

趙惠文王死後,趙孝成王繼位。憑持政才能而言,他比不上他的父皇。長平之戰中,中了秦朝反間計,任用趙括替換廉頗,統帥軍隊,被白起重創,國家元氣大傷。成王清楚看到了廉頗的能力,在燕國趁人之危攻打時,重新啟用了他,戰績依舊。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而藺相如,此時已經病重,又因為廉頗被替換,致使長平慘敗之事心中積氣,不久便離開了人世。兩個朋友,只剩下廉頗一個人。

廉頗與藺相如,兄弟一生,結局卻是,一人含恨而終,一人客死他鄉

成王死後,趙悼襄王繼位,他拿下了廉頗兵權,廉頗萬念俱灰,出走至魏國,然而魏王並不信任他,沒有重用。廉頗再次出走,去往楚國,楚國國君終究沒有啟用他。

時運不濟,加上鬱鬱寡歡,廉頗客死他鄉,在楚國留下了自己無盡的遺憾。

何慰平生壯志?

廉頗的一生,征戰四方,馬背上護佑趙國社稷。藺相如的一生,智舌辮群雄,為趙氏江山贏回了無數的體面。他們一生摯友,為趙國在激盪的時代中得以立足窮盡餘力,稱得上一聲真君子,大豪傑。

廉頗與藺相如,兄弟一生,結局卻是,一人含恨而終,一人客死他鄉

趙國的覆滅,秦朝的一統,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戰國雖已不在,但廉頗與藺相如身上的家國情懷歷久彌新,終將激勵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

結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