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稱帝15年,82歲把江山還給李唐後沒了權力,為何無人動她?

沒人敢動退位後的武則天,肯定不是。武則天都已經被逼退位了,而且年邁多病,要殺她很簡單。可是,正因為武則天太老了,而且已經被軟禁,再去冒天下之大不韙殺她,不值得。

武則天稱帝15年,82歲把江山還給李唐後沒了權力,為何無人動她?

武則天晚年在考慮皇位繼承人時,聽從了一代名相狄仁傑的建議,沒有立侄子武三思,還是將親兒子李顯立為了皇太子。可是,皇位繼承的危機並沒有解除,特別是在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專權之後,更是如此。

武則天因為年邁多病,朝政被張易之兄弟把控。

善於見風使舵的武氏一族,迅速向張氏兄弟靠攏。

太子李顯和時為相王的李旦,為了保命,不得不違心地向武則天請求,封張昌宗為王。

李顯的兒子邵王李重潤和妹妹永泰郡主,就因為不滿張氏兄弟專權,私下發了幾句牢騷,就被武則天下旨處以了絞刑。

不止如此,朝中大臣,如果不向張氏兄弟獻媚、邀寵,隨時都會有性命之憂。百官畏懼兩兄弟,是畏之如虎。

武則天稱帝15年,82歲把江山還給李唐後沒了權力,為何無人動她?

如果張昌宗和張易之,被武氏收買,在武則天病重彌留之時,假傳聖旨,擁立武三思登基,是很容易辦到的。

時為宰相的張柬之為了永除後患,聯合崔玄暐、敬暉、桓彥範、袁恕己等人,說服李顯,發動了神龍政變。政變中,他們以謀反之名,誅殺了張易之、張昌宗,並逼宮武則天退位。

武則天不愧為一代女皇,鬥爭經驗豐富。

她看到了李顯,大喝一聲:“乃汝邪?小子既誅,丁還東宮。”

原來是你呀?指李顯。既然張昌宗、張易之已經被殺,你趕快給我回東宮去。

本就懦弱無能的李顯,嚇得是臉色發白,不知所措。

還好桓彥範在,上前語速緩慢而有力地道:“太子安得更歸!昔天皇以愛子託陛下,今年齒已長,久居東宮,天意人心,久思李氏。群臣不忘太宗、天皇之德,故奉太子誅賊臣。願陛下傳位太子,以順天人之望!”

桓彥範話雖說得好聽,可是,如萬顆鋼釘一般,扎的武則天心口疼。

太子是不能回東宮了,您還是順應天意人心,禪位吧。

武則天稱帝15年,82歲把江山還給李唐後沒了權力,為何無人動她?

武則天自然不肯輕易投降,抱著一絲希望,看向了同來的河間郡公李湛,我待你們父子不薄呀,你也跟他們一起!

李湛嚇得戰戰兢兢,躲到了人群后面。

不愧是女皇,戰力十足,瞬間秒殺一個。

武則天又對著崔玄暐道,你是我親自提拔起來的,竟然也在這裡?

什麼是能成大事的人,桓彥範和崔玄暐就是。

崔玄暐毫不畏懼,朗聲回答:“此乃所以報陛下之大德。”

勝者為王,敗者寇,逼你禪位,還要說是為了你好。果然是“惡人”自有“惡人”磨。

這才是巔峰對決,王者之戰!

易中天老師曾說,從小老實的孩子,長大後沒啥出息,絕對是有幾分道理的。老實孩子會這麼幹嘛?能說出這樣的話麼?能取得這樣的成就麼?

幾個歷史人物一對比,優劣立現。

武則天稱帝15年,82歲把江山還給李唐後沒了權力,為何無人動她?

武則天見大勢已去,只得在第二天下旨,由太子李顯代理國政。第三天,正式將帝位傳給了李顯,成為了太上皇。

重新登基的唐中宗李顯,將武則天移往了上陽宮居住。同時,晉封李湛為右羽林大將軍,趙國公,宿衛上陽宮。表面上看是為了讓李湛保護武則天,實則是將武則天給嚴密軟禁了起來。

李顯為了收買李湛,又授予了李湛左散騎常侍的榮譽銜,並轉左領軍衛大將軍之職,專門掌管宮禁宿衛。那意思就是,你給朕看好了,不要讓人隨便打擾太上皇。

政變成功了,李顯登基了,那為什麼不直接殺了武則天呢?應該有幾個原因。

一、需要出師有名。

張柬之等人發動神龍政變,是以張宗昌、張易之謀反為藉口。在殺了張氏兄弟之後,再殺武周皇帝武則天,出師無名,反而會被視為弒君,失去天下民心。

二、李顯復辟,要順應天人之意。

李顯要名正言順的復辟,必須要武則天下詔禪位。否則,就是赤裸裸的篡位,沒法籠絡天下人心。

三、李顯不能背弒母的罵名。

武則天是李顯的親生生母。在古代,父母可以無條件責罰子女,但是,子女不能違逆父母。李顯要坐穩皇帝之位,絕不能背弒母的惡名。

當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了親兄弟,殺了親侄子,都不敢弒父,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大臣們自然是更不敢殺害武則天了。

四、武則天的勢力已經被瓦解。

張宗昌、張易之已死,其黨羽或被殺,或被貶官,都被清算了。

朝臣見武則天已經禪位,也都轉向了李顯。

此時,武則天已無回天之力,沒有太大威脅。

五、武則天年老多病,且被李湛嚴密看管,最好的辦法就是等她慢慢老去。

武則天被遷入上陽宮之後,基本上已經與外界隔離。她能見到外臣的機會,就是李顯每隔十天,率領百官,大張旗鼓的到上陽宮問安。

這實際上不是問安,而是李顯想折騰死武則天。同時,表演母慈子孝給天下人看。

如果真心為武則天好,那就不用帶百官了,經常簡從得去看看武則天,陪武則天聊聊天豈不是更好。可是,這樣子天下人不知道呀。而且,沒法折騰武則天呀。

殺人不見血呀!

武則天自然也不是省油的燈,她退位之後,為了保住武氏血脈,又施了一計,離間李顯和擁立李顯復辟的張柬之等人。

武則天稱帝15年,82歲把江山還給李唐後沒了權力,為何無人動她?

武則天在退位之前,雖然年老,卻還是天天“善自粉飾”,旁邊的人也不覺得她衰老。可是,等搬入了上陽宮之後,她就不再這麼做了,而是蓬頭垢面,顯得形容極其憔悴。

李顯見了大驚。

武則天則趁機說:“我自房陵迎汝來,固以天下授汝矣,而五賊貪功,驚我至此。”

意思就是,天下原本就是要傳給你的,不發動政變也會傳給你,結果卻因張柬之等五人貪功,讓我們母子反目,驚嚇我到如此地步。

有人推測,李顯因此開始忌恨張柬之等五人,留下了武三思等武氏族人。

這種可能有沒有?有,但很小。

李顯再傻,也可以看到張易之、張宗昌專權帶來的危險。他的一個兒子、一個女兒,還有女婿,外孫,都因張氏兄弟而死。他想要順利登基,必須除掉二人。

再加上李顯第一次登基55天就被廢為了廬陵王,被貶黜軟禁了十餘年之久。李顯對武則天的感情,應該非常複雜,其中的溫情,恐怕在恐懼中早已經被擠壓到所剩無幾了。

李顯之所以沒有殺曾經跟他爭太子位的武三思,應該是李顯和武三思是兒女親家的緣故。李顯和韋妃在被貶時生下了女兒安樂公主李裹兒。當時,只有三人相依為命,所以,夫婦兩個非常疼愛李裹兒。李裹兒嫁給了武三思之子武崇訓。愛屋及烏,李顯自然不忍誅殺武三思及其族人。

武則天稱帝15年,82歲把江山還給李唐後沒了權力,為何無人動她?

而張柬之等人也大意了。

有人曾勸張柬之,敬暉斬草除根,殺掉武三思。兩人卻認為大事一定,武氏一族,如砧板上的肉,已經是任人宰割了,沒必要再妄加殺戮。

可是,鬥爭永遠是殘酷的。最終,因為張柬之、敬暉的一念之仁,導致了神龍政變的五位主要領導者(因為後來皆受封郡王,又被稱為“五王”)和多名參與者,遭到武三思的構陷,落了一個粉身碎骨。

甚至,李顯的太子李重俊,為了保命,也被迫起兵。在誅殺了武三思後,最終,落了一個兵敗身死的結局,也沒能逃脫武三思帶來的厄運。

真是讓人看不懂的歷史和人性呀。

而武三思在武則天死後,還能夠顛倒乾坤,也證明了,只要人還活著,永不放棄,那就還有機會。

只是可惜,武則天再也沒有機會了。雖然李顯、張柬之等人沒有殺她,卻也逃不過大自然的規律,最終,還是壽終正寢了。只留下了矗立在乾陵的一座無字碑,讓世人猜了上千年的謎。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