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和諧,功蓋日月:蜀國的庲降都督們

蜀國地處東南,腹地民情複雜,夷漢雜居,因此,民族問題一直都被蜀國曆代統治者所重視。特別是皇帝劉備,由於皇帝劉備出身貧苦農民家庭,在署理左將軍府事諸葛亮的見一下,劉備對於南中人民的生活格外關注,其在為期間,為了更好的管理後方,設立了庲降都督。

庲降都督顧名思義,取來降之意。這也是劉備勉勵歷任都督,要“攻心為上”,用平緩的手段和高明的政治策略,來穩定後方,增加人民福祉,為將來北伐,打造堅實的根據地。轄有建寧、牂牁、越嶲、永昌、興古、雲南、朱提共七郡,眾多的少數民族和漢人雜居,要想管理妥當,實屬不易。

民族和諧,功蓋日月:蜀國的庲降都督們

庲降都督一共有六位,除了張翼之外,其餘均很好的踐行了劉備這一庲降的本意。

首任庲降都督是鄧方。鄧方,字孔山,南郡(今湖北荊州)人。“以荊州從事隨先主入蜀,蜀既定,為犍為屬國都尉,為朱提太守,選為安遠將軍,庲降都督,住南昌縣(今雲南鎮雄)。章武二年卒於任。史評其“安遠強志,允休允烈,輕財果壯,當難不惑,以少御多,殊方保業”,“夷漢敬其威信”。鄧方作戰驍勇,處事果決,入蜀時立有戰功,深受劉備的信任和影響,處事也很有劉備的風範,重義輕財,深受夷漢人民的擁戴。

第二任庲降都督是李恢,李恢是蜀漢的重臣,也是益州派實力的核心,文武全才,對劉備忠心耿耿。劉備本來想試探他,讓他推舉一人接替鄧方,李恢心領神會,主動自薦,走馬上任。李恢是南中本地人,有很好的人緣,政務開展的有條不紊。後來,由於吳國的鼓動,南中發生叛亂,諸葛亮親自帶兵平叛,李恢和未來的另一位庲降都督馬忠也出兵跟隨,順利平定了叛亂。在戰爭中,李恢曾經被叛軍圍困,和諸葛亮主力也斷絕了聯絡,是李恢以詐降之計謊稱和叛軍一個叛亂,打了個叛軍措手不及,才讓局勢轉危為安。

諸葛亮正規軍撤回成都以後,李恢一方面抓緊時間,恢復生產,另一方面,發兵繼續剿滅那些別有用心的少數民族軍頭,經過李恢的努力,漢中的耕牛、戰馬、金銀、皮革源源不斷被運往漢中,南中終於成為了劉備諸葛亮心中的那種北伐的根據地和基石,其版圖也擴大到印度。

民族和諧,功蓋日月:蜀國的庲降都督們

李恢在第四次北伐期間病逝。猛將張翼成為繼任。張翼作戰勇猛,風格和祖先張良完全不同,但是張翼君子之風外露,做事遵循調理,不太會變通,因此和地方軍頭關係不是很好,最終在233年,逼反了少數民族首領劉胄。成都方面對這次叛亂非常重視,一方面命令張翼處置叛亂,另一方面排出最有能力的益州籍將領接替馬忠作為庲降都督。

在接到讓自己離開的命令時,張翼的平叛工作已經展開,他對屬下說:是因為我工作不好,才讓地方叛亂,現在,命令來了,但是馬忠人沒來,我要繼續開展工作。率領部隊猛攻,等到馬忠來的時候,由於張翼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平叛很順利完成。馬忠對於張翼這種公心非常讚歎,上報之後,諸葛亮也非常讚揚張翼,還給張翼升了官。

馬忠是蜀漢歷史上最有名的庲降都督,在南中享譽盛名,僅亞於諸葛亮。由於出身益州,馬忠並未得到劉備的重用,夷陵之戰中,劉備因為防務問題,見到了馬忠,一番談話,讓劉備大為讚賞,稱馬忠是可以和黃權比肩的人。諸葛亮執政後,由於劉備的緣故,讓馬忠擔任自己的衛隊長,對他仔細的觀察教育,最終也確定了馬忠是個人才。

南中叛亂後,諸葛亮讓馬忠接替張翼,馬忠積極奉行攻心為上的戰略,很快緩和了地方上的矛盾。命,擊殺劉胄,平定叛亂。蜀漢朝廷加封馬忠為監軍奮威將軍,並封為博陽亭侯。討平劉胄後不久,牂牁郡、興古郡的獠人又起兵作亂,馬忠令張嶷前往討伐,招降其眾兩千餘人,送往漢中用以充實蜀漢的北伐軍隊。

當初在章武三年,建寧郡叛夷殺害太守正昂,並且綁架新任太守張裔送到吳國,所以之後庲降都督一直駐紮在牂牁郡的平夷縣。馬忠成為庲降都督後,將治所遷到了建寧郡味縣,處於漢族和夷族之間,加強對夷人的管理。

越巂郡自從建興三年諸葛亮討平高定叛亂之後,叟夷部落數次作亂,先後殺死太守龔祿、焦璜,從此以後越巂太守都不敢去郡裡上任,只敢駐紮離越巂郡郡治邛都八百里的安上縣,故越巂郡徒有其名。 馬忠在越巂太守張嶷的輔助下,恩威並濟,剿平亂夷,遷回郡治,修繕城郭,控制鹽鐵資源,並重新貫通越巂郡到成都的道路,恢復亭驛通訊,使越巂郡重現舊時的秩序。因此功勞馬忠被加封為安南將軍,並進封彭鄉侯。正因為有了這條道路,後來的統治者對於南中的管理大大改善,馬忠此舉,可謂彪炳中華。馬忠死後,得到了廣大人民的一致愛戴,很多百姓都自發憑弔,痛哭流涕。少數民族的人們,甚至還設立廟宇祭祀他。

民族和諧,功蓋日月:蜀國的庲降都督們

接替馬忠的是張松的兒子張表,張表是開國烈士之後,很有大家風範,不卑不亢,儀表堂堂,處事也是中規中矩。他也是蜀地數一數二的名士。

接替張表的是未來的蜀國大將軍閻宇,後來他升職離開,霍弋則一直鎮守南中,知道蜀漢滅國。

蜀漢國小,為了實踐全國家為了華夏換新顏的理想宏遠,蜀漢必須有一個穩固的後方,因此,為了這個理想,諸葛亮和馬忠等人,不斷的嘗試,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這些方法緩和了民族間的矛盾,求同存異,也是第一次用一個“天下”的概念將各族人民透過文化理念團結在一起,開創了“民族大團結”的先河。

民族和諧,功蓋日月:蜀國的庲降都督們

北伐作為餘音繞樑的絕響,作為一個偉大的理想,將不同民族的人民團結在一起,而這種傳統,則作為寶貴的民族財富,永遠留在了各族人民的心中。

中華大團結,萬歲!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