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E SOME丨廣告人的“七年之癢”~

SEE SOME丨廣告人的“七年之癢”~

[很關注最近發生的幾件事]

①一個乙方:

運營七年“杜蕾斯”後,老乙方【環時互動】主動提出了分手。

當把那些無數媒體人燙破皮的熱點轉變成標杆動作後,熱點失去意義,品牌沒了存在感。

如環時的老闆老金所說“環時互動是這個社交網路傳播時代的產物,我們希冀更好更長久地創作並生存著,就要勇敢開創另外一個新的時代。”所有癢過之後的人都應該學會尋求改變。

SEE SOME丨廣告人的“七年之癢”~

②一家自媒體:

咪蒙涼了!

咪蒙做公眾號七年了,從高知分子背景到百人年收益億元再到全網封殺登出,也終於明白在微信互動運營基本調性-“不打擾”的前期下,自媒體的偽命題本質暴露出來了。

誰還敢在自媒體中和使用者的價值觀對抗就是在自尋死路,那些成就你的,很大可能也是在毀掉你。

自媒體的試錯成本在逐漸提高,一旦踏入這行就會變得很雞賊,因為你總會想怎麼樣調動更多人的情緒

。自媒體是真的很自私的。

2019年2月21日,記住這一天,至少它是新媒體領域極其重要的一天。

SEE SOME丨廣告人的“七年之癢”~

③一種平臺:

微博十年,微信八年,雙微五年,除此各大社交平臺都希望品牌官方來開設賬號,包括知乎,豆瓣,B站等等。品牌在雙微一抖的日常運營傳播,有多大價值呢?月初品牌策略人楊不壞的一篇《停更雙微一抖》的確是引發了一波業內討論熱潮,停掉日常更新,讓2000萬新媒體人慌得一比。

討論的核心依舊是品牌戲份一旦超越了品牌角色本身,那所有的日常維護不是在積累,而是在消耗。

雙微一抖不是流量池,而是發聲地。

SEE SOME丨廣告人的“七年之癢”~

官方發聲就要言之有物,品牌傳播要去日常化,而日常運營的代理商需要轉型,為甲方做社交化媒體傳播。雙微只是一個品牌資訊披露與受眾互動的渠道,

更多的為甲方的品牌做即時互動、即時提供有效有用的內容。

SEE SOME丨廣告人的“七年之癢”~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