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博展出明清皇帝龍袍圖

國博展出明清皇帝龍袍圖

國博展出明清皇帝龍袍圖

國博展出明清皇帝龍袍圖

國博展出明清皇帝龍袍圖

國博展出明清皇帝龍袍圖

國博展出明清皇帝龍袍圖

國博展出明清皇帝龍袍圖

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參觀過程中,在兩個展廳裡同時看到了“十二章紋”。分別是北18展廳舉辦的“中國古代服飾文化展”和北4展廳的“金玉滿堂—瀋陽故宮典藏清代宮廷珍品”展。

“中國古代服飾文化展”中,“ 章紋”出現在“明代服飾”部分,展出了一張明世宗身著十二章紋“袞服”的坐像和明代《三才圖會》中的十二章紋;而“金玉滿堂”展從名字就知道是介紹清代的,展示的一件皇帝龍袍上的“十二章紋”。雖然年代不同,圖式也有差別,但展示的都是皇帝的龍袍,解說的文字內容也相當。

其實,“十二章紋”服飾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舜帝時期,傳至後世。到了周代,周公旦制定《周禮》,規定日、月、星辰三章畫於旗幟,衣服上只保留了九章紋,以龍用首章而稱為“龍袞”。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廢除了章紋制度,祭祀禮服一律為純黑,稱為“袀玄”。

到了東漢明帝永平年間,才又重新制定冕服制度,確定天子冕服上的服章為十二種,統稱為“十二章”,通常指的是日、月、星辰、山、龍、華蟲、火、宗彝、藻、粉米、黼和黻。此後,歷代帝王一直沿用,袁世凱復闢帝制時冕服上也有這“十二章紋”,就連民國時北洋政府的國徽也是依照“十二章紋”設計的。

十二章紋的符號及意義究竟是什麼呢?從兩個展廳展出的圖案來看,主題元素是一致的,只是個別細節略有不同。

日、月、星辰都是令先民敬畏的自然崇拜之物,用在冕服上取它們代表光明的意思。日通常是鳥形紋,來源於日中有三足金烏鳥的傳說;而月形中則常繪有兔子、蟾蜍或桂樹,來源於嫦娥奔月的傳說;星則用幾個小圓圈表示,各星星之間以線相連,組成一個星宿。

山就是群山,表示古人對山的崇拜,也可能是表示五嶽;龍是神話傳說中的動物,起源於原始社會的圖騰崇拜;華蟲是有五彩羽毛的鳥,表示有文采的意思;火紋樣多為火焰形,也是人類最初崇拜的象徵。宗彝是長尾猴和虎的紋樣,是先秦時祭祀所用盛酒器的代表;藻就是水草,和華蟲一樣,也是取其有文采;粉米就是碎米,描繪成眾多米粒堆積在一起;黼就是一把用黑白線紋表現的斧,象徵著權力和決斷力;黻是青黑相間的“亞”形圖案,既是指蔽膝,也指綬帶。

為什麼天子的服章要用十二種呢?這還要從中國古代人法天思想的數字化觀念說起。

“十二”並不是一個自然數,而是一個被概念化的數字,被稱為“天之大數”。《左傳·哀公七年》記:“周之王也,制禮,上物不過十二,以為天之大數也。”

這個“天之大數”與古人對自然的認識密切相關。在古代的天文學中,一歲之中,日、月十二次交會於東方,於是一年被分為十二個月;而歲星,也就是木星每十二年移動一周天,於是十二年又被定為一週期。再加上十二生肖、一天十二時辰、人體有十二屬,以及與十二相關的“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孫悟空七十二般變化”等等,它存在於曆法,浸潤於民間,成為了中華文化根深蒂固的成數。

古代君王都宣稱自己是上天的兒子,君權天授,自然不能少了這個“天之大數”。在天子的服飾制度中,除了袞服上的十二章紋外,袞冕上也有十二旒,每一條旒上還穿十二顆五彩玉珠等。都充分反應了古代人相信君命天授,順應天命才具有合法合理性的人法天思想。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