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改革後,宋朝又迎來了,第二波改革高潮

范仲淹的改革後,宋朝又迎來了,第二波改革高潮

大家好,我是百家作者,今天要給大家講的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范仲淹的改革後,宋朝又迎來了,第二波改革高潮!這一次的主角換成了宋神宗和王安石。說到王安石這個人,他一生的身份頗多,如果在宋朝就有了名片一說的話,相信他的字首一定很長,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光是這幾個名頭,就已經是一種身份的象徵,更是歷史對這位名人的一種認可。可是說到這些名頭之中,王安石個人更看重哪一個,相信非“改革家”莫屬,畢竟改革之路,是王安石一生的追求。1042年,也就是慶曆二年,王安石考取了功名,中了進士。

范仲淹的改革後,宋朝又迎來了,第二波改革高潮

最初,他僅僅是一個小小的地方官員,雖然沒有什麼太大的權勢,可是卻比那些京官更加了解百姓疾苦,瞭解大宋政府的缺陷。只是這一待就待了18個年頭,王安石也從一個20出頭的青年變成了一個成熟穩重的中年男子。這時候的王安石內心中早就有了一個非常大的計劃,那就是變法,推行新政,以改變宋朝現在的模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為了變法,王安石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找一個真正能夠決定大宋命運的人,他就是宋仁宗。想這泱泱大國,真正能夠決定所有人命運的,自然就是當朝皇帝。

范仲淹的改革後,宋朝又迎來了,第二波改革高潮

可王安石怎麼能讓宋仁宗相信他呢?這是一個問題。 古人有云,文死諫,武死戰。王安石選擇最簡單、直接的方式來打動宋仁宗,那就是上萬言書。在古代,上萬言書是文官進諫的方式之一,蘇軾曾經就做過這樣的事。這種方式直接、簡單,但是不能保證後果,所以上萬言書之前,必須要有足夠的膽量和非凡的文采。正巧,王安石兩者兼備。王安石的萬言書,非常犀利地指出了宋朝現如今的處境和危機:最首當其衝的莫過於外族的入侵,這對於一個軍事防衛能力相對較弱的國家來說,是致命的打擊,也是隱藏的炸彈。

范仲淹的改革後,宋朝又迎來了,第二波改革高潮

為了應對這樣的危機,朝廷應該從自身找出弱點,這才是根本,所以變法勢在必行。如何變、怎麼變,王安石也寫得非常明白:朝廷在官員的選拔上存在著很大的問題,所以在選拔和培養官員的時候,一定要用適當的辦法,定向培養,這才是既省時又省力的方法;大宋現如今國庫緊缺,財政赤字嚴重,如若沒有好理財方式,這個國家最終也會因為虛耗而亡…… 除了這些,王安石在萬言書上寫得最多的,就是如何來解決貪官汙吏的方法。在每一朝每一代都會遇到這樣的事情,那就是“官官相護、狼狽為奸”,宋朝也不例外,甚至比一些朝代更為嚴重。

范仲淹的改革後,宋朝又迎來了,第二波改革高潮

這個問題不僅能夠影響朝廷內部的和諧,同時還會引起民間的怨聲連連,若這樣的情況再不發生改變,大宋王朝命不久矣。這封萬言書,仁宗皇帝看了,也瞭解到王安石所說,並非是危言聳聽,可是他已經是一個已到暮年的老者了,對於如何來開闢一個新的局面,早已不再熱衷了。他想得更多的是,如何能夠在晚年期間,保住自己曾經的功績。為了得到仁宗皇帝的支援,王安石甚至提到了曾經的范仲淹。想當年,范仲淹想要實行變法,宋仁宗給予了最大限度的支援,所以在他看來,想要得到宋仁宗的支援,只要讓他看到自己的才華橫溢即可。然而,他千算萬算,卻沒有明白一個皇帝在晚年時最想要的並非是什麼政績,而是真正的安穩。

范仲淹的改革後,宋朝又迎來了,第二波改革高潮

看到宋仁宗沒有任何的反饋,王安石就已經猜到了這次的萬言書現在、今後都不可能得到皇帝的任何反應了。不過,他並沒有灰心。和很多文人不同,王安石的心理素質非常好,一個少年得志的人,最忌諱的就是年輕氣盛、心浮氣躁。然而他卻在世人的稱頌之中看清了自己最迫切需要的東西,那就是“將改革進行到底”。這樣強大的信念,不僅讓他在地方積累了18年的經驗,更讓他在打擊面前不退縮、不氣餒。

范仲淹的改革後,宋朝又迎來了,第二波改革高潮

既然宋仁宗不能給他回饋,那麼他就做條潛龍,等待著復甦的時機。在當朝者之中,也有很多人都冷嘲熱諷,說王安石的萬言書中所言都是紙上談兵,根本就經不起現實的考驗。其實這些因素都在王安石的考慮範圍之內。在他還沒有進京之前,他做的是地方官員,地方官員有一定的權力,他恰好就利用了這點權力,讓他管轄的地方提前實行改革策略。好了小編今天就給大家講到這了,看完這篇文章後大家有什麼感想呢?敬請留言!

范仲淹的改革後,宋朝又迎來了,第二波改革高潮

圖片來源與網路,文章系作者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