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筠反宋——宋王朝誕生以來的首個危機

公元959年,被稱為“五代第一明君”的後周世宗柴榮駕崩,蒸蒸日上的後周王朝由他的兒子——年僅七歲的周恭帝柴宗訓繼承,同時由二十多歲的符皇后監國。然而,在這主少國疑,強敵環伺的環境下,柴家能否守得住這中原江山呢?

答案是當然守不住。

僅僅在一年之後,具體時間是公元960年2月3日(正月初四),時任後周禁軍總司令的趙匡胤在率軍北上抵禦遼漢聯軍時,在陳橋驛被手下的軍士“劫持”,黃袍加身,“被迫”當上了皇帝。史稱“陳橋兵變”。

李筠反宋——宋王朝誕生以來的首個危機

這場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軍事譁變,使趙匡胤在短短四天之內就推翻了後周政權,建立了一個多災多難,卻繁華頑強的新王朝——宋。即使史書上遮遮掩掩,但後世之人幾乎都可以看出,趙匡胤絕對是這場譁變的幕後操縱者。而事實上,趙匡胤也確實是當時最有能力取代柴家的人。

作為一個典型的武將,趙匡胤在周世宗時期便已立下赫赫戰功,在軍中頗有威望。北御契丹,南伐後唐,每一場激烈的戰事中,都可見趙匡胤的身影。就如《水滸傳》中所說:“一條杆棒等身齊,打下四百座軍州都姓趙!”可見趙匡胤的勇武善戰。同時,趙匡胤也極善謀略,他身邊有號稱“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趙普等人輔佐,早已在軍隊和京城之中佈置妥當,因此,這場“改朝換代”才進行的如此順利。

然而,就在大宋朝剛剛建立,百業待興之際,一個不好的訊息傳來——後周昭義軍節度使、檢校太尉李筠,聯合北漢,起兵攻宋。

李筠之亂,對於趙匡胤和剛剛誕生的宋朝來說,都是一個嚴峻的考驗。那麼 李筠是何許人也?他又為何要反抗趙匡胤呢?

□李筠何許人?

李筠其實和趙匡胤一樣,是後周的大將,甚至名頭上還不輸於太祖皇帝,和符彥卿一同作為後周抵禦北方契丹和北漢的“萬里長城”。

李筠原名李榮,為避世宗名諱而改名為李筠。他自幼擅長騎射,勇力非常,能開百斤的強弓,且箭無虛發。

李筠少年從軍,先拜於後唐秦王李從榮麾下,之後李從榮背叛,他射殺數十人,棄馬遁去,之後又投身後唐。在契丹人南下滅亡後晉之時,李筠積極聯合軍力,擊敗契丹留守將領耶律解裡的部隊,收復了鎮州(今河北正定縣)。

李筠真正聞名於天下,是在跟著郭威打天下之時開始的。在奉命征討後漢的戰事中,郭威派遣李筠和郭崇威協同作戰,在留子陂大敗敵軍,建立功勳。在郭威建立後周之後,拜李筠為昭義軍節度使,抵禦遼和北漢。一直到周世宗時期,李筠都十分勝任這個職位,他多次挫敗敵人的入侵,甚至攻克了北漢的一些領土,俘獲甚多,官職也在不斷提升,成為一名封疆大吏。

可以說,李筠有能力、有資歷,同時,也很有脾氣。除了對自己有知遇之恩的老上司郭威,他對以郭威義子身份登基的柴榮都不是很服氣,更何況是“謀權篡位”的趙匡胤呢。

李筠反宋——宋王朝誕生以來的首個危機

李筠掌管著北方五州軍務,是抵禦遼、北漢的堅固屏障,同時也是一股強大的、必須控制的地方軍事力量。因此,趙匡胤登基後,立刻遣使去安撫李筠,並加封其為中書令,以示重用和拉攏。

那麼,李筠面對趙匡胤的示好,是如何回答的呢——他用行動回答了,並且這個回答趙匡胤絕對不會滿意。

當趙匡胤的使者來到李筠所在的潞州之時,後者本來直接想拒絕,但在身邊各位謀臣的勸說之下,才勉強設宴招待。然而在酒宴之上,李筠直接取出郭威的畫像掛在牆上,並放聲大哭。這一幕,讓趙匡胤派來的使者尷尬不已,而李筠的謀士們也嚇出一身冷汗,他們知道,李筠是鐵了心要和趙匡胤對著幹。最後,謀士們只得以李筠醉酒胡言搪塞過去,這場酒席不歡而散。

雖然心裡對趙匡胤有一百個不順眼,但李筠知道單憑自己是沒辦法和宋朝抗衡的,於是他表面上臣服於宋,派自己的兒子李守節去當皇城使,實際上是讓李守節去打探趙匡胤的虛實。趙匡胤識破了李筠的計劃,敲打了李守節一番,讓他勸勸自己的老爹,儘早認清局勢。

李守節回去之後,如實告訴自己的父親,但李筠卻不以為然。在李筠心中,他的效忠物件永遠只有周,而不是宋。

既然如此,那矛盾就只能上戰場上解決了。

李筠此時敢和趙匡胤兵戎相見,是因為他已經做好了準備。在數日之前,他已經聯絡到了兩個盟友——北漢皇帝劉鈞,以及郭威的親外甥、時任淮南軍節度史的李重進。

有了援軍,李筠便自認為做足了準備,他決定先發制人。在同年四月,李筠發告天下,指責趙匡胤的各項罪行,並派遣軍隊襲擊澤州,將其一舉攻下,殺死了刺史張福。

李筠坐擁“潞州”,此地位於位於太行山之上,可謂“居天下之肩脊,當河朔之咽喉”,是歷來兵家必爭之地,而澤州位於潞州之西,只要李筠的軍隊穿過此地,便可佔據黃河上游,一舉切斷宋都汴梁的漕運之路。

然而,面對唾手可得的取勝之機,李筠駐軍不前。原來他剛剛得到訊息,北漢劉鈞已經帶兵從太原出發,於是他決定先和劉鈞回合,在圖進攻。

然而,就是在這十餘天內,戰局被徹底扭轉。

趙匡胤收到了李筠起兵的訊息,立刻做出了反應。他迅速派出了自己手下的得力干將石守信和慕容延釗作為先鋒,日夜奔襲,前往太行。而他自己則御駕親征,帶領主力緊隨其後。

另一半,劉鈞帶領著北漢軍隊也抵達了。李筠親自前去迎接,然而看到劉鈞的軍隊,他頓時傻眼了。

只見北漢軍隊不足萬人,且人馬瘦弱,士氣萎靡,根本上不得檯面。李筠見此,心中十分後悔與北漢結盟。然而此時,劉鈞卻要求李筠以臣子之禮參見,且要封他為西平王,受北漢節制。

李筠真是哭笑不得,他本為光復後周政權而起事,作為後周的忠臣,他怎麼會願意臣服於世仇北漢?再說北漢軍隊如此寒酸,早知道誰還敢跟他們結盟?

於是雙方又拉扯數日,最後,劉鈞讓步,他留下數千老弱兵力,以及一個指手畫腳的監軍給李筠,自己拂袖而歸。

就在李筠和北漢胡扯羊皮的這幾日,趙匡胤的軍隊已經翻過太行山,只撲澤州而來。

李筠反宋——宋王朝誕生以來的首個危機

石守信和慕容延釗分兵兩路,夾擊李筠。在澤州高平(今山西晉城市高平),慕容延釗首戰獲勝,擊敗李筠的先頭部隊,斬獲數千。緊接著,趙匡胤的大軍和石守信會和,在澤州城以南大敗李筠的三萬主力,迫使李筠退守澤州。

趙匡胤親自督戰,圍攻澤州,猛攻數日。眼看著城池將破,李筠苦苦等待李重進的援軍而不見,最終自焚而亡。

其實,李筠做夢都想不到,他永遠都不會等到李重進的援軍了,因為李重進壓根就沒有出兵。

原來,李重進曾派手下一個名叫翟守珣的幕僚去找劉鈞商議起兵事宜,但後者覺得二李起兵也無法抗衡趙匡胤,索性將主子給賣了,一溜煙去給趙匡胤報信去了。趙匡胤讓翟守珣設法穩住李重進,待他收拾了李筠,在騰出手來對付李重進。

翟守珣回去之後,極言李筠不足謀事,讓李重進按兵不動。李重進也犯了猶豫,沒有出兵,坐看李筠亡於澤州城。

當趙匡胤攻下澤州之後,乘勝圍攻李筠老巢潞州,駐守潞州的李筠之子李守貞只得開城投降。

看到久經沙場的李筠這麼快就被趙匡胤收拾,南邊的李重進倉促起兵反宋,最終因勢單力薄,落得和李筠一樣的下場,自焚而亡。

李筠反宋,這場在大宋王朝新生時期爆發的危機被迅速平定下去。鑑於地方軍鎮的力量難以控制,趙匡胤推行了“更戍法”,中央禁軍到地方輪流駐守,地方將領也定時更換,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和統治。

感謝閱讀,撰稿不易,請關注我每日獲取更多有趣的歷史知識!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