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鵲橋仙》,七夕佳節,不學牛郎織女,只願羽化登仙隱於世

“緱山仙子,高畫質雲渺,不學痴牛騃女。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慾去。

客槎曾犯,銀河波浪,尚帶天風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蘇軾《鵲橋仙》

蘇軾《鵲橋仙》,七夕佳節,不學牛郎織女,只願羽化登仙隱於世

這是宋朝著名的詞人蘇軾所作的一首關於七夕與離別的詞,作為豪放派的代表詞人,詞人文風豪邁不羈,曠達高遠,渾厚之中透著通透之意,意境開闊高深,縹緲脫俗。而這也與詞人的性情相關,蘇軾性情超凡脫俗,豪放不羈,心胸豁達曠遠,飄逸不俗。而在該詩之中,雖然在言七夕,在言牛郎織女的痴情與愛情,在言自己與好友陳令舉的歡聚與離別,方才還在對坐飲酒開懷暢飲,此刻就要從相聚的歡樂轉為離別的不捨,難免令人生出離愁別緒。

蘇軾《鵲橋仙》,七夕佳節,不學牛郎織女,只願羽化登仙隱於世

只是詞人性情曠達豁朗,不拘小節,在該詞當中雖言牛郎織女的美好傳說,並不拘束於詠歎善男信女的小情小愛,而是以飄逸開闊的比較取代纏綿悱惻的愛情之調,撇去了小情小愛,轉而引用典故,抒發了詞人想要遺世獨立、飄然世外的心志,同時對於惜別,詞人也並未低落,而是構造出高遠開闊的意境,以豁朗的心胸對待離別,人生在世,相聚本就是緣分,能夠一醉方休在冥冥之中也是因為前世的緣分,酒醒人散,風雨已停,人飄飄然不知前往何方。世事皆是如此,人世聚散也如浮萍,相逢便是緣分。

蘇軾《鵲橋仙》,七夕佳節,不學牛郎織女,只願羽化登仙隱於世

這也是首贈別詩,詞人與好友陳令舉相逢之後,舉杯共飲,開懷暢飲的時間總是太短,離別的時刻總是匆匆,詞人的心胸是開闊的,為人豁達,任情脫略,雖然對友人懷有不捨的心緒,但是也能知曉相逢是緣,離別也是緣,不可強求,心境也隨之開闊起來,風姿不俗。而友人依舊沉湎離恨之中,詞人遂此詞贈與友人,既有對友人的慰藉之情,也抒發了自己對友人的依依不捨之情,更透過引用典故,抒發出自己想要遺世獨立、飄然世外的心志,與“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蘇軾《鵲橋仙》,七夕佳節,不學牛郎織女,只願羽化登仙隱於世

首先先看

“緱山仙子,高畫質雲渺,不學痴牛騃女”

,這三句中,詞人運用了典故的手法,“緱山仙子”指的是成仙的王子喬,“仙子”一詞高度稱讚了王子喬的飄逸與超脫凡俗,更蘊有一層歆慕之意。緱山仙子羽化登仙,為人心性純淨,高遠致清,不同於凡俗中人,其縹緲身姿與清遠的心志至今仍令人歎服不已。

蘇軾《鵲橋仙》,七夕佳節,不學牛郎織女,只願羽化登仙隱於世

“痴牛騃女”指的是牛郎織女,牛郎織女與王子喬是相反的,王子喬一心成仙,早已忘卻俗世情愛,心思澄明,身姿飄逸,而牛郎星與織女星本已位列仙班,成了仙人,但是他們依舊沒有放下紅塵情愛,每年到了七夕這一天,依舊要藉助鵲橋,在金風玉露的時候,鵲橋相會表達相思之情,離別時刻依依不捨,不忍離別。此處,詞人借用這兩個形成鮮明對比的典故,主要是為了慰藉友人。詞人與友人飲酒,轉眼已至別離,友人生出無限離愁別緒,詞人為了寬慰友人的心緒,託借典故,表達出人不應拘束於離別的愁緒中的態度。同時也體現出了詞人豁達的心胸和對王子喬的歆慕。

蘇軾《鵲橋仙》,七夕佳節,不學牛郎織女,只願羽化登仙隱於世

“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慾去”

承接上句,高畫質雲渺的緱山仙子王子喬當初吹奏竹簫,作出鳳凰啼鳴之聲,皎潔的月光披灑而下,月明人靜中,簫聲悅耳,夾雜著鳳凰啼鳴的聲音,而王子喬擺一擺手,告別了這俗世人間,羽化成仙,身姿飄逸。這兩句是虛寫,描繪了王子喬羽化登仙時的畫面,高度讚歎了王子喬的超凡脫俗、仙心浩渺與飄逸不俗的風姿,表達了詞人的傾慕之情,同時也從側面抒發了詞人自己的心志,想要如王子喬一般,得以隱然世外羽化成仙。

蘇軾《鵲橋仙》,七夕佳節,不學牛郎織女,只願羽化登仙隱於世

“客槎曾犯,銀河波浪,尚帶天風海雨”

中,詞人再一次引用了典故,當初傳說晉人成仙,而在詞人曠達飄逸的筆調和豐富綿邈的想象力下,這一幕被完美還原了出來。聽說舟行黃河之上,乘風破浪能夠一路行駛到銀河之上,舟行水上,夾帶漫天風雨。這兩句中,意境驟然高闊起來,舟行黃河,漫天風雨逼人之勢,足可見詞人曠達的胸襟和不凡的性情。

蘇軾《鵲橋仙》,七夕佳節,不學牛郎織女,只願羽化登仙隱於世

“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

作為結語,意境同樣開闊不已,在主題上也有所昇華,如今詞人與好友相逢開懷暢飲,這本來就是一種前緣,而人世中,相逢聚散本如浮萍,相聚之後是離散,各自漂泊四方,正如“天下無不散筵席”一語,這裡詞人是在寬慰友人,聊解友人心中的離別愁緒。當漫天的風雨散去的時候,小舟行於水上,舟上行人飄然之間也不知道到了何方?這兩句中乃是虛寫,實是寫意之詞,與詞人所作的“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殊途同歸,並非實寫。而是透過構築高遠縹緲的意境,抒發自己想要隱然世外的心志和對人世離合的態度,這亦是詞人的詩詞特徵。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