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慣淺顯童謠,北島為兒子編纂詩集,如何鼓勵孩子讀詩?

曾經,在一本《孩子們的詩》中,我們讀到過許多充滿靈氣的詩句,它們均出自一群兒童和少年之手。

“燈把黑夜/燙了一個洞”(姜二嫚)

“要是笑過了頭/你就會飛到天上去/要想回到地面/你必須做一件傷心事”(朵朵)

“你問我出生前在做什麼/我答 我在天上挑媽媽”(朱爾)

……

作者:曾子芊

看不慣淺顯童謠,北島為兒子編纂詩集,如何鼓勵孩子讀詩?

童語裡,常常包含著最單純的詩心;而詩歌對提升、淨化人的靈魂的作用不言而喻。為了守護純淨的心靈,為了引領孩子的想象往更高處飛去,許多詩人和學者都曾自發地接下“重任”,投入為孩子們編選詩歌集的工作中。

這些詩集各具特色,但目的是一致的:希望孩子們能在詩歌的語言中種下想象的種子,希望他們能逐漸體會到別人的痛苦和幸福,希望他們收穫最純淨新鮮的漢語之美。

參與編選新版《未名詩歌分級讀本》的詩人、學者冷霜曾說,為孩子們挑選詩歌的過程就像從詩歌的海洋裡挑選出幾十枚彩貝。他為此“想了又想,選了又選,放下這個又拿起那個”……這番糾結的心情,相信每一個為孩子編詩的編者都有所體會。

童詩不等於淺顯的童謠

看不慣淺顯童謠,北島為兒子編纂詩集,如何鼓勵孩子讀詩?

詩人北島為孩子們編選《給孩子的詩》是因為兒子兜兜上小學時發生的一件事。當時,剛上一年級的兜兜準備參加學校的朗誦節比賽,從學校裡帶回了一首詩《假如我是粉筆》。這首頌揚粉筆願意“粉身碎骨”和“犧牲精神”的小詩令北島大吃一驚,簡直“把鼻子氣歪了”。因不忍再看到此類詩歌傷害孩子們的想象空間,他從這一日起下定決心,用了兩三年的工夫,編選出了《給孩子的詩》。其中有外國詩,也有漢語新詩,一共101首,作為他送給兜兜和孩子們的禮物。

許多編者都提到過為孩子們選詩之難,因為它不但要適合兒童閱讀,首先還得是一首傑出的好詩——在這一點上,他們幾乎達成了共識。濫竽充數的劣詩會傷害孩子們的想象力,過於淺顯的童謠則低估了孩子的理解能力。

因一次與北島一起為留守兒童讀童詩的活動,詩人藍藍堅定了編選《給孩子的100堂詩歌課》的心,她決定要為孩子們寫下一些童詩的導讀。“忽然覺得,能為孩子們做一點事情、能夠身體力行真的跟只是口頭上說說很不一樣。這個世界上,也許就會有一個孩子因為你而改變命運。”

從開始準備編選到寫出全部稿件,藍藍也用了整整三年。“其中最難的工作就是要在浩瀚書海中選出適合兒童閱讀又要有高超詩藝的經典作品。”為此,她購買了大批圖書,還到圖書館裡查閱了無數童詩集,從中遴選出100首童詩,並逐一認真做了評析。

藍藍認為,長期以來中國對兒童的詩歌教育存在一些問題。一是低估了孩子們對事物的感受能力。總認為一些很“大”的東西,比方說公平和自由,孩子們不懂。“其實他們是懂的,只需要透過積極的引導,他們都能夠理解。如果把童詩等同於很淺顯的童謠,那就是低估了孩子的理解力和感受能力。”二是教材裡選的詩還遠遠滯後於當下的詩歌創作。“我寫了很多年的詩,我知道國內的哪些詩人是最前沿的,他們代表了當代漢詩的最高水平。除此以外,還有各種形式的詩歌。”

“詩歌的語言更富有表現力,修辭更豐富和微妙,也使語言從一般的工具性層面獨立出來,成為一個可以被品味鑑賞的物件。比如很多童謠,都包含了語言遊戲的成分,可以讓孩子感受到語言的音樂性造成的愉悅,以及跳脫出日常經驗邏輯的語言關聯帶來的奇趣。”編選了《未名詩歌分級讀本·小學卷3》的冷霜如此闡述孩子讀詩歌的重要性,“這些都會使孩子意識到語言本身的魅力,拓展他們運用語言的能力,發展他們的語言感受力和想象力。”對於入選的詩歌,冷霜也表示:它們必須是當之無愧的好詩,必須在想象力和表現技巧上都出類拔萃。

為了追求完美,他們挑選“彩貝”的過程可不輕鬆。有一次,冷霜翻完了一整本兒童詩集,發現真正符合他的要求的詩只有一首。藍藍本來早已寫好了100課的內容,想來想去,又拿下來了20首,重新為每一首新入選的詩寫了評析。“這真的是我做得最辛苦的一本書。”藍藍笑著說。

編選過程中,海子的那首著名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曾經列入備選作品,但冷霜覺得它“不那麼適合五六年級的孩子來閱讀”,後來用墨西哥大詩人帕斯的一首短詩替代。被問及不選這首詩的原因,冷霜解釋道:“海子這首詩雖然語言比較樸素,也有很鮮明的意象,但內涵卻很複雜,包含著深刻的精神衝突,帶著與人世訣別的心情,即使是成年讀者很多也未必能很好地把握。”為孩子們選詩,他的原則之一就是要儘可能選那些語言生動明朗的詩作,希望它們能直接觸動和感染孩子的心靈。

讀詩,不是為了成為詩人

看不慣淺顯童謠,北島為兒子編纂詩集,如何鼓勵孩子讀詩?

“別鼓勵孩子透過寫詩獲取什麼,它不可能是一份職業。”詩人王小妮在《給孩子們的詩》中如此寫道。對這些努力為孩子們編詩集的編者來說,孩子們讀詩,絕不是為了成為詩人,不願意寫詩,也完全沒有關係。重要的是他們編選的一部分詩歌能為孩子們帶來快樂的回憶,能讓他們漸漸體會對細膩微妙美好事物的認知和最初的感悟,這就足夠了。

媽媽把燈拉滅了。

我去哪兒了?

我找不到我了,我不見了,嗚嗚!

媽媽把燈拉亮了,

哈哈,我又回來了!

這首《媽媽把燈拉滅了》的作者,即是藍藍的雙胞胎女兒之一胡若羽。孩子奇妙的話語被父母捕捉了下來,寫成了詩,王小妮又將其選入了自己的《給孩子們的詩》。在編選詩集的過程中,王小妮重視不同年齡的孩子的理解力差異。為更年幼的孩子選詩時,她選擇了許多由孩子們自己寫的詩——如胡若羽4歲時寫的這一首——“越小的孩子離詩越近。”王小妮說,“關於透明和單純,他們是老師。”

《未名詩歌分級讀本》的前身是於2010年出版的《詩歌讀本》,由北京大學教授錢理群、洪子誠主編。去年,新的版本《未名詩歌分級讀本》中的小學卷3冊已經面世。舊版原先的學前兒童卷、大學卷和老人兒童合卷在新版中被移除,內容變得更加集中,可以看出對小學兒童讀者尤其重視。原先是新詩和舊體詩詞兼顧,如今也改為僅收錄新詩。“古典詩歌是每一箇中國人寶貴的財富。”編者解釋說,“只不過,新詩在詩歌教育中一直被重視得不夠,而古詩的出版物還是相對較多的。”

與其他童詩集相比,《未名詩歌分級讀本》的最大特點是注重“分齡閱讀”。冷霜認為:“對於詩歌特別是現代詩的接受來說,從小學低年級學生到高中生,儘管都是孩子,認知水平和審美能力卻存在很大的差異,會跨越多個階段,所以需要更加細分、對不同年齡階段和心智狀態更有針對性的詩歌讀本。”

除了《未名詩歌分級讀本》外,由詩人、翻譯家、《世界文學》主編高興與詩人子禾共同主編的《給孩子的詩歌經典》系列(全3冊)同樣注重“分階閱讀”的理念,便於孩子逐步體會詩歌的博大精深。

近日出版的由藍藍編著的《給孩子的100堂詩歌課》的最大亮點在於每一首詩後面的由藍藍撰寫的導讀。它採用了與兒童親切對話的口吻,詳細追索了每一首詩創作與成型的思想源頭,還帶領孩子走進了詩歌中更深層的隱喻和哲學邏輯。

藍藍同樣挑選了中國孩子朱爾寫的這首《挑媽媽》:

你問我出生前在做什麼

我答 我在天上挑媽媽

看見你了

覺得你特別好

想做你的兒子

又覺得自己可能沒那個運氣

沒想到

第二天一早

我已經在你肚子裡

這首詩好在哪?藍藍在導讀部分對孩子們解釋說,這首詩還原了親緣關係的本質,那就是:“我們原本是陌生人。我們相愛是互相選擇的結果,我們願意為自己的選擇擔起責任。”

父母對我們好,是因為愛,而不僅僅是因為血緣關係。那麼反過來,孩子們也要學會去愛自己的親人。這才是這首詩的意義。

對藍藍而言,詩歌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她希望透過進入詩歌,孩子們能夠拓寬知識的邊界、獲得寶貴的想象力和思考的能力,在詩歌中學會愛的藝術。

每當捧起這些優秀的童詩集,我總是驚訝於童心的透明與詩的美麗,同時也感激著他們,這些為孩子拾起詩中彩貝的人。

編輯:tf10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