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骨一放翁,山河來入夢

我們之前說過陸放翁,俠骨柔情,五五分成。已經得知了他與唐琬的愛情悲劇,而那些山河壯烈,又傷他幾許?

《劍門道中遇微雨》

衣上征塵雜酒痕,遠遊無處不銷魂。

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宋孝宗乾道八年,也就是公元1172年,陸游由抗金前線軍事重鎮被調回後方。陸游本來是以左承議郎處於四川宣撫使王炎幕中,參與軍事機密,他此行說是由戰地調到大都市,是去危就安、去勞就逸,其實是遭到貶謫,他的抗金大業還未有所成就遭到了挫折,胎死腹中,在途經劍門關時,天下著小雨,他騎著瘦驢,問自己,難道這一生就應該做一個詩人嗎?

俠骨一放翁,山河來入夢

他報國無門,衷情難訴,那八個多月的戎馬生涯,或許是他一生中最值得懷念的一段牽掛。

《訴衷情》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那些年鵬程萬里,只為尋找機會建功立業

那些年單槍匹馬,只為奔赴邊境保衛梁州

而如今的從軍生活,只有在夢中得以實現

再醒來恍然如夢,早已不知身在何處

只有蓋滿了灰塵的舊時出征的貂裘

敵人還未消滅,霜白已沾鬢,淚不住地流

這一生,又有誰能預料

一心抗敵在天山,卻一生老死於滄洲

這裡的滄洲,指的是濱水之地,古時隱士所居之處,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189年,陸游被罷官閒居,歸隱山陰故居長達十二年。歸隱的人一般有兩種,分為主動與被動,一種是厭倦了官場的腐敗,自行離去,主動歸園田居;還有一種是一身壯志,滿腔熱血,萬般豪情,卻報國無門,被一貶再貶,很顯然陶淵明是前者,而陸放翁與辛稼軒是後者。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宋光宗紹熙三年(公元1192年),十一月四日,這是一個下雨的夜晚,這時的陸游已年近七十,這個即將古稀之慶的老人,愛國情懷卻絲毫未減,日思夜唸的收復中原,這樣強烈的願望,在現實中已不能實現,然而在夢中,他夢到了自己騎著披著鐵甲的戰馬,跨過冰封的河流,出征在北方的沙場,金戈鐵馬守土衛疆。

他一生未敢忘憂國,所以才會有絕筆的《示兒》,不見九州同賀的悲哀,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他的滿腔憤慨未收,他的凌雲壯志未酬,他的抗金大業未就,他此生的遺憾悲哀,只能等待,等待王師北定,等待收復中原,等待那一日的到來,只能等孩子們來墳前訴說,他已看不到了。

話說陸放翁似乎是量產最多的詩人了,大概與他的長壽有關吧,八十五歲的高齡啊,像王勃李賀活到二三十歲,確實跟人家沒法比,直接就輸在生命線上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