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一首送別詩,絲毫沒有離別時的感傷和哀愁,反而令人嚮往!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李白出蜀壯遊期間的作品。李白是一位熱愛自然、喜歡交友的詩人,他和孟浩然的友情經常被後人津津樂道,這首詩就是他送孟浩然去廣陵時所作。

李白的一首送別詩,絲毫沒有離別時的感傷和哀愁,反而令人嚮往!

這首詩譯文如下:老朋友向我頻頻揮手,告別了黃鶴樓,在這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遠遊去杭州。

我看著友人的孤船帆影漸漸地遠去,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只看見一線長江,向邈遠的天際奔流。

李白的一首送別詩,絲毫沒有離別時的感傷和哀愁,反而令人嚮往!

唐玄宗開元十五年,李白東遊歸來,至湖北安陸,年已二十七歲。他在安陸住了有十年之久,不過很多時候都是以詩酒會友,在外遊歷,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酒隱安陸,蹉跎十年”。也就是寓居安陸期間,李白結識了長他十二歲的孟浩然。

孟浩然對李白非常讚賞,兩人很快成了摯友。開元十八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廣陵,便託人帶信,約孟浩然在江夏相會。幾天後,孟浩然乘船東下,李白親自送到江邊。送別時寫下了這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的一首送別詩,絲毫沒有離別時的感傷和哀愁,反而令人嚮往!

這首送別詩有它特殊的感情色調。它不同於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種少年剛腸的離別,也不同於王維《渭城曲》那種深情體貼的離別。這首詩,表現的是一種充滿詩意的離別。其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這是兩位風流瀟灑的詩人的離別,還因為這次離別跟一個繁華的時代、繁華的季節、繁華的地區相聯絡,在愉快的分手中還帶著詩人李白的嚮往,這就使得這次離別有著無比的詩意。

“故人西辭黃鶴樓”,這一句不光是為了點題,更因為黃鶴樓是天下名勝,可能是兩位詩人經常流連聚會之所。因此一提到黃鶴樓,就帶出種種與此處有關的富於詩意的生活內容。而黃鶴樓本身,又是傳說仙人飛上天空去的地方,這和李白心目中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廣陵,又構成一種聯想,增加了那種愉快的、暢想曲的氣氛。

李白的一首送別詩,絲毫沒有離別時的感傷和哀愁,反而令人嚮往!

“煙花三月下揚州”,在“三月”上加“煙花”二字,把送別環境中那種詩的氣氛塗抹得尤為濃郁。煙花,指煙霧迷濛,繁花似錦。給讀者的感覺絕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盡、看不透的大片陽春煙景。三月是煙花之時,而開元時代繁華的長江下游,又正是煙花之地。“煙花三月”,不僅再現了那暮春時節、繁華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時代氣氛。此句意境優美,文字綺麗,清人孫洙譽為“千古麗句”。 李白渴望去揚州之情溢於言表。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詩的後兩句看起來似乎是寫景,但在寫景中包含著一個充滿詩意的細節。“孤帆遠影碧空盡”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經揚帆而去,而他還在江邊目送遠去的風帆。李白的目光望著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漸模糊,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可見目送時間之長。帆影已經消逝了,然而李白還在翹首凝望,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蕩蕩地流向遠遠的水天交接之處。

李白的一首送別詩,絲毫沒有離別時的感傷和哀愁,反而令人嚮往!

“惟見長江天際流”,是眼前景象,又不單純是寫景。李白對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嚮往,正體現在這富有詩意的神馳目注之中。詩人的心潮起伏,正像滾滾東去的一江春水。總之,這一場極富詩意的、兩位風流瀟灑的詩人的離別,對李白來說,又是帶著一片嚮往之情的離別,被詩人用絢爛的陽春三月的景色,將放舟長江的寬闊畫面,將目送孤帆遠影的細節,極為傳神地表現出來。

李白一生交友無數,自然也寫過很多關於友情的詩,像杜甫,王昌齡,賀知章這種好友自然不必說,就連給只有過幾面之緣的汪倫都曾寫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樣情誼深厚的詩句,不過最讓後人記憶尤深的當屬那句“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了,足以見李白對孟浩然的崇敬和喜愛之情,而《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雖然是送別詩,但是絲毫沒有傷感和離愁,更多的是希望和嚮往,似乎更符合李白的性格呢。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