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知道林深時見鹿,但你知道它其實出自於李白的一首詩嗎?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雨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根據清代黃錫珪《李太白年譜》,李白在十八、九歲時,曾隱居在大匡山,即詩題中的戴天山大明寺中讀書,這首詩應是當時所作,全詩譯文如下:

你只知道林深時見鹿,但你知道它其實出自於李白的一首詩嗎?

隱隱的犬吠聲夾雜在淙淙的流水聲中,桃花帶著幾點露珠。

樹林深處,常見到麋鹿出沒,正午時來到溪邊卻聽不見山寺的鐘聲。

綠色的野竹劃破了青色的雲氣,白色的瀑布高掛在碧綠的山峰。

沒有人知道我要找的那道士的去向,我滿面愁緒的倚著幾棵枯松。

你只知道林深時見鹿,但你知道它其實出自於李白的一首詩嗎?

此詩主要寫李白上戴天山尋找一位道士時的所聞所見,描繪了一幅色彩鮮明的訪問道士不遇圖,通篇著意於寫景,真實自然,生動形象地再現了道士世外桃源的優美生活境界。全詩風格清麗,充滿著年輕人的朝氣與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確實,畢竟李白寫這首詩時還不到二十歲啊。

你只知道林深時見鹿,但你知道它其實出自於李白的一首詩嗎?

首聯兩句展現出一派桃源景象。流水潺潺,犬吠隱隱,那桃花上還帶著露珠,濃豔耀目,我緣溪而行,穿林進山,一路上景色宜人,如同仙境,難怪是這隱者的住處呢,果然猶如世外桃源,清新高雅。

頷聯“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是詩人進山的第二程。我在林間小道上緩緩前行,生怕錯過哪一處好風光,一路走來,常常見到出沒的麋鹿;林深路長,來到溪邊時,已是正午,是道院該打鐘的時候了,但我卻沒有聽到鐘聲。

你只知道林深時見鹿,但你知道它其實出自於李白的一首詩嗎?

頸聯“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是詩人進山的第三程。從上一聯“不聞鍾”,可以想見詩人距離道院尚有一段距離,這一聯詩人已經來到道院門前。我只看見融入青蒼山色的綠竹與掛上碧峰的飛瀑而已,卻沒有看見我要找的那位道士。這兩句寫景,既可以看出道院這一片淨土的淡泊與高潔

,又可以體味到詩人造訪不遇悵然若失的情懷。

尾聯兩句“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我找了一圈也沒有找到那個道士,問了許多人沒有人知道他去哪了,我惆悵不已,就在道院裡的那幾棵枯松旁邊走來走去,不時倚靠一下。這聯更是寫出了詩人沒有找見人的那種惆悵失落的心情。

你只知道林深時見鹿,但你知道它其實出自於李白的一首詩嗎?

我們可以看出,這首詩的構思並不複雜,它寫了詩人尋訪道人時的所聞所見,都是為了突出訪道士不遇的主題。全詩辭句平易自然,純用白描,景美情深。

同樣是尋人不遇,詩人賈島也曾寫過一首詩:

尋隱者不遇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你只知道林深時見鹿,但你知道它其實出自於李白的一首詩嗎?

賈島的這首詩首句寫尋者問童子,後三句都是童子的答話,採用了寓問於答的手法,把尋訪不遇的焦急心情,描繪得淋漓盡致

。這一點和李白的這首詩相同,都是透過對於隱居者周圍的環境進行描寫,以突出隱者或者道士的高風亮節,淡泊名利,也從側面襯托出了詩人對要訪問的人的敬仰之情。

但是,李白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後期比較成熟的詩作,都寫得十分灑脫、酣暢、飄逸、雄渾,字裡行間,充滿著一股豪氣。而他這首詩,在這方面的特點還不夠明顯,還不夠濃郁,這說明此作還帶有他早期作品的痕跡。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