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七月半,為何又被稱為鬼節?背後又有什麼故事呢?

七月十五,七月半,為何又被稱為鬼節?背後又有什麼故事呢?

這幾天,又可以看到再接頭都可以看到有人開始燒紙了,因為一年一度的鬼節就快要到了。那麼農曆七月十五為啥會被稱為鬼節呢?背後又有什麼故事呢?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

鬼節:

七月十五,七月半,為何又被稱為鬼節?背後又有什麼故事呢?

在中國,每年有三個鬼節,清明、七月十五、十月初一。這幾天,街頭上都會有很多人在燒紙,因為明天就是農曆七月十五就是中國所稱的三大鬼節其中之一的鬼節了。

七月十五是鬼節,來源於一個印度的傳說。相傳,在印度有一位非常的善良的少年,他的名字叫做“目連”他的母親叫做“青提夫人”,家庭不是特別的富裕,然而吝嗇貪婪,但是他的兒子是非常的孝順,不想讓母親殺生。每次他外出的時候,有他的母親都會在家中殺害牲口,大肆烹嚼,根本無心念子,更是從來都不修善。母親離世後就被打入陰曹地府,受盡了懲罰

目連為了救母親,出家修行,得到了神通,他到地獄見到了他受苦的母親。目連心中不忍,但是他的母親作惡甚是多,終生不能走出餓鬼道,給她的吃的東西還沒有到她口中就化為了灰燼。

目連救母:

七月十五,七月半,為何又被稱為鬼節?背後又有什麼故事呢?

目連無計可施,十分的悲傷,於是目連就祈求佛,佛陀教目連於七月十五日建造盂蘭盆會,藉助十萬僧眾之力可以讓母吃飽。目連依照著佛陀的吩咐,在七月十五日的時候設盂蘭,供養十方聖僧以超度亡靈的理由,目連讓母親吃飽轉入人世,生變為狗。目連有唸了七天七夜的經書,才使得母親脫離狗身,進入了天堂。

這個故事也就是佛教盂蘭節,因為這是勸人一心向善,勸子行孝順的時候。更有著“天下無不是者父母”的隱俞。隨意在印度的廣泛流傳下,很多人都在農曆七月十五過盂蘭節,來幫助亡故的親人超度。在西晉的時候,這個佛教的故事從印度傳到了中國,流傳十分的廣泛。

祭奠亡靈:

七月十五,七月半,為何又被稱為鬼節?背後又有什麼故事呢?

其實早在這個故事之前的中國,農曆七月十五的這天也是祭奠先祖的。根據中國歷史上記載,

秋嘗祭祖活動在秦朝時期就有了,去開始“秋嘗”的日期其實是不確定的,後來逐漸就固定在了七月十五前後。一般都是在立秋後的第一日月圓望日,秋氣新來之時就是陰盛的時候。

“七月半”被成為是“中元節”則是源於中國的民間的宗教信仰,道教眾神中有天宮,水宮,地宮,合起來稱呼為“三宮大帝”,他們扥別是天地駐紮在人間的代表:天宮在正月十五上元節時賜福,地官在七月十五中元節時赦罪,水官則是在十月十五下元節解厄。

七月十五,七月半,為何又被稱為鬼節?背後又有什麼故事呢?

相傳在農曆七月十五的只一天,地宮的掌管著會開啟地獄之門,也是地獄開門的日子,已經故去的先祖可以回家團圓一下,因此才被成為鬼節的。所以民間一直有著,放饅頭給孤魂野鬼吃,這一天都要去祭祖、上墳、點荷燈為故者點燈照亮回家的路。

當盂蘭節傳到中國以後,兩者的意思大致相同,所以人們就把農曆七月十五這一天設定為了祭奠先祖,也就變成了現在的鬼節。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