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最著名的醫生——“岐黃聖手”岐伯

遠古最著名的醫生——“岐黃聖手”岐伯

說起岐伯大家可能會覺得很陌生,但說起《黃帝內經》就會有很多人知道了,在《黃帝內經·素問》裡,有很多黃帝和岐伯的對話,展示了岐伯高深的醫學理論和醫學素養。

岐伯是我國遠古時代最著名的醫生,被稱為中國的醫聖。《皇漢醫學》、《難經疏注》曰:“昔者岐伯以授黃帝,黃帝歷九師以授伊尹……歷經湯、太公、文王、醫和,秦越人始成章句,以授華佗。”在傳承過程中,又經歷代醫家豐富完善,遂在戰國秦漢間正式成書。

後人感念岐伯的首創之功,將其置於黃帝之前,稱中醫之術為“岐黃之術”,以彰其功,以示不忘。

中醫的理論核心是標本兼治

遠古最著名的醫生——“岐黃聖手”岐伯

中醫理論自岐伯而出。黃帝時期,炎帝的結繩記事已經無法滿足越來越繁雜的事務,記事官倉頡發明了各種符號的文字,記在專門打磨過的石片上,黃帝時期已經有了製陶器的技術。用這種方式,黃帝和岐伯的對話得以流傳。

《帝王世紀》:“(黃帝)又使岐伯嘗味百草。典醫療疾,今經方、本草、之書鹹出焉”。

在《黃帝內經》中,黃帝問岐伯:上古之人都能活過百歲,而動作不衰; 現在的人年半百動作就衰了,是世道不同了,還是人有什麼過失所致?

岐伯回答:

上古之人,知道養生之法,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現在的人卻不這樣做,以酒為水,妄作為常,喝醉就行房,耗竭精氣,散其真元。不能夠讓元氣充滿,不能調御自己的精神,只求及時行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對於養生之道,聖人能夠加以實行,愚人則時常有所違背。聖人不等病已經發生再去治療,而是治療在疾病發生之前,如同不等到亂事已經發生再去治理,而是治理在它發生之前。

遠古最著名的醫生——“岐黃聖手”岐伯

如果疾病已發生,然後再去治療,亂子已經形成,然後再去治理,就如同臨渴而掘井,戰亂髮生了再去製造兵器,不是太晚了嗎?

黃帝問:自然界有八風,人的經脈病變又有五風的說法,這是怎麼回事呢?

岐伯答

說:

自然界的八風是外部的致病邪氣,他侵犯經脈,產生經脈的風病,風邪還會繼續經脈而侵害五臟,使五臟發生病變。所謂得四時之勝者,春勝長夏,長夏勝冬,冬勝夏,夏勝秋,秋勝春。

東風生於春季,病多發生在肝,肝的經氣輸注於頸項。

南風生於夏季,病多發生於心,心的經氣輸注於胸脅。

西風生於秋季,病多發生在肺,肺的經氣輸注於肩背。

北風生於冬季,病多發生在腎,腎的經氣輸注於腰股。

夏季和中央的方位屬於土,病多發生在脾,脾的經氣輸注於脊。

所以善於診脈的醫生,能夠謹慎細心地審查五臟六腑的變化,瞭解其順逆的情況,把陰陽、表裡、雌雄的對應和聯絡,綱目分明地加以歸納,並把這些精深的道理,深深地記在心中。

這些理論,至為寶貴,對於那些不是真心實意地學習而又不具備一定條件的人,切勿輕易傳授,這才是愛護和珍視這門學問的正確態度。

將陰陽五行學說形成中醫理論

遠古最著名的醫生——“岐黃聖手”岐伯

古人都是多才多藝術的,岐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文、擅長藝術,但是他看到百姓病苦,便立志學醫。經過對伏羲八卦、神農百草的深入研究,形成了自己的中醫理論,他認為:

五行和人體的關係深入而密切,對人體的變化產生了深入的影響,五行東方的變化,在天為風氣,在地為木氣,在人體為筋,在五臟為肝,在五色為青,在五音為角,在五聲為呼,在病變的表現為握,在七竅為目,在五味為酸,在情志的變動為怒。

萬物皆生於天地之間,陰陽在人,構成血氣形體之男女;左右,為陰陽執行不息的道路;水火,是陰陽的象徵;陰陽的變化,是萬物生長的本源和開始。”所以說:“陰陽是互相為用的,陰在內,為陽之鎮守;陽在外,為陰之役使。

如陽氣太過,則身體發熱,面板腠理緊閉,氣粗喘促,呼吸困難,身體亦為之俯仰擺動……這是屬於陽盛的病,所以冬天尚能支撐,夏天就不能耐受了。如陰氣太過,則身體發寒,汗多,或身體常覺冷而不時戰慄發寒,甚至手足厥逆……這是屬於陰盛的病,所以夏天尚能支撐持,冬天就不能耐受了。這就是陰陽互相勝負變化所表現的病態。

遠古最著名的醫生——“岐黃聖手”岐伯

岐伯說:

如果懂得了“七損八益”的養生之道,則人身的陰陽就可以調攝,如果不懂得“七損八益”的道理,就會發生早衰現象。

一般的人,到了四十歲,腎氣已經衰減了一半,起居動作亦漸漸衰退;到了五十歲,身體覺得沉重,耳不聰目不明;到了六十歲,陽痿,腎氣大衰,九竅不能通利,出現下虛上實的現象,會常常流眼淚鼻涕。所以說:“知道調攝的人身體就強健,不知道調攝的人身體就容易衰老。”

這就是原本同樣的身體,結果卻出現了強弱不同兩種情況的道理。

聰慧的人能夠從表面的差異找到本質的相同,愚笨的人只能看到個體的差異找不到內在的規律,因此愚笨的人常常感到難於應對,而聰慧的人則應對有餘,有餘則耳目聰明,身體輕便強壯,即使已經年老亦可以身體健壯,當然本來強壯的就更加強壯了。

所以,

聖人不作勉強的事情,樂於保持恬淡的心態,有樂觀愉快的旨趣,保持著寧靜的生活

,因此能夠壽命無窮,盡享天年,這是聖人保養身體的方法。

針灸按摩學的創始人

遠古最著名的醫生——“岐黃聖手”岐伯

《通志》載:“岐氏,周故都也,今鳳翔岐山是也。太王居之,至文王始遷於豐,其支庶留岐,故為岐氏。又古有岐伯,為黃帝師。”

岐伯在為百姓治療的過程中發現很多疾病用針刺法就可以治癒。不過要首先知道疾病的起因及病症,越早發現越容易治療。

外邪入侵人體,急如疾風暴雨。善於治病的醫生,於外邪剛入侵的時候就給予治療;

技術稍差的醫生,於外邪入侵已有表症的時候才治療;

技術較差的醫生,於外邪到六腑的時候才治療;

技術更差的醫生,於外邪到五臟的時候才治療。

假如病邪進到五臟,就非常嚴重,這時治療的效果,只有半死半生了。

所以,

天上的風邪,進入到人體就會損害五臟;飲食中的寒熱如果非時失宜,進入到人體就會損害六腑;地下的溼氣,進入到人體就會損害皮肉筋脈。

善於運用針刺療法的醫生,對於病變在陽經的,從陰經以誘導之;病變在陰經的,從陽經以誘導之;取右邊以治療左邊的病變;取左邊以治療右邊的病變。

以自己的正常狀態來比較病人的異常狀態,以表面顯露的症狀瞭解身體裡面的病變,觀察先放蜷太過或鍾拉不及的病理狀態,透過以上方法就能在疾病初起的時候便知措繩度道病邪之所在,此時行針就不會給病人造成誤診的危害。

遠古最著名的醫生——“岐黃聖手”岐伯

所以善於診治的醫生,透過診察病人的面色和脈搏,先辨別病症的屬陰屬陽;審察五色的浮澤或重濁,而知道病的部位;觀察呼吸,聽病人發出的聲音,可以得知所患的病苦;診察四時色脈的正常與否,來分析臟腑所患何病,診察手腕寸口處的脈象,從它的疾病產生的原因。這樣在診斷上就不會有差錯,治療也沒有過失了。

岐伯在《黃帝內經》的言論涉及到了天門、曆法、氣象、地理、生物、農藝、哲學等知識。闡明瞭陰陽五行學說、五臟六腑和十二經絡學說,包括了人的呼吸、迴圈、消化、神經系統及其相互關係,是中國影響最深遠的的中醫典籍。現在託名岐伯而著作的醫書有《黃帝岐伯按摩》《岐伯經》《岐伯炙經》等,主要介紹針灸、按摩和藏象。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