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厲王,你的無知與暴政,使周王朝葬送在了你的手中

周王朝經歷過成康之治的繁榮,昭穆征戰的輝煌,終於迎來了第十任周王。這位周王在歷史上有一個不那麼好聽的名字:周厲王。看到這個“厲”字,我們大概就知道,這是一位很嚴厲、很暴虐的統治者了。周厲王在歷史上的記載並不多,既沒有文王、武王那樣的雄才大略,也沒有穆王那麼多的傳奇故事。

周厲王,你的無知與暴政,使周王朝葬送在了你的手中

其實,歷史上真正和他有關的記載只有一件:他不許老百姓說話。因為周厲王的統治人民的方法很殘暴,所以人民非常不滿。既然有了不滿,當然要發幾句牢騷。於是,你一言、我一語,牢騷慢慢多了起來。有大臣把這些牢騷或者意見收集了一下,告訴周厲王,目的是要他警醒一點,也收斂一下自己的行為。

周厲王,你的無知與暴政,使周王朝葬送在了你的手中

可誰知,周厲王看到後,不但沒有想從自身找原因,反而認為要嚴厲處罰提意見的人。於是,他派了一個衛國的巫師,專門組織了一批人去各地偵查,看到有誰發牢騷就逮捕誰,這樣一來二去,效果顯著。大家都不敢說話了。

周厲王,你的無知與暴政,使周王朝葬送在了你的手中

歷史上形容人們害怕的程度,用了一個詞叫“道路以目”,意思就是熟人見面只能用眼神打個招呼,連話都不敢說一句。得到這種結果,周厲王洋洋得意,叫過一個叫召公的大臣來,對他說:你看我的辦法可好不好?現在沒有人再對我有意見了。

周厲王,你的無知與暴政,使周王朝葬送在了你的手中

召公卻不以為然,對周厲王說:您見過大河的水流麼?當河水奔騰澎湃想要宣洩而出時,最好的方法是,在合適的地方開一道洩洪的閘口,引導河水宣洩出去。如果不能引導,而只是一味的去堵,那麼遲早有一天水流會沖垮堤壩,淹沒一切。現在對於人民的意見也是一樣的道理啊。水流控制不好還可能造成可怕的後果,更何況是人民呢?

周厲王,你的無知與暴政,使周王朝葬送在了你的手中

但周厲王自信滿滿,不肯接受召公的意見。於是,人們更加不敢說話了。可問題是,嘴上不說,不代表心裡不想說。就好像杜牧說的“不敢言、而敢怒”。憤怒的情緒一直積累,當累積量突破臨界點後,終於在一個周厲王意想不到的時刻,暴動發生了。西周國都鎬京的民眾爆發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反抗,周厲王被推翻,逃到了一個叫“彘”的地方,再也沒有回來。周而這一年,在中國歷史上特別的重要,因為從這一年開始,中國歷史終於有明確的紀年了。也就是說,之前的所有歷史事件,我們都不能確定具體是哪一年發生的。而從這一年開始,我們可以明確的知道哪一年發生了什麼事,每一位周王即位和去世都是在哪一年。這一年叫作”共和元年“,就是公元前841年。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