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民間故事,玉帝下凡親臨龍多山!

龍多山有個名叫“南天門”的牌坊式山門,其面對的卻是西寨門方向;而在坡後的玉皇殿,也是如此。為何會有這樣的佈局?導致南天門和玉皇殿皆面對西方;究其原因,民間也有段傳說。

潼南民間故事,玉帝下凡親臨龍多山!

很久以前,玉皇大帝看中了龍多山,就想把玉皇殿修建在山上;適逢三月三踏青節,於是他就親自下凡來考察,以便更好的規劃。

潼南民間故事,玉帝下凡親臨龍多山!

龍多山有東南西北四道寨門,往來最為熱鬧的,卻是西寨門。玉帝降下雲頭後,瞬間就變成普通遊客,夾雜在人群中排隊上山;他耐著性子,混在人群中緩慢的移動腳步,半個時辰後,總算走進了西寨門。

上得山來,玉帝很快遊遍了其他三道寨門,卻發現南門和北門的遊客寥寥無幾,而東門的遊客雖多,但卻遠遠不及西寨門那水洩不通的擁擠場面。

潼南民間故事,玉帝下凡親臨龍多山!

於是,玉皇大帝就下定決心,把西寨門規劃為龍多山的前門,由巨靈神把守,而天兵天將則手拿鐵索在其後(今鐵索墳);至於托塔天王和太上老君,就安排在半坡處,為初來乍到的仙人指路;而山頂處的玉皇殿,也和其下的南天門一樣,皆修建為面對西寨門的方向。

潼南民間故事,玉帝下凡親臨龍多山!

規劃好這一切,玉皇大帝還是不滿意,在南天門外的石梯下面,他又安排仙女們彈琴(今七步彈琴),來接待各路神仙;同時還在其北側的山腳下修建瑤池(今天池),以做王母娘娘的行宮。

潼南民間故事,玉帝下凡親臨龍多山!

一切安排妥當,太上老君卻強烈不滿,按照道教排位,他的地位還在玉皇大帝之上,於是就把坐騎青牛留在那裡,然後獨自蹲在玉皇殿的後面生悶氣,和玉皇大帝來了個背對背;互不理睬。

潼南民間故事,玉帝下凡親臨龍多山!

托塔天王也想偷懶,他把手中的七層寶塔放在那裡,溜到天上逍遙去了;天兵天將一看,也悄悄的把鐵索放在地上,跑去和彈琴的仙女們聊天;而看守西寨門的巨靈神喜歡打瞌睡,他就把右耳貼近寨門處,然後放心的進入夢鄉;他深信,只要西寨門有輕微的聲響,他都會被驚醒。

潼南民間故事,玉帝下凡親臨龍多山!

潼南民間故事,玉帝下凡親臨龍多山!

有一天,玉帝又心血來潮,下凡到龍多山來,他見此情形,頓時大發雷霆:不但下令把青牛居住的牛王殿燒掉,還把偷懶的天兵天兵用鐵索捆綁起來;對托塔天王李靖,他不好處置,就氣憤的把七層寶塔推到;而把守西寨門的巨靈神卻不走運,被風化成岩石,其面部也變成了“巨人頭像”。

潼南民間故事,玉帝下凡親臨龍多山!

這樣一來,龍多山就沒有神仙把守,不過玉帝自有辦法,他施展法力,把五嶽的山頂巨石移至西寨門下的半坡處,很快堆砌成一個仙台(今飛仙石)來。他傳下詔令:凡是所有得道登仙的人,都要站在飛仙石上,由玉帝派雙鶴來接送,因飛仙石位於玉皇殿前方,故玉帝也一目瞭然。

潼南民間故事,玉帝下凡親臨龍多山!

至於這接送的雙鶴,原本是太上老君的侍童,玉皇大帝看到太上老君居然背對著他,氣惱之下,就把他的家抄了;老君煉丹的灶臺被放在飛仙石上,供凡人煉丹,而他的侍童原本是一對白鶴,於是就變回原形,負責接送得道的神仙到南天門報到。

潼南民間故事,玉帝下凡親臨龍多山!

而今,玉帝的規劃處都成了龍多山景點,這一切,也算是對這段傳說最好的詮釋了。

潼南民間故事,玉帝下凡親臨龍多山!

潼南民間故事,玉帝下凡親臨龍多山!

作者簡介

張建,男,1971年出生於重慶潼南,系重慶市作家協會、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潼南區民間藝術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愛好霹靂舞和民俗舞蹈,有書畫、剪紙、攝影、詩詞、故事類作品在多家刊物發表,著有《潼南民間故事》、《潼南方言歌謠》、《大佛寺的傳說》書籍。

本文來源:潼南新媒體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