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成人禮:中國行冠笄之禮,西方流行成人禮舞會

每個人從出生到死亡都要經歷很多不同的人生階段,它們或者是身體上的成長,

或者是心境上的成長,每個階段的過渡都會有一些獨特的禮儀。

就比如

出生禮,成人禮,婚禮,葬禮等。

成人禮在現在社會越發地流行起來,而早在古代時期,成人禮就已經存在。

成人禮不僅僅是對人身體上的成熟和改變,

更深層次是對一個成年人心智上的成長,

社會地位的認同。

早在原始的部落時期,年幼男子長大成人就意味著他可以脫離長輩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存活,

部落的族人也認可他可以一起去狩獵。

中國

古代男子成人禮被稱為冠禮,女子稱為笄禮。而相對於西方

,男女成人禮則是舉辦舞會來昭示子女的成人。

中西方成人禮:中國行冠笄之禮,西方流行成人禮舞會

一.中國古代成人禮儀相關的文化內涵

1.古代成人禮的出處以及內涵

周禮規定,男子而是行冠禮,女子事物行笄禮。

古人對於男子行冠禮極為看重,對於冠禮的程式,時日,禮儀極為嚴謹認真。

《禮記·冠義》中解釋:“故曰冠者禮之始也,嘉事之重者也。是故古者重冠,重冠故行之於廟。行之於廟者,所以尊重事,尊重事而不敢擅重事。

不敢擅重事,所以自卑而尊先祖也。”

古人認為男子行冠禮代表著家族中對於男子成人地位的認可,男子由此可以成家立業,可以投身廟堂也可隨軍征戰,

古人的冠禮是對家族子孫成人所給予的殷切期望,是對成人後一種社會地位的認同。

同樣的女子的笄禮最初記載不多,女子笄禮最多出現是在宋明時期,《朱子家禮》記載笄禮的受邀者多為女性,

同男子行冠禮一樣,男子冠禮要邀請一名德高望重的長者賜字,

女子的笄禮同樣也要邀請一名溫良淑德的女子主持。

中西方成人禮:中國行冠笄之禮,西方流行成人禮舞會

而同冠禮的舉行過程大致相同,笄禮也要進行三加。與男子不同,女子的笄禮更多意義上是表示女子年歲已到,《儀禮·士婚禮》:“

女子許嫁,笄而禮之,稱字。

”因此未嫁女子的笄禮更多的是與婚嫁相關聯。

2.男子冠禮的典範:周代冠禮

周公定周禮,為後世設立一系列典範,

而冠禮也自此形成,後世一切的冠禮都是依照周禮為基礎而演變的。

周代之時,男子行冠禮有著極為繁瑣的規範,冠禮前要噬日、請賓,冠禮當天,冠者穿著兒童服飾,

梳雙髻,接受三加之禮,

然後以成人身份拜見親人長輩,然後由長者賜字,冠禮結束後換上禮服,拜訪國君士大夫等等。

冠禮的舉辦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

還需要依靠人脈關係,在周到只有貴族才會有資格進行完整地行冠禮儀式。

而冠禮之後,男子便不再被當作少年,而是有了成家立業,結婚生子以及一系列的社會活動,因此才會有

《禮記·冠義》中所說:“冠者,禮之始也”。

中西方成人禮:中國行冠笄之禮,西方流行成人禮舞會

而男子冠禮中的“三加禮”則是指三次易服易冠。三次戴冠和三次易服都是為了警示本人要時刻注意自身學識和修養的相互匹配,

既要修心修德,又要不斷增長知識見聞。

“三加”中的初加要求緇布玄端,代表著希望加冠者尊古重道,德行周到。

而所謂的緇布冠就是以麻布作為材料,

包括冠體、武、缺項、青組纓四個部分。冠體以麻布堆成橫褶,然後以青絲帶垂於帽子兩端再用缺項固定。

再加皮弁,換皮弁服。皮弁服最早起源於商周時期,

鄭玄注《周禮·春官·司服》"皮弁服"曰∶"朝之事,皮弁之服,十五升白布衣,積素以為裳。"

皮弁以白鹿皮為材料,其上衣顏色為白色,下身腰間則搭配裳,與皮弁白鹿皮相配也是白色。

原本是公卿貴族打獵之時所穿的服裝,

而在周代官員參與上朝一般都以皮弁為朝服,

因此意指男子成年之後可以參與戰爭參或者朝政,同時告誡成人時刻牢記古訓,不可忘本。

最後的三加則為爵弁和爵弁服為主,爵弁由冠板冠體組成,

《儀禮·士冠禮》鄭玄注∶"有笄者屈組為紘,垂為飾。"

爵弁作為禮冠代表著祭祀的權力,而在周代,祭祀是極為神聖的禮儀,只有貴族的成年男子才擁有參與祭祀的權力,

而爵弁服與爵弁相互搭配,

在周代是士這一級別的貴族最高形式的禮儀了。

中西方成人禮:中國行冠笄之禮,西方流行成人禮舞會

3.冠禮中傳承的民族文化精神

冠禮的不斷傳承源自對於禮的追求和信仰,

儒家追求克己復禮,

在今天來看就是要求君子能夠尊古重禮。

因此,在此種觀念的影響下,

從衣服到配飾,都追求最大的展現禮的追求。

歷代王朝重視對於禮的傳承,在成人禮的體現上有所不同也有所不同。

相同之處指周代初加緇布冠在日常生活使用中並不常見,但仍舊被加入三加之列,本意就是提醒成年人尊古尚樸,而漢代的進賢冠,

則指出遵從古代禮法的傳承,而明代對周時的復古冠禮更是推崇周代立法。

儒家聖人設立禮法,

就是希望讀書人能在規矩內做出有利於天下的事,

即便不能利於天下,也要做到獨善其身。

而冠禮的不同則就要體現在不同朝代的政治取向和時代的不同民族精神,周代重視等級制度,士族有三加而王公則有四加,

就體現了身份上的差異,漢代受到君權神授的觀點影響,

冠禮在不同階級上又有著更加完善的等級制度。

同樣的,漢代自漢武帝以後,

重視軍事力量的建設,

因此將代表戰爭軍事的武弁服放在祭祀的後面就體現了漢代對於軍事實力建設的重視。

中西方成人禮:中國行冠笄之禮,西方流行成人禮舞會

冠禮隨著時代的發展形成了皇家冠禮,品官冠禮,士庶冠禮,彼此間有著嚴格的界限也體現著封建時期森嚴的政治制度,透過服裝的不同以此實現儒家“正名”的要求,

時刻體現著新人尊卑有別,享受自己身份帶來的權利同時,

也要明白自己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

而在冠詞和祝詞中,則體現了一個家族以及長輩親人們對於晚輩的殷切期望,

而對於冠者來說,一生一次的加冠禮更是一次心靈和道德層面的昇華,使其明白禮的真正含義,

因此冠禮也被稱為“禮之始”。

二.西方成人禮文化以及帶來的影響

1.國外成人禮的型別

西方成人禮最早源自英國女性,是封建時期貴族子女滿十八週歲時舉辦的舞會,其目的是將自己的子女介紹給女王,滿十八歲的子女便可以參加貴族之間的舞會了。

《泰立公館》中描述了:“老神甫一手拿著金色的聖盃,一手拿著麵包,這象徵著基督的血與肉”。

這一場景源自西方基督教中領聖體的畫面,而在西方宗教中,

第一次領聖體的年齡大概是十四歲,在西方宗教中認為,十四歲便已是成年人。

第一次的領聖體在教義中暗含著感謝神靈賜予的食物,並且自認有罪,這不僅使得少年成長過程中能不斷對生活存在美好的嚮往,

同時也告誡少年們今後人生的不宜與艱辛。

中西方成人禮:中國行冠笄之禮,西方流行成人禮舞會

德國成人儀式源自古老的傳統節日,宗教認為滿十四歲便是成人,

每年的四五月份,德國的少年少女都會穿上新裝,

在親人長輩的陪同下與其他家庭一起相聚。

在節日中,地方政府負責人或者社會名流會先後致辭,講解成人禮的由來以及文化內涵,表達對他們的殷切期望,鼓勵他們愛國敬業,遵

守社會公德,然後彼此間贈送鮮花禮物等。

同德國類似我們可以常常在西方電影中看到美國高中畢業生舉辦畢業典禮,

男女分別穿上正式服裝,參與儀式,由最受學生歡迎的老師為學生進行演講,並舉辦一些活動。

這些在美國都是每個學校核心的文化活動

,並且在西方國家,很多成人禮會在家裡舉辦舞會,

邀請親朋好友一起慶祝等等。

2.現代成人禮對社會發展的啟示

隨著社會的日益開放,西方的成人禮活動也開始走到中國社會的發展中,在發展中也存在著諸多問題,比如很多機構照搬西方成人禮,

忽視了本身具有的文化意義和內涵,很多成人禮流於表面,過多的形式化,單一化。

成人禮不僅僅是個儀式,更多的是要發揮成人禮對年輕人們的教育和激勵作用,那些表面化的活動只是在模仿塑造一些家庭,

而忽視了每個家庭所獨具的特點。

中西方成人禮:中國行冠笄之禮,西方流行成人禮舞會

以英國為首的父母,很多提倡孩子的自我實踐,

在英國從中世紀就流傳著一個傳統,讓孩子在歐洲大陸上獨立進行一次遊歷,這並非什麼旅遊,

而是父母會考驗子女是否能夠學會獨自成長,是否有能力照顧自己抵禦誘惑。

同樣的,英國在各地還設有成人禮協會,

為即將成人的孩子們提供多樣的成人禮險。

還有的父母會將孩子帶到先祖的墓地,講述祖輩一步步的發展史,在一代一代相傳的故事中讓孩子體會到家族發展的不易,認識到人生的真諦。

三.結語

成長從來不是一個渺小的詞語,它代表著一個人心靈和身體上的成長,

中國傳統文化的冠禮表達著古人對於責任、傳統的繼承也表達著中華民族獨有的民族情感。

西方成人禮則表現了父母對於子女的獨立成長的期盼,

指出了對於孩子今後成長中要面對的誘惑和困難,以及需要承擔的責任。

無論怎樣,我們都不應該忽視成人禮所在的文化內涵,

只有真正發揮成人禮內在的教育傳承意義,

成人禮才真正契合了當今時代的主題。

參考文獻

1.《禮記·冠義》

2.《儀禮.士婚禮》

3.《周禮·春官·司服》

4.《泰立公館》

5.《中國古代成人禮服飾研究》

6.《身份認同與社會秩序—從傳播儀式觀考察中國古代冠禮》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