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中經常出現自相矛盾的一個詞語?凱旋即可,何故增加而歸?

享受人文歷史,探索古今文化,一個屬於年輕人的頻道,盡在阿寶曆史說!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喜歡看電視的朋友應該都會經常聽到“凱旋而歸”一詞。尤其是在一些古裝片裡,每逢將軍要上戰場平復動亂或者受命繳賊時,身為天子都免不了會在將軍將士們臨行前寒暄一番,在所有的鼓勵話當中,說過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祝某某將軍:

凱旋而歸或凱旋歸來

之類的話!

電視劇中經常出現自相矛盾的一個詞語?凱旋即可,何故增加而歸?

凱旋一詞出自《幼學瓊林。武職》:戰勝而回;謂之凱旋,戰敗而走,謂之敗北!

所以說凱旋本身也就有著戰勝歸來的意思,如果在凱旋二字後面再增加而歸,那麼整個詞語的意思就是打完勝仗回來之後又回來。這樣一理解之下,整個詞語就完全屬於一個病句。不知道的人聽起來似乎也不覺得有啥毛病,而懂得人聽起來就感覺怪怪的了。其實,電視劇之所以這樣安排,我認為無非乎是考慮到這兩種因素!

電視劇中經常出現自相矛盾的一個詞語?凱旋即可,何故增加而歸?

其一,凱旋難以讓人理解,給明白的人看,而歸兩字比較大眾化,較為容易明白

看電檢視的也就是個放鬆心情,電視劇想表達出的意思一定要準確明顯。而且電視劇面向大眾化,並不是所有觀眾都可以理解文字意義的,試想一下,如果一個古裝劇所有的臺詞全部選用文言文或者符合時代背景的語句,那麼沒點水平的人還真看不懂,本身就是休閒的目地硬要咬文嚼字,那收視率可想而知。講的不明不白,讓觀眾都無法理解,根本得不償失。

電視劇中經常出現自相矛盾的一個詞語?凱旋即可,何故增加而歸?

其二,增添節目效果,普通話+古風更為讓觀眾共鳴

但如果全部用現代化臺詞來播放一個古識了裝劇,那麼則會顯得格格不入。就比械鍵嘔如說在三國背景下,將軍安排某位士兵去營地巡邏,士兵突來來了一句:好的,長官!整個效果就會直接恰部節拉垮,遠遠沒有一句“諾!”來的有節奏!

只有普通話臺詞裡稍微增添一些符合設定背景下的詞語才能讓觀眾更好地融入時代背景,產生共鳴,我想這應該也是導演的聰明之處。在凱旋而歸一詞中,凱旋是給懂得人看的,而歸是給不懂的一部分人看的,兩個詞語疊加,誰都能明白是啥。

電視劇中經常出現自相矛盾的一個詞語?凱旋即可,何故增加而歸?

結語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總得來說凱旋而歸雖然聽起來自相矛盾,但是我們如果細想一下它會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出現就不足為奇了。如果我們平常用到這個詞,也只需要說句凱旋即可。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