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印:鄧石如“印禪居士”,看名家如何“計白當黑”

我們學習鄧石如,可以把鄧石如一生的貢獻歸納為兩條:1、將“印從書出”的篆刻創作理念引入篆刻,為篆刻創作自由(其實,這一條在篆刻史上尤其重要);2、他將書法的章法理念引入篆刻,特別是“字畫疏處可以走馬,密處不使透風,常計白以當黑,奇趣乃出”(包世臣《藝舟雙楫·述書上》)的章法理論,對於篆刻章法發展,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讀印:鄧石如“印禪居士”,看名家如何“計白當黑”

(鄧石如像)

後世的天才篆刻家趙之謙繼承了鄧石如的理論,甚至將其極端簡化,認為篆刻的章法並不玄妙,只用理解了“疏密”二字,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更晚一些的篆刻大師吳昌碩更由此發展,在論印時總結出“虛處應實,實處應虛,虛實相生”的篆刻原理。

藝術不是數學、化學、物理,當然沒有所謂的定理,也決不會產生相應的“百試百靈”的公式,但是,如果深刻理解了鄧石如的這套章法理論,對篆刻學習者必定是受益終身的。本文就結合鄧石如的一方印作,再說說這段篆刻章法理論,這方印作就是下面這方“印禪居士”:

讀印:鄧石如“印禪居士”,看名家如何“計白當黑”

(鄧石如和他的“印禪居士”印)

初看這方印,似乎就是一方普通的漢白文印式的作品,只是一方大方端正,樸素平實的作品罷了,但如果細細審視,就會發現它並不普通。

說它不普通,

首先是“印”字的變化。

因為“印”字因為篆法的改變,在全印中是唯一一個保持“動態”的字。因為在“印”字中,作者保留了大量流轉的曲線,甚至這些線條中還有大量的筆意留存,這促成了印面章法上的“三靜一動”。我們不能小看這個“三靜一動”,有了靜中之動,漢印印式特有的平穩被打破,有了靜中之動,印面不再呆板平整,匠氣大減,趣味大增。

讀印:鄧石如“印禪居士”,看名家如何“計白當黑”

(三靜一動)

藝術永遠是追求變化的,就像用毛筆把筆畫塑造得橫平豎直的作品一般不是書法藝術,光潔端正、整齊劃一的是印刷體,不是書法。對於這方印來說,如果“印”字保持線條的平正,這方印就是一方實用印章,而“印”字保持流轉之後,這方印就是一方篆刻作品,具備了“藝術性”。這實際上也是印人手寫體入印的發源,是“印從書出”的細微體現罷了。

但這方印的妙處遠非這一點,還有鄧石如章法原理的妙趣:

讀印:鄧石如“印禪居士”,看名家如何“計白當黑”

(鄧石如的章法理論)

注意看,在“均分印面”的前提之下,這方印裡的“疏處更疏,密處更密”的疏密思想(就是“疏處可以走馬,密處不使透風”)體現得非常清楚——為了強調“印禪”兩字的“密”:1、“禪”字右下留空處理掉了,完全用繆篆篆法,求其密實;2、“印”字的末筆與“禪”字進行了黏連處理,使兩字渾然一片。如此,則印面右半力求密實,即“密處更密”(如果進一步仔細觀察,“印”字的上下兩部分也連在一起,“禪”字的左右也有結構上的揖讓關係,同樣都是為了“求密”)。

為了強調“居士”兩字的“疏”:1、“居”字採用了“凥”(同“居”)篆法,並且下部的“幾”處力求開張,獲理了上部極端的“疏”;2、“士”字上橫盡力上提,求得了左右兩處極端的“疏”。即所謂的“疏處更疏”。

讀印:鄧石如“印禪居士”,看名家如何“計白當黑”

(密處更密,疏處更疏)

還不止如此,還有“計白當黑”。這四個字比“疏處可以走馬,密處不使透風”更難理解,其實就是強調在章法設計時,對留空處要與文字處一樣重視,一同考慮,甚至還要考慮留空處與文字處的配重對比,要輕重相“當”。

實際上,這方印中,“印禪”是“黑”的部分,即“密”的部分,“實”的部分,文字重的部分,“居士”二字是“白”的部分,即“疏”的部分,“虛”的部分,文字輕的部分,但如果我們轉換角度,從留紅面積和輕重出發,結果就正好相反——

“居士”兩字的留紅很重,因此,它們就成了“實”的部分,“密”的部分,“印禪”兩字的留紅相對很輕,因此,它們就成了“虛”的部分,“疏”的部分。這其實就是後來吳昌碩所說的“虛實相生”,也就是鄧石如理論裡的“計白當黑”,你看,這方印,左右兩半本來文字疏密差異很大,但卻似毫看不出印面失衡,就是因為“計白當黑”的原因。

我們也可以把這套理論通俗化,就是

在設計印面章法時,文字與留空都需要慎重考慮,二者對印面效果的影響同等重要。

(【布丁讀印】之102,部分圖片源自網路,版權歸原版權方所有)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