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師用這一招就收攬了滿朝文武的人心,司馬代曹只是時間問題

中國的領導智慧裡有一招叫做“推功攬過”,這招運用嫻熟,可迅速收攬人心、鞏固統治,三國時期的司馬師就深諳這一招數,將這一招同樣使用兩次就收攬了魏國上下的人心,奠定了司馬代曹的基礎。

司馬師用這一招就收攬了滿朝文武的人心,司馬代曹只是時間問題

司馬懿司馬師父子

三國後期,司馬懿透過政變除掉了同為兩位顧命大臣之一的曹爽,司馬氏自此控制住魏國局勢。司馬懿去世後,司馬師、司馬昭兄弟掌握大權,大將軍司馬師成為實際上的領導人。司馬師繼承了欺負司馬懿的老謀深算,深諳為政為人之道,透過系列舉措穩固了司馬氏在魏國的統治,為司馬代曹奠定了基礎。下面兩件事集中體現了他的政治智慧:

第一回合:

吳國這邊,孫權臨終之際任命諸葛恪為顧命大臣輔佐新君孫亮。諸葛恪發兵伐魏,司馬師沒有聽從將領司馬誕的意見而導致戰敗。這時,魏國的大臣們商議要將戰鬥失利的將領們免官降職,司馬師卻說道:“因為我沒有聽從司馬誕的意見才導致戰敗,這是我的過錯,諸位將軍有什麼錯呢?”於是全部寬恕了他們。而司馬師的弟弟司馬昭當時擔任軍隊的監軍,因此司馬師只削去了司馬昭一個人的爵位,而繼續重用司馬誕等當時戰敗的將領。

司馬師用這一招就收攬了滿朝文武的人心,司馬代曹只是時間問題

負才自傲的諸葛恪

第二回合:

還是那一年,雍州刺史陳泰請求下令允許幷州與他合力討伐胡人,司馬師同意了。可是軍隊還沒有集結完畢,新興、雁門這兩個郡的湖人就發生反叛拒絕出兵。司馬師又因為這件事向朝廷大臣們謝罪說:“這是我的過錯,不是陳泰的責任!”

司馬師用這一招就收攬了滿朝文武的人心,司馬代曹只是時間問題

三國群英

作為領導者,司馬師將兩次的失敗都歸罪於自己,可謂是大胸懷、大智慧!這樣錯誤消弭了但是事業卻更加興隆了。如果司馬師忌諱失敗而把責任推給別人(作為大權在握的領導者,推卸責任還是很容易的),大臣們表面上是不敢說什麼的,但是慢慢地就會離心離德。這樣的話成功了還好,如果戰事政事失策,失策一次擁戴失去一次。反之他以推功攬過的方式來處理政史,則收攬了人心、贏得了美譽。這樣的話,即使失敗一百次也沒有關係,因為失敗一次他爭取了一次民心。

經過這兩件事情,朝廷上下都感到慚愧不已,從而對司馬師心悅誠服。司馬師司馬昭兄弟一起慢慢穩固了司馬氏的地位,在其48歲去世後,由其弟司馬昭接替自己的地位。10年之後,他的侄子司馬炎代魏稱帝,開創

晉朝

,司馬師被追尊為景皇帝。最終,司馬氏終結了三國鼎立之勢,那一個群雄並起、大放異彩的時代落下帷幕。

司馬師用這一招就收攬了滿朝文武的人心,司馬代曹只是時間問題

三國鼎立

司馬師用這一招就收攬了滿朝文武的人心,司馬代曹只是時間問題

西晉版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