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為什麼會發生?唐朝還是興盛的,為何會絲毫沒有抵抗力?

首先內亂的種子在很多年前就埋下了。大家來看這張公元696年的地圖,可以清晰的看到,大唐有兩個明顯相反的用兵方向:向西對抗突厥,吐蕃以及西域諸國;向東對抗契丹,靺鞨,奚人等部落。

安史之亂為什麼會發生?唐朝還是興盛的,為何會絲毫沒有抵抗力?

兩個完全相反,相距甚遠的用兵方向,勢必會造成兩個完全不同的軍政資源聚集中心,這是很危險的。我國自古以來就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傳統,而唐朝是一個沒有無線電,鐵路,汽車的年代,皇帝控制地方實力派的主要途徑就是就是軍事威懾。關中,河朔兩個軍事行動方向,其實早已經埋下了內戰的種子。

安史之亂為什麼會發生?唐朝還是興盛的,為何會絲毫沒有抵抗力?

在盛唐時期,不受朝廷控制的龐大的準軍閥集團雖然正在逐步形成,玄宗時期就設立了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讓節度使在邊地徵兵,邊境軍隊高達49萬人。但由於忌憚中央政府的“強大”,朝廷又控制了河朔集團主要的經濟來源,這些準軍閥一時不敢動作,等到唐朝中央政府略顯衰弱,這幫人就活躍起來了,安史之亂只是將這種割據形勢擺在了明面上。

安史之亂為什麼會發生?唐朝還是興盛的,為何會絲毫沒有抵抗力?

其次唐朝的中央政府嚴重誤判了安祿山集團和關中集團的實力。在賬面上,唐朝政府擁有壓倒性優勢,安祿山掌握了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的兵力,擁有兵力約15-20w。而唐朝中央軍就擁有十餘萬兵力,同時可調動的個藩鎮兵力高達三十萬人。僅看人數唐玄宗對安祿山顯然有壓倒性優勢,事實上當時的唐朝中央政府無論如何也想不出安祿山有膽量反叛。

安史之亂為什麼會發生?唐朝還是興盛的,為何會絲毫沒有抵抗力?

當然,唐中央政府的優勢僅僅存在於紙面上,首先安祿山擁兵邊陲,其手下驍勇善戰;而唐朝中央軍隊久疏戰陣,戰鬥力遠遠不及安祿山的精銳之師,百戰之將。其次從開元晚期開始,唐朝政治日益腐敗。等到天寶年間,政治癒加腐敗,唐玄宗更耽於享樂,寵幸楊貴妃,揮金如土。又將國政先後交由李林甫、楊國忠把持。

安史之亂為什麼會發生?唐朝還是興盛的,為何會絲毫沒有抵抗力?

李林甫是口蜜腹劍的宰相,任內憑著玄宗的信任專權用事達十九年,杜絕言路,排斥忠良。楊國忠因楊貴妃得到寵幸而繼李林甫出任宰相,只知搜刮民財,以致群小當道,國事日非,朝政腐敗,讓安祿山有機可乘。

安史之亂為什麼會發生?唐朝還是興盛的,為何會絲毫沒有抵抗力?

安史之亂初期,唐朝準備不足,當時海內承平日久,百姓以及幾代人沒有見過戰爭了,聽說范陽兵起,遠近都震驚。河北都是安祿山統轄範圍內的,叛軍所經過的州縣,都望風瓦解,叛軍很快就控制了河北。 而唐玄宗仍然認為是厭惡安祿山的人編造的假話,沒有相信。

安史之亂為什麼會發生?唐朝還是興盛的,為何會絲毫沒有抵抗力?

直到叛軍抵達太原後,唐玄宗才確信安祿山造反,派高仙芝及榮王李琬防守洛陽,然而高仙芝手下新募之兵多,百戰之士少,洛陽很快就失陷了。退守潼關的安西節度使封常清、高仙芝採以守勢,堅守潼關不出。隨後唐玄宗聽了監軍宦官的誣告,以“失律喪師”之罪處斬封常清、高仙芝。以哥舒翰為將,帥兵二十萬防守潼關。天寶十五年正月,安祿山在洛陽稱帝。

安史之亂為什麼會發生?唐朝還是興盛的,為何會絲毫沒有抵抗力?

同年5月,唐玄宗接到叛將崔乾佑在陝郡“兵不滿四千,皆贏弱無備”的情報,強令哥舒翰出兵收復陝洛。六月哥舒翰被迫出兵,與安祿山叛軍崔乾佑部戰於靈寶西原,唐軍雖多,但大多為新招募的壯丁,戰鬥力尤其是野戰能力極為糟糕,又在狹窄山路上遭遇突襲,最終大敗,哥舒翰僅率8000餘人逃回潼關,隨後投降。唐玄宗聞訊逃離都城,不久長安失陷,同年七月,太子李亨在靈武(今寧夏靈武市區)為朔方諸將所推而自行登基,遙奉玄宗為太上皇,改元至德,是為唐肅宗。唐肅宗繼位後,封郭子儀,李光弼為尚書,宰相,節度使,命二人討伐叛軍,經過多年苦戰,叛亂最終平息。

安史之亂為什麼會發生?唐朝還是興盛的,為何會絲毫沒有抵抗力?

當然,安史之亂還有其他原因:

比如民族問題:

自南北朝以來,大量契丹人、奚人遷入河北北部,唐太宗打敗突厥人以後,又遷徙許多突厥人在這一帶居住。他們的習尚與漢人不同,互相歧視,胡人安祿山正是利用這點拉攏當時的少數民族上層,作為反唐的親信。史稱安祿山於天寶十三載(754年)亂前,一次提升奚族和契丹族二千五百人任將軍和中郎將。在他的收買下,大量少數民族投入叛軍帳下。

安史之亂為什麼會發生?唐朝還是興盛的,為何會絲毫沒有抵抗力?

經濟問題:

唐玄宗開元時期,社會經濟雖然達到空前繁榮,出現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時由於封建經濟的發展,也加速了土地兼併, 以至百姓多遷徙流亡。 均田制破壞,均田農民失去土地成為流民。不僅僅普通百姓受到影響,唐朝的府兵制也受到嚴重衝擊,兵戶破產逃亡嚴重,至天寶八年(公元749年)衝折府以無兵可交,府兵制終於廢止。此後,折衝府只有兵額和官員,既沒有兵,也沒有馱馬、武器等各項軍資。

安史之亂為什麼會發生?唐朝還是興盛的,為何會絲毫沒有抵抗力?

其實在安史之亂後,唐朝形勢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糟糕:關中集團畢竟是戰爭的勝利者,又有全國的供給,實力還是要強過河朔軍閥的;而河朔軍閥內部矛盾重重,比較有大的軍閥就有范陽節度使、成德節度使、魏博節度使等等。中央的神策軍對單一軍閥有碾壓性的優勢,只要不動河朔諸鎮的整體利益,或換或殺一兩個軍閥頭目不在話下,完全無法指揮的軍閥只有河朔三鎮,但也能保持名義上的統治。安史之亂後的唐朝,依然取得了不少對外勝利:

安史之亂為什麼會發生?唐朝還是興盛的,為何會絲毫沒有抵抗力?

779年,唐朝擊敗吐蕃、南詔聯軍。唐德宗時,劍南節度使韋皋招降南詔,與之結盟,共同打擊吐蕃。

843年,唐軍在殺胡山擊破回鶻,收降回鶻騎兵兩萬。

安史之亂為什麼會發生?唐朝還是興盛的,為何會絲毫沒有抵抗力?

847年,唐軍擊敗吐蕃軍閥論恐熱,之後收復秦、原、安樂三州及石門等七關。後逐步收復西北地區被吐蕃侵佔的土地。

真正摧毀唐朝的還是“黃巢之亂”,此次起義後,關中地區軍事經濟受到嚴重破壞,對抗單一的河朔軍閥都困難重重。甚至關中內部,天子腳下都有軍閥產生,這時唐朝離滅亡也就不遠了。

安史之亂為什麼會發生?唐朝還是興盛的,為何會絲毫沒有抵抗力?

PS:個人認為,早在隋煬帝營建東都洛陽時,國家的決策者就認識到東方軍鎮有失控的危險。只是定都洛陽會削弱朝廷對西部諸鎮的控制,造成尾大不掉的河西軍閥集團。這基本上屬於唐朝的結構性問題,和漢代的宦官外戚專權,宋朝的武備不振,清朝的滿漢矛盾一樣,不是幾個賢明的皇帝就能解決的。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