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必看:大火過後,巴黎聖母院倖存的“滴水嘴獸”和“石像怪”

遊客必看:大火過後,巴黎聖母院倖存的“滴水嘴獸”和“石像怪”

巴黎聖母院人氣最高的“怪物界沉思者”——“思提志”

遊客必看:大火過後,巴黎聖母院倖存的“滴水嘴獸”和“石像怪”

巴黎聖母院的主體結構在大火後倖存,玫瑰花窗與耶穌荊冠也躲過火劫,而遊客必看的那些滴水嘴獸(Gargolye)和石像怪(Grotesque,或叫Chimera)也幸運地儲存下來。這些來歷神秘又造型奇異的雕塑,踞坐塔樓俯瞰巴黎,它們或是傳奇怪物,吐舌銜肉,或是表情誇張的人像與動物,皆與教堂內美麗慈祥的聖母像形成了既衝突又平衡的美感。

遊客必看:大火過後,巴黎聖母院倖存的“滴水嘴獸”和“石像怪”

“滴水嘴獸”主要功能是“雨漏”。“滴水嘴獸”與“石像怪”在本質上仍有差異。“滴水嘴獸”主要功能是“雨漏”,主要有水平帶溝槽和俯臥兩種造型。它們自古就有,古羅馬時期蔚為流行,數量則在12~16世紀的哥特式建築時期達到巔峰。

遊客必看:大火過後,巴黎聖母院倖存的“滴水嘴獸”和“石像怪”

而“石像怪”則是常見於教堂、學校等石造建築外的裝飾物,多為直立,造型不一,也可以為了紀念人物而以其肖像製成。巴黎聖母院鐘塔上的石像怪聆聽著天使的號令,守護著教堂的安寧。

遊客必看:大火過後,巴黎聖母院倖存的“滴水嘴獸”和“石像怪”

巴黎聖母院前門俯身向下的滴水嘴獸。“滴水嘴獸”的英文gargoyle源自法文gargouille,表示“喉嚨”。它們從13世紀(巴黎聖母院建成的年代)開始出現在歐洲的教堂,作為裝飾性噴水嘴,透過將雨水從屋頂向外疏洩來保護石牆,因而也有著“淨化”的寓意。

遊客必看:大火過後,巴黎聖母院倖存的“滴水嘴獸”和“石像怪”

巴黎聖母院的石像獸俯視著日出時分的塞納河。由於大多數中世紀歐洲人都是文盲,神職人員為了鼓勵平民信神,會透過視覺藝術表現地獄的恐怖,而教堂外的滴水嘴獸,則可以強化“邪惡在外,神明在內”的意象。

遊客必看:大火過後,巴黎聖母院倖存的“滴水嘴獸”和“石像怪”

巴黎聖母院奇造型特的動物石雕。異教徒不一定崇信神,其崇拜的物件可能是一般動物,因此教會將這些奇特造型的雕塑放在教堂外,可以讓信異教的人們感到親切。

遊客必看:大火過後,巴黎聖母院倖存的“滴水嘴獸”和“石像怪”

攝影界先驅查爾斯·奈格赫1851年的作品《吸血鬼》,前方即是“思提志”。

遊客必看:大火過後,巴黎聖母院倖存的“滴水嘴獸”和“石像怪”

夏爾·梅里庸的蝕刻版畫作品《思提志》。

遊客必看:大火過後,巴黎聖母院倖存的“滴水嘴獸”和“石像怪”

2019年4月15日,烈火映紅了巴黎聖母院的外牆。

遊客必看:大火過後,巴黎聖母院倖存的“滴水嘴獸”和“石像怪”

巴黎聖母院外牆一個神情哀傷的人形滴水石像。

遊客必看:大火過後,巴黎聖母院倖存的“滴水嘴獸”和“石像怪”

木塔不再,火災兩天前拆下來進行修復的十二門徒青銅像躲過一劫。

遊客必看:大火過後,巴黎聖母院倖存的“滴水嘴獸”和“石像怪”

巴黎聖母院南鐘塔上的鬣狗“石像怪”。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