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的“對錯觀”,很多人不敢直視,難怪陷入思維困境

記得曾經看過一檔節目,一個成功的創業者說他的心路歷程時,提到:

原來以為這個世界是非對即錯,非黑即白,後來才明白,實際上是無黑無白,無對無錯。

結合當時在心境,感覺這句話很有道理,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發現是自己的“對錯觀”出現了問題。

羅曼·羅蘭說的一句話很好:“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後還依然熱愛它。”

由劉潤老師所著的《底層邏輯》,在開篇就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職場詭譎,複雜多變,如果能夠將是非對錯的底層邏輯搞清楚,那對事情的判斷,就會站在另一個高度。

職場中的“對錯觀”,很多人不敢直視,難怪陷入思維困境

職場中經常遇到狀況

A為了獲得業績,引導B獲取了C的資料。結果C知道了這個事情,B被嚴重警告,並調離了崗位。請問這裡誰的錯?這裡有三種“對錯觀”,也許能讓你開啟新的思路。

1.從法學家的角度看問題

毫無疑問這肯定是A的問題,因為A目標就是獲取C的客戶資料,只是誘導了B去做,為了獲取利益不擇手段,導致C損失了客戶。

可是在利益的驅使下,這種事情能避免嗎?當然可以,因為A動機,導致C的損失,B只是那個被誘導的人而已,所以只要嚴厲的處罰A,這種事情就會在一定範圍內減少。

可惜職場是一個講結果的地方,A拿下的訂單如果足夠大的話,同樣利益的驅使下,領導的考慮就發生偏移,現實中很可能的結果是對A批評教育,但這類事情,只有利益足夠,事情還是無法杜絕。

職場中的“對錯觀”,很多人不敢直視,難怪陷入思維困境

2.從經濟學家的角度看問題

經濟學家從“社會總成本”的角度去考慮,那麼就是C的問題。這時肯定有人會說,自己的資料被別人竊取,還是C的問題,他也太冤枉了吧。

那麼換個角度考慮,如果C能夠保管好自己的資料,是不是就可以減少或者避免這類的事情發生呢?如果每個人都因為自己的資料管理不當的話,那麼無形中管理成本就會增大。

所以說,從“社會總成本”這個角度去看,C存在的問題更大。

3.從商人的角度去看問題

商人的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的話,那麼很顯然是B的問題,因為B沒有進行判斷,就被A引導著拿了C的資料,結果最終B被嚴重警告調離崗位,甚至丟掉了人品。

B在這個過程中,受到損失最大,難道問題不該是他的嗎?為什麼會被引導,是利益還是其他呢?如果B不去獲取C的資料,那麼所有的事情就都不會發生。

就像我們經常能遇到過馬路不看車的人,雖然說車讓人沒錯,但突發情況還是難免,一輛車疾馳而來,大家都在躲閃,而一個人站在那裡,說道:“你們都躲什麼?車撞了人,他要負責任。”結果車把他撞了,司機負責任了,但是被撞者損失最大。

職場中的“對錯觀”,很多人不敢直視,難怪陷入思維困境

4.“對錯觀”的底層邏輯

三種角度看到的問題,都能夠自圓其說,但真正的底層邏輯,就是誰的損失大,主要問題就是誰的,看似不近人情,但現實中就是這樣。

A收穫了業績,雖然丟掉了人品,但現實中不會因為A做出了成績,而推翻重來。當然從長遠看,A丟掉人品,很可能在未來合作中別人對他都有提防。

B被調離崗位,丟掉了人品,同時毫無所得,損失最大,哪怕就是沒有調離崗位,這種智商,情商都不線上的人,長遠損失也會更多。

C丟掉了客戶,損失了業績,同時也讓他在未來提高警惕,防止資料再次被竊取,眼下損失的是客戶,長遠獲得的則是自己資料安全。這算是一個經驗教訓,所謂的“吃一塹長一智”。

總之,

“對錯觀”的底層羅就就是:誰的損失大,錯誤就是誰的。

到這裡是不是很多人會覺得,那就儘量減少自己的損失,那自己不是錯誤的一方呢?從這個角度看似乎可以,但卻忽略了人性的自私。

職場中的“對錯觀”,很多人不敢直視,難怪陷入思維困境

人性自私,需要道德與法律約束

成年人的世界中,大家都已經看清了人性自私的基因,正因為這樣,才需要道德與法律進行約束,才能樹立正確

“對錯觀”。

人性是自私的,總體來講,都脫離不開生存與繁衍這兩點。貪財是人性,因為要生存;母親為了保護孩子犧牲自己,是

人性

,是為了繁衍。

感恩是人性嗎?答案是否定的,感恩是

道德

。感恩的本質是“預付費制的交換”,意思是說:“你先幫助了,我必將回饋你。”

為什麼人們要被道德所約束?人是一種群居動物,是具有社會性的,

個體之所以願意接受道德的約束,是因為群體的繁榮最終會讓個體受益。

事實上,最簡單的生存方式就是“不勞而獲”,從同類手中搶奪,甚至不惜傷害同類,這時法律就起到作用。

《烈日灼心》中,段奕宏扮演的警察說這麼一段話:“法律特別可愛。它不管你能好到哪兒,就限制你不能惡到沒邊兒。它清楚每個人心裡都有那麼點髒事兒,想想可以,但做出來不行。法律更像人性的低保,是一種強制性的修養。它就踏踏實實地告訴你,至少應該是什麼樣。”

一個人插隊了,我們會說他不道德,但不會說他沒人性,因為道德是“保護群體利益”,但是因為插隊發生了口角,導致一人重傷不治,那就觸犯法律。

職場中的“對錯觀”,很多人不敢直視,難怪陷入思維困境

寫在最後

無論在職場,還是生活中,掌握“對錯觀”的底層邏輯,並且受道德與法律約束的前提下,那麼誰損失多,那麼錯就是誰的。用這樣的底層邏輯去思考,就能夠跳出圈外,客觀評價自己的得失,節約更多的“成本”,做更多正確的事情,而不是被情緒所影響自身的行為。

由劉潤老師所著《底層邏輯》這本書,不僅僅涉及到是非觀,還涉及到了思考問題、個體進化、理解他人、社會協作等。方法律=底層邏輯+環境變數,掌握底層邏輯,可以更好地形成屬於自己的方法論,畢竟環境變數,個體很難改變。

職場中的“對錯觀”,很多人不敢直視,難怪陷入思維困境

【正觀】領導者的管理法則不懂帶團隊你就自己累五本書管理類書籍

檢視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九乙大叔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