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詩人王安石《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讀詩人王安石《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讀王安石的《元日》,彷彿看到了一幅有關春節的風俗畫。一邊讀詩,一邊搜尋有關資料,實實地品味了流傳千年的春節文化。元日,是古人對元旦的稱呼。它不是指公曆新年,而是指農曆正月初一,也就是春節。

宋人吳自牧在其《夢粱錄·正月》的開篇話中說:“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元旦”一詞最早見於《晉書》。南北朝梁人蕭子云《介雅》有云:“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元旦的古稱很多,如元正、元長、元朔、元辰、元春、端日、上日等。

過年燃放爆竹,由來已久。《荊楚歲時記》載:“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這段記載說明,爆竹在古代是一種驅瘟逐邪的音響工具,這就使得燃放爆竹的習俗從一開始就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

讀詩人王安石《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到了唐初,瘟疫四起,據說有人曾把硝石裝在竹筒裡,點燃後使其發出更大的聲響和更濃烈的煙霧,結果驅散了山嵐瘴氣,制止了疫病流行。這便是裝硝爆竹的最早雛形。以後火藥出現,人們便將硝石、硫黃、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內燃放。到了宋代,民間開始用紙筒和麻莖裹火藥編成串做成“編炮”(即鞭炮),後人則捲紙為之。

“屠蘇”有兩解:一說用屠蘇草泡的酒。“屠蘇”本來是一種闊葉草。南方有在房屋上畫了屠蘇草作為裝飾的習俗,這種房屋就叫做“屠蘇”;另一說是以中藥材泡酒。清人筆記《歸田瑣記》有載:制屠蘇酒是將大黃、白朮、桔梗、肉桂等七種草藥,各按一定分量研成細末,盛入布袋。

於農歷十二月最後一天的中午,用繩子將布袋懸在井裡,務使布袋沉入井底,接觸到泥土。在大年初一的清晨,將布袋吊起,入酒煮開幾滾,全家老少面向東方飲之,古人認為,這樣做可以除瘟氣,防病消災。飲此酒有個規矩,老少不能同時共飲,而是從年幼者開始依次飲酒。

讀詩人王安石《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因為按古人理解,每逢新年,雖然每人都要增壽,但實際上年少者得了一歲,而年長者卻失了一歲,所以大家勸年少者先飲,以示祝賀,而讓年長者後飲,以避忌諱。

“桃符”是什麼?據《淮南子》載,桃符是用一寸寬、七八寸長的桃木做成的。在桃木板上寫上神荼、鬱壘二神的名字,懸掛在門兩旁,或者還畫上這兩個神像,左神荼、右鬱壘用來壓邪。這也就是民間俗稱的“門神”。

後來,雖經歷史風雨,這一習俗卻代代相傳,經久而不衰。桃符真正改稱為“春聯”。那是明代的事了,只是桃木已經換成了紙。掩卷靜思,我在想,王安石為什麼會在一首小詩內集中寫了春節的諸多習俗。

讀詩人王安石《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這顯然與成詩時詩人所處的環境與心情有關。據載,此詩寫於詩人初登相位之時,那時的他對革除舊制,推行新政充滿了信心,心情非常愉快。所以,詩人心中那種新事物終究要代替舊事物的信念,必然會溢於言表。

一年之始,新春佳節所特有的除舊迎新,春風送暖,豔陽高照、祝福吉祥景象,必然會凝聚、流淌於詩人的筆端。古人所謂的“情動而辭發”,“詩言志”,在這裡找到了有力的證據。

頂部